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混搭:让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更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音乐味”浓了,音乐教学返璞归真了,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和趋势。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畏首畏尾、谨小慎微,让学生反复进行音乐听赏、练唱,丝毫不敢接触一点“非音乐”的东西,音乐欣赏教学呈现出单一、枯燥、无味的现象。过犹不及,音乐欣赏教学不能过分封闭,而是应该与邻近相关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等融合起来,才能打破固化、僵化的教学模式,让音乐欣赏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就是“适度混搭”。
  一、欣赏教学中的“非音乐性”元素混搭
  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作为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的接受环节而存在的。音乐欣赏是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的一种实践活动。传统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总是让学生“竖着耳朵”,静静地聆听。诚然,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手段方法就是“听”,但是,音乐欣赏决不能囿于听、锁定于听,而应该和学生对乐曲本身的主题思想、背景的领悟结合起来,和学生对音乐情绪表现、艺术表演结合起来。
  例如:在高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上,笔者让学生欣赏乐曲《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为了让学生能够听出音乐的真正内涵,笔者将影视片断引入教学,截取电影《辛德勒名单》中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二战历史的真实。于是,学生听懂了乐曲一开始的不寒而栗的片断——“类似军号和警报声”,有学生说,仿佛听到了化为废墟的犹太区,有学生说,仿佛听到了犹太人被蹂躏的凄惨景象等。不仅如此,有学生在聆听中竟然和久违的音乐、表现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人民流亡的歌曲《松花江上》联系起来。同样的二战历史背景、同样的表现目的,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体验到音乐所表现的悲剧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谓‘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能够强烈地体认到法西斯的残暴,产生一种悲愤情感,因而感受到音乐所表现出的悲剧美。
  二、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性”元素混搭
  音乐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音乐欣赏中的混搭不仅有“非音乐元素”,也有音乐本身不同的元素,如乐器的类型、演奏的类型、声部类型、声乐题材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既可以植入民族音乐的元素,也可以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如此,学生的音乐欣赏将是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因此,“混搭”的音乐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具有艺术诱惑力、挑战性。学生欣赏“混搭”音乐,能够体会其中的种种乐趣,这就需要学生拥有开放的态度,兼容并听。
  例如:学生欣赏高中音乐俄国歌曲《光荣牺牲》,教师可以植入流行音乐元素,将乐曲的内涵予以拓展。学生不仅理解爱国的内涵,更通过音乐的混搭,自觉找寻音乐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品质痕迹,有人生的励志,比如范玮琪《最初的梦想》、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刘欢的《从头再来》和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等,有传统的孝道,比如《常回家看看》等,有精忠报国,比如《精忠报国》等,有深厚友情的,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学生在欣赏这类歌曲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意义的伟大,音乐遂成为学生净化情感、提升道德的催化劑。
  道德、情感等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心理特征,而蕴含于音乐中的道德、情感等则对学生的音乐欣赏产生深层次地影响。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流行音乐、传统音乐等有机整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生成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欣赏教学中的“综合性”元素混搭
  对音乐表现元素的拓展需要师生多角度的“创新混搭”。将众多元素置于音乐性这个大主题之下,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混搭风格”。例如将朗朗的优雅钢琴声搭配宋祖英的民族唱法,将黑人说唱乐、圣歌、电子音乐和的士高的混合而形成的爵士乐等。这种不同的音乐元素、音乐风格、音乐节奏的混搭,让音乐更具表现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整合多种内容,运用多种方法,混搭出立体型、综合型的音乐复调表现艺术。在这种综合性的表现中,学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如朗诵、歌唱、舞蹈等形式进行表现。教学《天下一家》,笔者让学生小组分工,搜集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了众多的“混搭”内容:有学生从“摇滚”讲到“爵士”,有学生从“嘻哈音乐”讲到“混音舞曲”,有学生从“说唱”讲到“节奏布鲁司”,多种内容的综合性混搭,让音乐欣赏学习精彩纷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甚至将这些综合性表现元素、混搭艺术融入到演唱之中,他们有的甚至跳起了太空步和机械舞,这都无不透露着学生的创新智慧和生命活力。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混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综合感知、想象,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美素质。
  多种元素的混搭,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学生不仅感受到浓浓的音乐味道,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到一种厚厚的文化味道。“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正如南通著名音乐特级教师、教研员黄美华所说的,“音乐教师既要教‘文化的音乐’,又要教‘音乐的文化’”。
  混搭艺术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打破了教学的常规。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混搭的方法和手段,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有趣的感觉。在混搭过程中,通过一个主题,师生可以选配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手段等,在不经意的混搭中流露出一种精致。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并举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搭建支架,并引导学生向支架攀升,在攀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用支架式教学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是新课起始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關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但是“万事开头难”,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精雕细琢,才能深谙其妙道。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导语,如同一块具有强大磁力的磁石,吸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课堂导语 设计技巧  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第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同一首乐曲的前奏,一台戏的开场锣鼓一样。它是
高中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开阔学生对于一些难点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刻不容缓的。一旦开阔了数学的解题思路,就可以由老师在黑板上枯燥的讲解,变成学生自主的研究学习数学,让学生充满了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能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真正掌握到了学习方法,真正的获得了知识,也就能形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最后加以总结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函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题策略进行研
【内容摘要】音乐是精神的产物,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有精神指向。师生在寻求音乐理解的过程中互相尊重,可以为感受音乐的生命意蕴打下基础;在具体的音乐学习中创设情境,可以让生命意蕴得到承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生命意蕴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理解 学习情境 核心素养 生命意蕴  音乐教学从来就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指向人的精神的,当今天人们以各种形式、各种乐器演绎出各种音乐的时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定制个人化的学习方案提供了可能。傳统教育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获得补充和提升,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突破传统教育资源配置和时间的限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学校如何搭建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moodle 平台 建设 语文阅读  在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的新教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改善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引进微课教学模式,让科技走进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运用教学方法高中语文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好语文毋庸置疑,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活力,没有效率,转变这
【内容摘要】高中的数学能力对于我们学生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这个阶段,我们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去钻研数学这门学科,找出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准备。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解题技巧,通过对数学题目的分析,结合同类型的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开阔我们的解题视野,对数学的解题思路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能力,通过对三角函数解题技巧的探究,缩短数学答题的时间,提高数学知识的储备量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程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地理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自觉践行。  【关键词】国家安全意识 高中地理 领土  高中地理课程中会讲述很多与中国地理相关的知识,中国地大物博,有着非常辽阔的领土,中国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领土上,为了保卫这片领土,无数中国人前仆后继,奉献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在这个和平的年
如今,我国教育大多数只是针对考试内容进行教学,而且教师们往往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教学,进而慢慢地脱离了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教学知识脱离了生活,对学生们的知识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高中生物中,教学生活化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活动三个方面。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实现全面化,进而让学生们全方面的发展,并且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是非常必
【内容摘要】主要概括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从人文教育角度出发,深刻思考并提出几点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生字生词 情境 生动活泼 角色  引言  学生的诗词素养在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学的过程已经远离增强学生文化内涵和陶冶情操的根本目的。因此古诗文教学回归人文素养的目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尤其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