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口语训练中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英语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不利因素影响阻碍着英语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本文将就这些不利因素作一分析,并谈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具体对策。
  
  一、阻碍口语训练的不利因素
  
  1. 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中学会考和高考,然而目前在这“两考”中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不少教师也持这种态度。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因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
  2. “恐讲心理”的影响
  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恐讲”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3. 英语语境的缺乏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All-wright)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他们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在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那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缺少使用目的语的氛围和场合。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三不一坚持”
  
  1. 不吝啬口语训练时间
  要达到《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随意砍掉或随便应付新教材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 Work、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换意见,让学生派代表在全班阐述自己的或组内同学的观点。教师可以像原“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那样恰到好处地对同学们的发言作简短讲评或就学生发言内容提出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双向交流。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2. 不时时纠错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挑错,而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区别对待。语言学家凯巴斯基(Kiparsky)曾强调说:“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其实,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3. 不草草备课
  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备课的时间花在课文语言点的解释和试卷分析上,遇到口语训练就草草了事。事实上,口语训练的备课要求更高,更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熟悉英语国家的习俗,博闻强识,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应变的技巧,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第二,教师要认真备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的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使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教师要备好口语训练的活动形式,尽可能使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脑、录像、幻灯等,为学生提供视、听、说语言课堂,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另外,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也是口语训练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训练中,师生的配合是否默契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要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
  4. 坚持进行口语测试
  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1)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景反应,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3)看图说话。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检测他们的想象力。(4)复述。能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5)口头作文。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组织能力,还要根据体裁、角色,考虑陈述时语言的贴切性。
  (乐清市虹桥镇一中)
其他文献
果树上经常发生蚜虫 ,采用橘皮辣椒水防治 ,能取得满意的效果。1 原料与配比 柑橘皮、辣椒、水。其配比为1:0 .5:10。2 配制方法 选用干燥的柑橘皮 1.0公斤和辣味较浓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SEFC 新教材增加了“Integrating Skills”(综合技能)部分。该部分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性语言材料和活动。其中阅读语篇以单元主题为基础,扩大了文化信息
摘要: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是通常说的身体素质,即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教育,而应根据素质教育含义,作广义的理解。应以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中学体育目标为宗旨;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生动活泼、主动,竞争、协作为指导方针和方法;既重视打好基础,又重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初级中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以有效的体
通过多维度探索排矸平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期植物群落稳定性、系统自组织能力、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费省效宏的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提
<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以的范围,一切事物都应尽量的放在感官的前面。"朗读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把它应用于诗歌教学之中,就
随着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素描也被列为高校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正如俄国素描教学的鼻祖契斯怡柯夫提出“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素描一直被当作美术造型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