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问题 放飞思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题中的问题常常出现“冷场”的现象,无法把几个相关的条件整合起来,更无法把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起来,面对这一教学问题,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在教学中采取“隐蔽问题,放飞思维”的办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题:
  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同量一辆卡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每小时行40千米,2小时后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如果先将问题去掉,让学生根据条件看看能得到什么信息:
  (1)60-40=20(千米)——客车每小时比卡车快20千米。
  (2)60+40=100(千米)——两车每小时能行100千米。
  (3)60×2=120(千米)——客车2小时共走了120千米。
  (4)40×2=80(千米)——卡车2小时共走了80千米。
  (5)60×2-40×2=40(千米)客车两小时比卡车多行40千米。
  (6)(60+40)×2=200(千米)两车2小时共行200千米。
  (7)60×2+40×2=200(千米)两车两小时共行了200千米,也就是说从甲地到乙地共有200千米。
  在这个自由求解过程中,学生对题中各个条件之间可能发生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认识、理解,最后自然而然得出了该题要求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功能——教会学生思维,我认为这是很可取的。
  这样做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有效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归纳起来,这种做法所具备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消除学习压力。应用题教学常常出现冷场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容易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习惯于从问题出发追本溯源,苦苦地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这样一来,一些不善逆向思维的学生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删除问题之后,表面看起来学生似乎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要求什么,其实,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由要学生求什么“向”学生要求什么转变。重点培养学生对已知条件的整合以及根据已知条件生成问题的能力。学生思考时没有了“问题”造成的压力,思维活跃,轻松自如,解题能力可以逐渐得以提高。
  2.产生学习需求。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切学习活动均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经验基础之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悄然产生各异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多角度地思考可能发掘的问题。在本题中,去除问题后,学生所根据各自自身不同的认识水平和经验,得出些力所能及的结论,这样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使学生通过参考别人的思路多角度的去思考了同一个问题。从而映射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3.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知识基础的解题能力均不相同,反思我们日常的教学行为,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而要求齐步走,殊不知如此做法大大降低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他们在老师的指责和嘲讽中失去信心。隐蔽问题的功效关键在于能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体验解决难度不一的问题所带来的快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我行、我在进步”,都能逐渐超越自我,树立信心。
  (作者单位 榆林市子州县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建设所包含的方面很多,不但需要结合人们的需要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情况,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从一定程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内在潜能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创始人的初心。华翔创始人王春翔做原材料的出口贸易时就思考: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只能出售廉价
从进化论的角度观察,实现持续健康地生存与发展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需要理清影响企业持续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在明确企业所具有的生命特性的前提下,阐
随着鄂州市国际航空都市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鄂州唯一的高等院校,鄂州职业大学应把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提到应有的高度,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本文针对鄂州职业大学物流专
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能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在专卖制度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烟草企业,内部控制也面临着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