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莎士比亚与郭沫若:“时代的灵魂”与“肖子”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五四文学开放时代的郭沫若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在戏剧中所表现出一些莎士比亚化的特征,其原因既在于他者的先在和强势文化的姿态,还在于相似的历史语境唤醒他们相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表达。但我们还是从处于后在和弱势境地的郭沫若的戏剧中看到了属于他个人风格的特征,而这正是他的戏剧虽然有着诸多的缺憾却仍可将其纳入跨文化的视野中与世界对话的意义之所在。因而,关于郭沫若与莎士比亚之间的任何差异都会给予我们启迪:世界文学以及文学的研究是一个整体,无论哪里缺失都是整个世界的缺失。
其他文献
缓解金融资源分配不均,促进分配公平,是发展民间金融的目的之一。然而,近年来民间金融的发展却一直未达到此目的。且有研究认为,民间金融与传统正规金融一样,都具有扩大两极
谢直芳是元代后期一位有特点的词人,因前人误读而不被关注。谢词反映了元求动乱时人们的心理感受,艺术上跳脱了“婉约”与“豪放”的格局,以散曲手法写词,具有通俗流畅、不避俚俗
为了掌握自行火炮行进间射击时的炮口振动规律,利用ADAMS/ATV建立了某自行火炮行进间发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炮膛合力、驻退机力和复进机力等发射载荷的FORTRAN程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