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
《文话荔湾》不知不觉面世已经9年了。这么多年来,这个平台为宣传荔湾区德育成果做了许多的努力,也为荔湾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向外界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在《少男少女》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荔湾的师生们也对这本陪伴自己的杂志致谢,祝愿它有更好的明天。本期刊登了部分荔湾师生祝福的文字。我们欢迎更多荔湾的师生也为这本青春杂志提供意见、建议。来稿请寄:362344082@qq.com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冬天还未来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取了刚收到的快递,选择在小区昏暗的路灯下,晾晾未干的头发。
阵阵凉意袭来,我着一身黄色长袖睡衣,却依旧觉得冷气逼人。已是10点多钟,平整的石板小路,偶尔会有散步的人,从我面前掠过,还有慢跑的锻炼者,在乐此不疲地一路前行。看着手中刚收到的书,不由想起了那本陪伴我七年多的杂志……
一本杂志
人与人的相识源于缘分,其实,人与书之间又何尝不是呢?我和这本杂志的结缘始于一个社团。七年前,我接手了学校的含曦文学社。这个文学社,之前完全由学生会成员掌控,刊物的制作,文章的选摘,多以登载别人的作品为主,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我接手后,招兵买马,扩大队伍,建立规章制度,文学社很快就正规化了。可是,社员们的作品出来后,除了广播站、学校网站采用,还应有个投稿的刊物吧,否则孩子们哪有写稿的热情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结识了这本孩子们挚爱的刊物——《少男少女》。
此刊物创刊于1987年6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这本杂志设计精当,独特,可以从两面分开来读。一面是少男专刊,一面是少女专刊,排版精美,内容精彩,极具少年人的特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边从少男读起,另一半从少女读起。我喜欢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形式活泼,不拘泥,符合中学生朝气向上的天性。里面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孩子们非常喜爱。现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刊物不多,市场上充斥的暴力娱乐游戏刊物众多,实在是误导毒害孩子,这个刊物内容健康,实为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每个班课室的图书角上都有几本这个刊物,孩子们下课后喜欢拿来翻翻,翻着翻着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慢慢就沉浸在里面了。他们喜爱这个刊物,更是以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为荣。
一个编辑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在这里要感谢这本杂志的一位编辑,胡编辑,一位资深的作家,精心打造着这本杂志的每一个栏目,为我们孩子的写作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他指引着我们文学社成长的步伐,见证着我们文学社发展的历程。从一个蹒跚走路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矫健的青少年,胡编辑一直在关照着我们这个摸索前进的文学社团。
孩子们的每一篇作品,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也寄予了他们对文学的执着和梦想。因为不是重点学校,写出来的东西多少有点不自信,可是胡编辑打消了我们的这种顾虑。当第一篇作品刊登在杂志上,还有精美的插圖,小作者兴奋,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到由衷的开心。有了第一次,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后面的作品也就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出。
诚然,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一篇作品的选用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薄弱学校,这样一些在学习成绩上没有很大竞争力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机会赋予他们的是自信,一种被认可的喜悦。他们会觉得,其实在一个普通的学校,也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学得很好,也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做一个小小的创作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有了动力,孩子们写稿的积极性提高了。几年下来,文学社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有40多篇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胡编辑的付出,就像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赏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带有色眼镜,只为了孩子们有一个更加宽广、发挥创造力的平台。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感谢你,胡编辑,含曦文学社的发展的路上有你的牵引,我们走得很大胆,走得很坚定。
一位学生
她叫余珩,一位文静得像水一样的女孩。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期中考后,她在QQ上向我诉苦,说因为只喜欢读书被人吐槽书呆子。她真的太安静了,下课了也不像其他女生一样聊八卦,也不像其他男生一样吃东西,只是在一旁乖乖地写作业。我安慰她说:“你会写啊,把你的苦恼、不快乐的事情转述成文字,写成小说,发表在《少男少女》杂志上啊。”她茅塞顿开,欣然应允。
她是我的语文科代表,含曦文学社的社长。她不仅喜欢读,她还喜欢写。文字对她来说,是乐趣,也是痛苦疏散的渠道。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少男少女》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着她成长的每一步。
她是文学社的社长。文学社的很多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比如2015年的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成立盛典、省现场作文大赛、参观采芝林中药博物馆、“南国书香节:我和作家有约”采访殷健灵老师,这些活动带给她的意义非凡,让她在文学这条路上充满信心地走下去。
她的作品《打造一片亮丽的天空》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37期;《听名作家讲座感受南国书香味》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70期;《以诚为本,以信服人》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34期;《深海底的蓝鲸》发表在《少男少女·小作家》第587期。
收获累累硕果后,她更爱写作了。“老师,我想做个写手”,初三期中考后,她的作文写得不错,拿了高分,在QQ上和我聊起。“不错啊,你有这个潜质!”我鼓励她说。一颗文学界的小星星也许就这样冉冉升起了。这源于《少男少女》杂志带给她创作的信心和动力。
文学社这样的个案还有不少。这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故事而已。
牵手
因为有了这块阵地,我们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充满了文学的墨香味。“因为创作而快乐,因为快乐而创作”。孩子们出现在刊物上的作品越来越多。社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进而能够成为首批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创作基地。
“因为有你,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成长充满了阳光。”一本杂志,打造了文学灿烂的天空;一位编辑,提供了创作展示的平台,一个学生;走过了艰辛创作的历程。”
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感谢我们成长路上有你陪伴——《少男少女》。祝愿30周年的你依然美丽动人,能牵着更多孩子们的手,陪他们走过春夏秋冬。
《文话荔湾》不知不觉面世已经9年了。这么多年来,这个平台为宣传荔湾区德育成果做了许多的努力,也为荔湾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向外界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在《少男少女》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荔湾的师生们也对这本陪伴自己的杂志致谢,祝愿它有更好的明天。本期刊登了部分荔湾师生祝福的文字。我们欢迎更多荔湾的师生也为这本青春杂志提供意见、建议。来稿请寄:362344082@qq.com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冬天还未来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取了刚收到的快递,选择在小区昏暗的路灯下,晾晾未干的头发。
阵阵凉意袭来,我着一身黄色长袖睡衣,却依旧觉得冷气逼人。已是10点多钟,平整的石板小路,偶尔会有散步的人,从我面前掠过,还有慢跑的锻炼者,在乐此不疲地一路前行。看着手中刚收到的书,不由想起了那本陪伴我七年多的杂志……
一本杂志
人与人的相识源于缘分,其实,人与书之间又何尝不是呢?我和这本杂志的结缘始于一个社团。七年前,我接手了学校的含曦文学社。这个文学社,之前完全由学生会成员掌控,刊物的制作,文章的选摘,多以登载别人的作品为主,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我接手后,招兵买马,扩大队伍,建立规章制度,文学社很快就正规化了。可是,社员们的作品出来后,除了广播站、学校网站采用,还应有个投稿的刊物吧,否则孩子们哪有写稿的热情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结识了这本孩子们挚爱的刊物——《少男少女》。
此刊物创刊于1987年6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这本杂志设计精当,独特,可以从两面分开来读。一面是少男专刊,一面是少女专刊,排版精美,内容精彩,极具少年人的特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边从少男读起,另一半从少女读起。我喜欢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形式活泼,不拘泥,符合中学生朝气向上的天性。里面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孩子们非常喜爱。现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刊物不多,市场上充斥的暴力娱乐游戏刊物众多,实在是误导毒害孩子,这个刊物内容健康,实为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每个班课室的图书角上都有几本这个刊物,孩子们下课后喜欢拿来翻翻,翻着翻着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慢慢就沉浸在里面了。他们喜爱这个刊物,更是以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为荣。
一个编辑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在这里要感谢这本杂志的一位编辑,胡编辑,一位资深的作家,精心打造着这本杂志的每一个栏目,为我们孩子的写作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他指引着我们文学社成长的步伐,见证着我们文学社发展的历程。从一个蹒跚走路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矫健的青少年,胡编辑一直在关照着我们这个摸索前进的文学社团。
孩子们的每一篇作品,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也寄予了他们对文学的执着和梦想。因为不是重点学校,写出来的东西多少有点不自信,可是胡编辑打消了我们的这种顾虑。当第一篇作品刊登在杂志上,还有精美的插圖,小作者兴奋,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到由衷的开心。有了第一次,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后面的作品也就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出。
诚然,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一篇作品的选用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薄弱学校,这样一些在学习成绩上没有很大竞争力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机会赋予他们的是自信,一种被认可的喜悦。他们会觉得,其实在一个普通的学校,也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学得很好,也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做一个小小的创作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有了动力,孩子们写稿的积极性提高了。几年下来,文学社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有40多篇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胡编辑的付出,就像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赏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带有色眼镜,只为了孩子们有一个更加宽广、发挥创造力的平台。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感谢你,胡编辑,含曦文学社的发展的路上有你的牵引,我们走得很大胆,走得很坚定。
一位学生
她叫余珩,一位文静得像水一样的女孩。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期中考后,她在QQ上向我诉苦,说因为只喜欢读书被人吐槽书呆子。她真的太安静了,下课了也不像其他女生一样聊八卦,也不像其他男生一样吃东西,只是在一旁乖乖地写作业。我安慰她说:“你会写啊,把你的苦恼、不快乐的事情转述成文字,写成小说,发表在《少男少女》杂志上啊。”她茅塞顿开,欣然应允。
她是我的语文科代表,含曦文学社的社长。她不仅喜欢读,她还喜欢写。文字对她来说,是乐趣,也是痛苦疏散的渠道。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少男少女》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着她成长的每一步。
她是文学社的社长。文学社的很多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比如2015年的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成立盛典、省现场作文大赛、参观采芝林中药博物馆、“南国书香节:我和作家有约”采访殷健灵老师,这些活动带给她的意义非凡,让她在文学这条路上充满信心地走下去。
她的作品《打造一片亮丽的天空》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37期;《听名作家讲座感受南国书香味》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70期;《以诚为本,以信服人》发表在《少男少女》第534期;《深海底的蓝鲸》发表在《少男少女·小作家》第587期。
收获累累硕果后,她更爱写作了。“老师,我想做个写手”,初三期中考后,她的作文写得不错,拿了高分,在QQ上和我聊起。“不错啊,你有这个潜质!”我鼓励她说。一颗文学界的小星星也许就这样冉冉升起了。这源于《少男少女》杂志带给她创作的信心和动力。
文学社这样的个案还有不少。这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故事而已。
牵手
因为有了这块阵地,我们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充满了文学的墨香味。“因为创作而快乐,因为快乐而创作”。孩子们出现在刊物上的作品越来越多。社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进而能够成为首批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创作基地。
“因为有你,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成长充满了阳光。”一本杂志,打造了文学灿烂的天空;一位编辑,提供了创作展示的平台,一个学生;走过了艰辛创作的历程。”
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感谢我们成长路上有你陪伴——《少男少女》。祝愿30周年的你依然美丽动人,能牵着更多孩子们的手,陪他们走过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