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改革对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用--以建国前后(1946-1952)的山东地区为考察对象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前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对于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山东地区的考察不难发现:土地改革在实现土地所有权变更的同时,还推进了政党意志、国家权力的下乡,在乡村社会初步建构起一套互动协调的多元化治理主体格局,通过运用诉苦、阶级划分、果实分配等动员技术,成功塑造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运动型”治理模式,进而实现了国家有效管控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秩序重构、乡村社会活力迸发、乡民政治参与感提升等一系列治理目标。尽管建国前后土地改革助推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实践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一变革无疑使国家权力真正开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十九大”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开展反腐败工作为准自然实验契机,基于2016和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外部监管对企业在职消费以及费用归类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九大”召开以后,权力较大的高管在职消费的水平明显降低,但同时国有企业将消费性支出计入销售管理费用的比例也明显降低。进一步的经济效应检验表明:在“十九大”之后,企业在职消费水平难以在接下来的年度持续降低,并且国有企业倾向于将消费性支出计入资本性支出项目中,这种费用归类操纵的现象在在职消费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表明“十
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资助工作,通过优化资助流程、丰富资助内涵、创新育人模式等途径,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助力贫困学子全面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
农业化学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或适用的农药、抗生素、化学肥料等物质,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投入品。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科学使用能够在对农业生产环境影响较小的条件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但其使用量一旦超过阈值则会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量累积,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生产模式的特殊性、交易市场重复博弈下农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法律责任不明确是造成农业化学投入品滥用的主要成因。因此,应当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建立“责
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战略背景下,迫切需要发展和完善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充分发挥政府补偿在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应尽快完善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针对目前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责任界定困难、支付模式不相匹配等现存问题,应合理界定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权责、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耦合的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以促进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实现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