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纺织品营销渠道进一步多样化,对毛纺行业来说,如何在产业链上创新,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是每一个毛纺人思考的问题。近日,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毛纺纱线与毛针织服装产业链技术研讨会在宁波慈溪召开。会上,来自毛纺行业、纺机行业的众多企业围绕如何促进行业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展开热烈探讨。
行业环境有新变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会上解读了目前全国的纺织工业面临的形势。他表示纺织工业的增长已经到了低速时代,产业升级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一是原料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其中国内外棉花差价、PX项目受阻、粘胶浆粕进口问题是突出现象;第二是行业企业两级分化现象明显,这是因为大企业更容易掌握优质原料和订单,而小企业没有专、特、精的产品,很难与大企业竞争;第三是整个纺织工业产业转移的速度和布局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去年以来,我国东部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明显放缓,但是向国外转移的速度加快,超过当初预测的速度。这是因为中西部企业的土地、劳动力、环保成本正在和东部逐步接近;第四,新的销售渠道的增长远远超过传统渠道的增长。纺织服装产品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门类,有大约1/4的纺织服装产品内销是通过网络完成的,行业企业要足够重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渠道的增长。”高勇强调。
今年影响毛纺行业的突出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这造成了今年毛纺行业外销规模缩小,包括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比下降。“在这个形势下,产业链上下游需要互相理解彼此需求,注重环保、协同合作、克服短板,才能形成行业新的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说。
1~8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12.9%,但是毛纺织品服装呈现负增长态势,出口增幅降低1.33%。其中,羊毛及毛混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幅下降更大,1~8月,羊毛、毛混纺织品服装出口38.4亿元,同比降低8.7%。山羊绒方面,1~7月出口8.4亿元,同比增长21.7%,表现较好。
投资增速加快
彭燕丽指出,今年毛纺行业运行虽有起伏,但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运行质量有所提升,行业发展规模继续扩大,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继续保持稳定。表现在一季度产销全面回升,二季度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生产增速继续放缓。1~8月,全国生产毛纱线26万吨,同比下降2.3%;生产毛纺面料3.7亿米,同比下降0.4%。其他大类产品保持了相对稳定,一些产品类别成正增长态势。
第二,随着旺季的到来,内需的规模有所扩大。目前毛针织服装的内销出货量良好,但是毛纺产品的销售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引起注意。
第三,投资增速在加快。1~8月,规上毛纺企业实际完成投资170亿元,同比提高22%,增速水平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11%的水平;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了10%,也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5.9%的增速水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有序实施,以宁夏为代表的毛纺建设项目投资增速加快,仅宁夏1~8月完成投资33亿元。
第四,羊毛的贸易量在进一步增加。1~8月,我国进口羊毛25.1万吨,同比增长17.4%,其中进口含脂毛近20万吨,同比增长16.3%。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我国在生产和应用国产羊毛方面,特别是土种细羊毛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随着国内的分梳技术和设备不断成熟,分梳土种细羊毛的产量在逐年增多,除了原有的土种细羊毛加工基地,新的土种细羊毛加工基地也相继建成,国毛使用的结构发生变化。
第五,行业效益保持增长,两极分化现象突出。1~7月,规上企业的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7.5%,比一季度提高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9%。然而1~7月,规上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1%,高于同期全国纺织行业平均14%的水平,表明部分毛纺企业运营依然艰难。
产业链发展要求创新
今年一二线高端百货店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消费习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装增长14%,羊绒及羊毛衫下降0.95%。8月,百货渠道的服装销售的增速比去年下降12%,表明整个大百货的销售受到网络购物的强烈冲击。”彭燕丽指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武瑞玲表示赞同:“不管哪种销售模式和分销渠道,零售都不好做。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回归理性,追求性价比高的品牌。”
“今年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处在由工业制造向时尚制造的转变过程中,创意与品牌、创意与市场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竞争力。”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顾平表示。
在毛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准,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纺织行业中,毛纺纱线及毛针织服装加工的产业链比较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滞后都会形成产业链的短板效应,从而制约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军认为:“如今我们需要从整个产业链出发,综合分析不同产业链终端的需求变化而发布流行趋势,帮助下游行业研发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今年是慈星股份第三年举办毛纺纱线与毛针织服装产业链研讨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行业企业能够运用新的合作创新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培育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的发展。”
“我们知道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毛纺产业不仅需要创新产品技术,还需要创新服务理念,更需要创新大众的体验方式。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优异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进一步为针织毛衫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做出贡献。”李立军说。
行业环境有新变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会上解读了目前全国的纺织工业面临的形势。他表示纺织工业的增长已经到了低速时代,产业升级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一是原料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其中国内外棉花差价、PX项目受阻、粘胶浆粕进口问题是突出现象;第二是行业企业两级分化现象明显,这是因为大企业更容易掌握优质原料和订单,而小企业没有专、特、精的产品,很难与大企业竞争;第三是整个纺织工业产业转移的速度和布局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去年以来,我国东部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明显放缓,但是向国外转移的速度加快,超过当初预测的速度。这是因为中西部企业的土地、劳动力、环保成本正在和东部逐步接近;第四,新的销售渠道的增长远远超过传统渠道的增长。纺织服装产品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门类,有大约1/4的纺织服装产品内销是通过网络完成的,行业企业要足够重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渠道的增长。”高勇强调。
今年影响毛纺行业的突出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这造成了今年毛纺行业外销规模缩小,包括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比下降。“在这个形势下,产业链上下游需要互相理解彼此需求,注重环保、协同合作、克服短板,才能形成行业新的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说。
1~8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12.9%,但是毛纺织品服装呈现负增长态势,出口增幅降低1.33%。其中,羊毛及毛混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幅下降更大,1~8月,羊毛、毛混纺织品服装出口38.4亿元,同比降低8.7%。山羊绒方面,1~7月出口8.4亿元,同比增长21.7%,表现较好。
投资增速加快
彭燕丽指出,今年毛纺行业运行虽有起伏,但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运行质量有所提升,行业发展规模继续扩大,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继续保持稳定。表现在一季度产销全面回升,二季度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生产增速继续放缓。1~8月,全国生产毛纱线26万吨,同比下降2.3%;生产毛纺面料3.7亿米,同比下降0.4%。其他大类产品保持了相对稳定,一些产品类别成正增长态势。
第二,随着旺季的到来,内需的规模有所扩大。目前毛针织服装的内销出货量良好,但是毛纺产品的销售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引起注意。
第三,投资增速在加快。1~8月,规上毛纺企业实际完成投资170亿元,同比提高22%,增速水平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11%的水平;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了10%,也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5.9%的增速水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有序实施,以宁夏为代表的毛纺建设项目投资增速加快,仅宁夏1~8月完成投资33亿元。
第四,羊毛的贸易量在进一步增加。1~8月,我国进口羊毛25.1万吨,同比增长17.4%,其中进口含脂毛近20万吨,同比增长16.3%。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我国在生产和应用国产羊毛方面,特别是土种细羊毛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随着国内的分梳技术和设备不断成熟,分梳土种细羊毛的产量在逐年增多,除了原有的土种细羊毛加工基地,新的土种细羊毛加工基地也相继建成,国毛使用的结构发生变化。
第五,行业效益保持增长,两极分化现象突出。1~7月,规上企业的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7.5%,比一季度提高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9%。然而1~7月,规上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1%,高于同期全国纺织行业平均14%的水平,表明部分毛纺企业运营依然艰难。
产业链发展要求创新
今年一二线高端百货店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消费习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装增长14%,羊绒及羊毛衫下降0.95%。8月,百货渠道的服装销售的增速比去年下降12%,表明整个大百货的销售受到网络购物的强烈冲击。”彭燕丽指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武瑞玲表示赞同:“不管哪种销售模式和分销渠道,零售都不好做。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回归理性,追求性价比高的品牌。”
“今年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处在由工业制造向时尚制造的转变过程中,创意与品牌、创意与市场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竞争力。”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顾平表示。
在毛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准,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纺织行业中,毛纺纱线及毛针织服装加工的产业链比较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滞后都会形成产业链的短板效应,从而制约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军认为:“如今我们需要从整个产业链出发,综合分析不同产业链终端的需求变化而发布流行趋势,帮助下游行业研发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今年是慈星股份第三年举办毛纺纱线与毛针织服装产业链研讨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行业企业能够运用新的合作创新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培育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的发展。”
“我们知道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毛纺产业不仅需要创新产品技术,还需要创新服务理念,更需要创新大众的体验方式。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优异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进一步为针织毛衫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做出贡献。”李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