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引入“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在“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方面的探索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合作学习小组
1.正确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科学安排座位
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横线”型、“田字格”型、“U”型、“O”型。座位的科学安排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新教材pairwork等内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因而座位的科学安排不仅能缩短彼此的距离,便于讨论,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各司其职。例如,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时间控制员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监督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二、“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办法
在英语教学中,“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讨论、对话上,更多地还体现在学生课外的自主合作学习上,这样的学习对英语教学来讲更有实际意义。
1.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单词
先让学生自学单词,然后组内学生相互纠正发音,最后跟录音机读正音。互相提问拼写,大家相互合作,很轻松地记住单词。小组合作学习单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课文
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初三,课文篇幅长、知识点繁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此时必须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以自主互助合作的形式充分预习。各小组成员课前首先自主学习,自读文章,把不能理解和认为重要的语句划上线,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互助解决问题,这样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助,许多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课后练习多数也能完成。全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堂上精讲一下,还能余下大量时间做练习巩固,一堂课就轻松、实在地完成了。
3.小组合作编对话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争取每堂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内容要体现上节课的重点句型),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编对话时热情高涨,因为是集体活动,平时不愿开口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能力。
4.试卷讲评课
如果一堂课是试卷讲评课,一味地从头到尾的讲解就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更无法使学生掌握好重点、难点。此时,可以采用前十分钟讨论的方式。学生自由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力争到每一小组中去,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先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小组内互助,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间互助,组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解决,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精讲。
三、重视“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协调作用、监控作用和点拨作用。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记录本,用来记录学生个人和小组得分,主要由作业、听写、课堂回答等组成;每天一总结,每周一总结,评选最优秀的三个合作学习小组;每学期一总结,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若干个,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要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传统,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互助、合作的机会。它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和运用英语,在主动参与中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互助中学会合作,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明确合作学习小组
1.正确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科学安排座位
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横线”型、“田字格”型、“U”型、“O”型。座位的科学安排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新教材pairwork等内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因而座位的科学安排不仅能缩短彼此的距离,便于讨论,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各司其职。例如,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时间控制员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监督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二、“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办法
在英语教学中,“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讨论、对话上,更多地还体现在学生课外的自主合作学习上,这样的学习对英语教学来讲更有实际意义。
1.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单词
先让学生自学单词,然后组内学生相互纠正发音,最后跟录音机读正音。互相提问拼写,大家相互合作,很轻松地记住单词。小组合作学习单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课文
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初三,课文篇幅长、知识点繁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此时必须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以自主互助合作的形式充分预习。各小组成员课前首先自主学习,自读文章,把不能理解和认为重要的语句划上线,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互助解决问题,这样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助,许多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课后练习多数也能完成。全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堂上精讲一下,还能余下大量时间做练习巩固,一堂课就轻松、实在地完成了。
3.小组合作编对话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争取每堂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内容要体现上节课的重点句型),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编对话时热情高涨,因为是集体活动,平时不愿开口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能力。
4.试卷讲评课
如果一堂课是试卷讲评课,一味地从头到尾的讲解就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更无法使学生掌握好重点、难点。此时,可以采用前十分钟讨论的方式。学生自由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力争到每一小组中去,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先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小组内互助,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间互助,组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解决,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精讲。
三、重视“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协调作用、监控作用和点拨作用。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记录本,用来记录学生个人和小组得分,主要由作业、听写、课堂回答等组成;每天一总结,每周一总结,评选最优秀的三个合作学习小组;每学期一总结,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若干个,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要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传统,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互助、合作的机会。它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和运用英语,在主动参与中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互助中学会合作,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