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妈的孩子表情包:我咋就成了小姨的眼中钉?

来源 :知音·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丽丽10岁丧母,小姨成了她心中第二个妈妈。然而,整个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对肖丽丽伤害最大的人,不是别人,却是最亲的小姨。
  肖丽丽不明白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直到有一天,她找到了答案?
  以下是她的讲述——
  1
  25年前,我10岁,新年过后第三天,我妈因心脏病突然离世,享年39岁。
  葬礼当天,我小姨扯着一队娘家人,在我家门口大骂我爸是个刽子手,骂他害死了我妈。我爸听着骂声低头不语,按当地风俗默默地打点着每一道丧事流程。那天,我家门口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人。人们一边看热闹,一边加入到评判与议论中。
  有谴责我爸人面兽心的,有认为我妈娘家人血口喷人的。因为评判无需付出代价,他们就像如今网络上的喷子般,歇斯底里地发泄着个人情绪。哥哥跪在门口,给前来吊唁的乡亲回礼。我守在我妈身旁,涕泪肆流。我一遍遍祈祷着神灵,想让我妈起死回生。可直到我妈下葬那一刻,我才接受了要与她阴阳两隔的事实。
  埋葬了我妈,家里变得异常平静。由于无人照顾我们兄妹的衣食起居,我爸便在村工厂做了计件工人。这样,他基本可以按点回家。
  没有了我妈的家,连空气都是冷的,冷锅冷灶更是家常便饭。那时,每天放学后,我们前肚皮贴着后肚皮,等我爸回家做饭给我们吃。
  我妈葬礼过去十来天以后,小姨出现在我们小学门口。她带我去了她家,拿出好吃的糖果,还为我做了好吃的饭菜。大概是除了怜惜我的命运,她还把我当成是对我妈的念想了。
  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就像是小蝌蚪找妈妈,一旦谁具备妈妈的特征,她就会被这个孩子赋予妈妈的角色,而那时的小姨,正是以这样的角色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果说其他七大姑八大姨对我的爱是粗线条的,那么,由于小姨家恰好有个与我同龄的表弟,小姨在熟知表弟心理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捕捉到我的一点心理,让我以为她是懂我的。
  没了我妈之后,寒暑假我总爱到外婆家里去住。小姨家跟外婆家是同村,她总会让表弟叫我到她家去玩。尽管小姨性格强势,语言犀利,但在年幼孩童的心里,这跟改善伙食和多一个玩伴相比,都不算什么。
  姨夫是个转业军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饭菜也较外婆家丰富一些,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味蕾。除此之外,小姨还会把她年轻时的衣服送给我,她眼光极好,穿她的衣服很有面子……总之,小姨符合了我对妈妈的向往,我从心底感激她,敬重她。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有一次,表弟偷偷跟我讲,说小姨背后跟他说,每次她给我东西,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哪怕客套一下也好呀,说我真不懂事儿。我的脸瞬间羞得通红。表弟善意提醒我说:“以后我妈再给你东西,你就谦让一下呗。”后来,我每次都会谦让一番,她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想,她不过是有些虚荣罢了,并没什么恶意,我依然对她保持着敬畏。
  2
  我14岁时,小姨家搬到了德阳市汉寿县城,我则去了汉寿县念了寄宿制私立初中。
  之所以跑这么远的地方念书,一是我爸要挣钱,无暇顾及我的生活。二是,村里人都知道我单亲。
  有时候,跟小伙伴们吵架,他们就会解气地甩下一句:“活该,你没妈!活该,没人管你!”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地刺痛着我。同时,它也如定时炸弹,让我发怵。可以说,我是带着逃离心理去的那所学校。
  好在那里没有熟人,我的人生马上就要重启了。为此,我充满了期待。
  可惜好景不长,我的期待落空了。
  一个周末下午,我回家办事。返回学校后,看见床头放着一些零食和一双新鞋。舍友告诉我说我小姨来过了,我心里暖暖的,感动着她的牵挂与关爱。但很快,我就难过了起来。一个舍友跟我说:“你小姨跟我们说你是单亲家庭,性格古怪,让我们别跟你一般见识,免得受伤害。”那一刻,我的泪珠子簌簌地掉了下来。十几岁的我,靠着逃离好不容易重塑起来的界限感,一下子就被小姨给撕碎了,而且,她为什么还要添油加醋?大部分女孩子还好,但那些刺头儿依旧会拿单亲做武器,将我伤得体无完肤。
  初中三年,我没去过小姨家一次。这三年敏感的青春期,我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大家都心照不宣将我的秘密作为武器,随时都可能抽出来伤我。
  我变得敏感、自卑、抑郁,成绩也越来越差,老师们甚至自发为我捐款,开导我,结果事与愿违,我的心理防线一次次崩塌。
  3
  中考时,我距离重点高中分数线差了2分。我爸卖了家里的粮食,凑够了2000块钱的借读费。而表弟差了几十分,分文未交,也进入了那所中学。
  学校就在小姨家的后马路上,她又自告奋勇地跑来“关照”我。
  我上学是骑一辆自行车,学校不让放,小姨就让我放她家。每次,她都会热情地留我吃饭。我很矛盾,第一,我无法抵擋她的热情;第二,饭桌上,她跟我讲谁家男人不安分,偷鸡摸狗,听得我面红耳赤;第三,我离开她家时,她总是露出一脸鄙夷。我始终搞不懂原因所在。我在她家吃饭仅限于粗茶淡饭,肉食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表弟喜欢的我不能吃。
  有段时间外婆住在小姨家,周末我去看望。饭桌上,外婆递给我半个猪蹄,小姨瞪了我一眼,我赶紧推说我不爱吃。
  2004年非典期间,有一次小姨笑着跟我讲:“让你表弟喝中药,他偷偷倒进树坑里,真调皮……”
  那时,非典闹得人心惶惶,传说中救命的药都被洗劫一空了。我窘迫地站在一边,听也不是,走也不是。表弟跑出来递给我一包,小姨赶紧抢了去,说:“你姐壮着呢不用喝这个!”我只好冲着表弟讪讪地笑笑。那时候我经常生病。每次返校时,小姨总让我给表弟送西瓜,说让表弟分给同学吃。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正值爱慕虚荣的年纪。我拎着半个西瓜,众目睽睽之下,穿过大门,走过楼道,最后进到他们班级门口。那种窘迫感我一辈子都记得。其实,表弟隔三差五就能回家,小姨她真不必这么夸张。   她总在我面前炫耀她的优越。其实,我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同样也需要获得尊重。
  后来进入社会,我特别自卑,我从不会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机会和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我潜意识里总在提醒自己——我不配。
  我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低自尊者”,特点是爱对自己评价过低。我常常陷入自我批评、自我怀疑与自责之中,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生命中美好的一切。我的这种心理,大概就是那个阶段形成的。
  4
  很多年以来,跟外婆那个家族聚会,我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能见到慈爱的外婆;忧的是,我又要面对小姨的挑剔、炫耀与打击。
  小姨会衣着光鲜地在众人面前显摆,同时对我拉长脸,说我发型不好看,说我穿得老气,说我哪个部位长得丑陋。
  我总是躲她远远的。她问我话,我总是紧张得语无伦次,因为后面会紧接着她的一连串打击与否定。
  每年正月,亲戚们去小姨家做客,我都不愿意前往。哥哥说我性格古怪,说小姨多疼我,我真没良心!
  我内心闪过一丝愧疚,但更多的还是难以名状地排斥。那种感受总会促使我大哭一场。
  后来,我终于相信,有些亲人之间,是没有眼缘的。再努力去凑,也很难接近。
  我参加工作以后,小姨依旧没有改变对我挑剔、打击的秉性。那天,是外婆的生日。小姨从县城里买了一只烤鸭,招呼着一桌子人趁热吃。我也夹起一块,小姨一脸嫌弃咬牙切齿地吼道:“你别只顾着自己吃,这是给你姥姥买的!”
  一桌子人看向我,我的脸腾地就羞红了,我含着泪水走了出去——其实,我挣到工资之后,烤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并不是我多么贪嘴。
  我听到外婆在屋里吼她:“祖宗呀,你是要逼死我,还是要逼死她?!你都打压她多少年了,够了没有?”小姨歇斯底里地喊:“我打压她是为了什么呀,我就是为了让她知道,我姐是被她爹害死的,她跟她爹一个德行,凭什么她还要吃香喝辣的好好活着?”
  我一下明白了过来——小姨对我始终是充满了怨气与恨意的,所以才会一次次伤害我,让我痛苦。
  我能想象到,外婆那个生日过得多么七零八碎。后来,我一直没回去过,直到外婆去世,我哭得肝肠寸断——这意味着,我跟我妈娘家的最后一丝连接,彻底地断掉了。
  5
  后来我嫁到长沙,生活过得平静幸福。
  有一次,姨夫打来电话跟我说,你快来看看你小姨吧,儿子跟她反目,儿媳怒怼她,她生不如死,非要随你妈和你外婆去了。
  姨夫说,你小姨之前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别跟她一般见识,她有心结。她第二条命是你妈给的,你妈是她最重要的人。她幼年丧父,你外婆要出去挣工分,她就由你妈带着,一餐一饭,护她周全。有一次,你妈去亲戚家帮忙收麦。傍晚,她突然发起了高烧,愚昧的外婆用被子捂着她发汗,任凭她在里面怎么挣扎、怎么哭喊都不放她出来。就在你小姨感觉自己要被憋死的时候,你妈出现了,把她从被子里捞了出来,她才捡回一条命。
  以前,她受了委屈都会找你妈倾诉。后来,你妈走了,她就把怨气全都发泄在你头上。因为她认定是你爸舍不得花钱给你妈治病,才导致你妈英年早逝,而你是你妈当年得知自己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生下来的孩子,你的出生直接加重了你妈的病情,所以,她一直都是恨着你和你爸的。
  是啊,她把对我妈的精神寄托转移到了我身上,但我不是我妈,我是我爸和我妈还有我自己的综合体,所以她才会对我忽冷忽热,对我爱恨交织。她对我和我爸的怨气要发泄出来,发泄对象正是我。为了让我能承受住,她一次次地给我一个甜枣,然后再羞辱我一番。
  后来我也远离小姨了,她无处排解,就将怨气转移,可别人都不买她的账。她那些不中听的话,每次都被硬生生地给怼了回去,这令她痛苦万分。如今,她终于过上了别人都嫌弃的生活,年轻时张狂地造过的孽,终有一天又全都扫射到了她自己的身上。我远远地望着风烛残年里的她,她少了往日的凌厉和色彩。突然之间,我觉得她也是个可怜之人。对于姐姐的死,她一辈子都没能跟自己和解,而我还差点成了她的殉葬品。她曾企图宣告全世界,我妈走了,余生的美好与幸福,作为女儿的我都配不上。
  6
  如今,我的心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与爱的包裹之下,不再那么自卑,不再那么坚硬,不再那么寒冷。原生家庭的痛,需要自己慢慢补回来。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么多年以来,小姨一边摆出圣母的姿态施予我,又一边极力地打压着我,时刻提醒着“我不配”。她将自己内心最大的隐痛与阴暗面,化为枷锁套在我身上,折磨得我痛苦不堪。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成年人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当成一种债权人,然后来逼迫孩子还债。我小姨通过对我物质上的施予,让我还她精神上的债务。她以爱为名,通过打压我,来满足自己的发泄需求。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绝对不要接受他的馈赠,否则你将陷入困顿与劣势中。而且,你真的不必自卑,好的東西你同样值得拥有。
  编辑/李明洁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边一个高档小区里,传来激烈争吵声,中间伴随着女童的尖叫声。邻居闻讯赶来,发现退休工人周永福手持菜刀,僵立一旁,女婿陈伟双手捧着右腹,表情痛苦,鲜血流了一地。老伴儿徐丽萍颤抖着拨打120电话……这一幕,是周永福做梦也想不到的——看好赤贫女婿,退休老夫妻倾囊相助周永福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高中毕业后成为武汉钢铁集团的一名炼钢工人。其间,娶了同车间女工徐丽
65岁的浙江省杭州市退休女教师黄利群原本可以享受惬意的退休生活。谁知,2018年10月,女儿叶欢打来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她平静生活。叶欢远嫁澳大利亚,刚刚生了女儿,她要求黄利群去澳大利亚帮她带娃。她的理由是:我一个人在国外学习、工作、结婚,从来都没麻烦过你。这次我生宝宝你一定要来照顾我!  母亲照顾女儿坐月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黄利群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老伴也70岁了,漂洋过海去伺候女儿坐月子,身体吃得
夫妻情深  著名影星陈龙和章龄之夫妻因戏结缘,相识15天便情定终身,随后低调闪婚。婚后“恋爱期”内陈龙对章龄之恩爱有加,把她宠成了“小公主”,然而保鲜期刚过,她便面临突如其来的冷遇。如梦初醒的章龄之赫然发现,原本体贴入微的丈夫竟是十足的耿直“boy”。  怪力萝莉章龄之决定开启“降龙十八掌”,捍卫家庭主权。最终她能否拿下直男老公陈龙?这个老公太耿直  1976年生的陈龙,出生于上海市,1997年即
2019年元宵晚会,压轴大戏小品《东北大集》博得全国观众热烈赞誉,音乐奇人南卫东用南瓜、莴笋、胡萝卜等蔬菜,吹奏出美好动听的乐曲,征服了无数观众。殊不知,一个农村孩子走上了央视舞台,其间他历经苦难,三年和妻子失联。日前,南卫东向笔者讲述,艰辛追梦这些年,以及站在他背后支持他的爱人……那个一无所有的爱人失联了南卫东出生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胡岗乡孟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小学音乐教师,母亲是农民。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这个网络用语用来形容广州宅男陈墨聪(化名)再也贴切不过了。自从2014年大学毕业后,墨聪基本上就一直宅在家里。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找到一份工作,却又被母亲打击得信心全无,母亲到底犯下了怎样的低级错误?啃老一族还能成功走入社会吗?告别象牙塔,乖孩子蒙了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当然也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墨聪就是一个让妈妈暖心的孩
亲子教育专家晓玥老师在她的亲子教育热线上,接到家长最多的提问是:“晓玥老师,我女儿已经不理我132天了,就因为我偷看了她的日记?”“我对儿子掏心掏肺,他却理都不理我。晓玥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听完这些家长的“血泪控诉”,晓玥告诉他们,造成这些结果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子女管控得太多。现实生活中,父母总认为,子女只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才会实现他们为孩子规划好的人生目标,才会让他们的内心感
1986年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的陈燕燕,因为青春期早恋,被当班主任的母亲打骂、惩罚甚至转学,最终出现强烈神经性呕吐,无法继续学业,被迫休学。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陈燕燕废了。但她却凭借自己的意志力,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走出了人生困局。她经历了什么,是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心魔?陈燕燕接受本刊采访,说出了自己的故事——1我和老妈一起住在南昌车辆厂宿舍,我和她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我和她相爱又相伤害,对彼此都
刘文娟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5岁丧母,7岁继母进门。她就像一个毛毛虫一样在没有外壳的保护下小心地长大,鬼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如今,谁也没有想到,32岁的刘文娟已经是北京一家高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收入数百万的她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以下是她的自述——一见过我母亲的人,都说我长得像她,大眼睛细长眉,连性子也软软的没棱角。我从小胆儿就小,毛毛虫都会吓得我说不出话,邻居都说:“这孩子,应该
2019年4月,45集都市法制剧《因法之名》在北京卫视热播,创下收视新高。著名青年演员王骁在剧中与李小冉合作,扮演律师陈硕,聚焦了亿万观众的目光。其实,王骁除了是当红小生,还有另一重身份: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馥荔的儿子。4月中旬,由王馥荔主演的电视剧《永远的战友》,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这对明星母子惊艳“霸屏”。王骁自小痴迷表演,可王馥荔却坚决反对儿子进演艺圈,母子俩为此展开了“拉锯战”。最终,王
19年前,厨师周光锐为爱豪赌,赢得美人归。孰料,命运给他设置难以跨越的路障。婚后两年,周光锐便患上恶性肿瘤。17年的抗癌路,当初最不被看好的妻子陪伴他,经过4次大手术10余次小手术,基本换了颗头才得以存活。他们的幸福很卑微,一日三餐两人四季,连房子都没有!可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刘纯霞却患上癌症。如果说生活是一盒巧克力糖,周光锐这辈子中了两次。这一次,他们赌赢了吗?以下,是他们的故事——一场关于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