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情境方法树 结哲学智慧果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物共栖现象、数学等式、高考作文题、手机发展和利弊4个典型学科情境为载体,以类比法、归纳法、逆向发、抽象法4种思维方法为抓手,植情境方法树,由简单的学科情境提炼和学习关于联系、发展、矛盾等诸多哲学原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结出哲学智慧之果。
  关键词:学科融合;情境方法;哲学智慧
  新课程,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他学科与哲学的融合是生活情境的重要表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科融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多角度体验生活,感受哲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品味哲学的原理和作用,提高思维能力,增长哲学智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某种属性的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它有助于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如人们仿照手发明了抓斗,提高了装卸能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以联系的基本属性的教学为例:
  情境1:首先播放生物共栖的视频,重温旧知识的亲近感。接着展示文字情境:以前学过的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如凶猛强大的犀牛和弱小的犀牛鸟,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放哨、报警。
  同学们小组探究问题:(1)犀牛与犀牛鸟是什么关系?(2)这种关系类比说明了什么?
  多种形式展示成果:(1)从关键词句入手,犀牛与犀牛鸟是一种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2)这种关系体现了动物之间的联系,类比联想到事物的联系,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进而类比联想到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联系,国由家组成,但国为根本,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情境1运用视频、文字,使同学们贴近自然,由体验生物共栖关系的有趣性,类比联想到其他事物的联系;进而联想到人与人、国与家的关系,要弘扬爱国精神、承担中华复兴的重任,由此及彼,迎刃而解地汇总哲学联系的基本属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既达到学习目标,又提升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个别的事例或观点提炼归结出共性和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归纳法可以证明某种理论或观点,获得新知识,进行预测决策。如光具有粒子性、波动性,综合归纳为光的波粒二象性。以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的教学为例:
  情境2: 数学智慧
  1. 01365=37. 8 1.02365=1377.4
  同学们发现两个数学式子很奇特,底数只有0.01的差距,指数相同,一年后差距扩大到35倍多。从数学情境里发现哲学问题:(1)你能列举其他事例?(2)两个式子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意义?请总结。
  思维碰撞,探究成果展示:问题(1).其他学科的情境如三种宇宙速度、元素周期律、国王与麦粒、日本马拉松冠军、古诗词格言等,而同素异形体也很独特。问题(2).比你努力一点点儿的人,会把你甩得很远。从众多的情境中归纳出共性:量变质变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情境2择取两个独特的数学等式,总结量变质变规律,荡气回肠,触动灵魂,催生学习动力。奇异的等式,使同学们受到震惊和鞭策:与其用泪水惋惜、悔恨一点点儿差距导致的天壤之别,不如用汗水拼搏、直追去拥抱成功之神。在励志中水到渠成归纳以上问题,学习生成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增强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感,感受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同学们身边、又作用于生活的魅力。
  三、逆向法
  逆向法是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观点反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法可以提高效率,往往出奇制胜。如法拉第认为既然电生磁,那么磁也能生电,后来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以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教学为例:
  情境3:2015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以下面材料为话题写一封信,要求800字左右。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同学们探究问题:(1)获取信息,理解主旨。(2)分析解读,进行审题和立意。
  成果展示:(1)材料的主旨是规则的守与破。(2)书信的角度可以选择小陈、老陈、交警、其他相关方的任何一个,最佳的立意角度是规则的破与立,这本身就是矛盾。父亲高速路开车接电话;女儿举报父亲,损害了父亲的尊严,但维护了交通规则和驾驶员、亲人、其他人的生命权这个大义,都是规则的破而后立。女儿要与亲友道歉沟通,让父女亲情更和睦;父亲要勇于认错,交通安全和规则人命关天,理解女儿的苦心,破与立转化。规则的破与立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运用矛盾观点立意,原理蕴含而又不直接出现在材料中,作文与众不同,进入高分档。
  情境3的逆向法,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创新,也能生成哲学智慧。在探讨交通规则对于交通秩序、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的重要性中,在理解守与破这两方面的同一以对立为前提、对立寓于同一性的关系中进行立意,从而实现作文与哲学的融合,顺理成章地概括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则的破与立,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变化发展。这样直观形象,更具吸引力。
  四、抽象法
  抽象法是从复杂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抽取概括本质属性的方法。抽象法有助于拨开迷雾抓住本质和规律,认识事物。如孟德尔从豌豆生长过程中抽象总结出遗传定律。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教学为例:
  情境4:手机:助手还是杀手?由于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芯片技术、数字技术、材料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的发展,由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的手机,发展到集交流传播、交友相亲、娱乐定位、网购促销、支付结算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掌上电脑和必需品的智能手机。但是辐射、损害视力、消耗时间精力、耽误学业以及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等消极作用不容忽视。手机是助手还是杀手,主要取决于手机使用者。
  当代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手机的真有点少。手机的现实问题,能点燃思辨的情绪。合作探究问题: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什么原理?
  同学们展示探究成果:从掌上电脑和必需品、消极作用等关键词,抽象到手机的利弊,利是主要的,弊是次要的但必须坚决降低,抽象概括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进而抽象概括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即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上面的情境也可以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法的发展观等内容的学习中使用。
  情境4关于手机的发展及利弊的学科融合原创情境,能打开同学们的心灵之窗,从手机的利弊中抽象到矛盾的两个方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提升学习品质。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胜于家长老师的控制;自我管理约束,体验科技的成就和人类的伟大,让手机成为成长的助手而不是杀手;端正学习态度,在身边生活以及物理学和现代科技的情境中,由手机的利与弊及二者地位的不同抽象概括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引出哲理,趋利避害,意义至深。
  学科融合的内容和方法很多。植学科情境方法树,结哲学人类智慧果,展现哲学魅力,让哲学乃至政治课更突出地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我的梦而奋斗。大树成国家栋梁,硕果助中华复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Iaserenueleation of the Porsetet,HoL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以前列腺增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炎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16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据第2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广告经营单位已达54万多户、广告从业人员270万人、年广告经营额达到5607亿元,近年来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始终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类广
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思想政治考试评价力图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成长的总目标结合起来,试题整体风貌体现正能量、立德树人,在材料选用、情境创设、设问方法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理解 《政治生活》 其他教学内容的关键.这一框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 理论性也较强, 对于实现其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