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语训练,提高合作课堂中学生的展示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远未达到这一标准。针对绝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口语表达困难的情况,如何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与人交流的素养,是当今教育教学不应回避的话题。本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分析了现状,并探索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口语交际 口语训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可见,口语交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口语交际的前提条件是学会口语表达。学会口语表达,是要经过一定的口语训练的。这里的口语训练更多地是指口语交际训练,因为进行口语训练是为了口语交际的。
  一、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我校自2011年8月建校以来,招收的学生全部是来自全县六所乡镇的小学毕业生,总结两年多教学中碰到的各类现象,笔者认为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偏低,具体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普通话水平低。
  2、语言单薄,词汇积累少。
  3、害羞胆小,不敢表达。
  4、与人交流不注重文明、得体。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1、語文课程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育家张志公曾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而,练口、练耳是基础。”又说:“过去教语言往往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时代的发展、个人素质的提升,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交际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说话得体,表达准确清晰,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口语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
  3、学校合作课堂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一言堂的说教,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进行分组、合作与交流,同学之间需要交流,课堂上要回答展示。回答得体,表述清晰准确,已经成为新型课堂学习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整体能力与素养的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
  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尝试与实践
  1、明确口语交际的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口语交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2)耐心专注地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3)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4)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只有给学生明确这些标准,让他们一开始就了解这些标准,并时刻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他们才会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对话、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1)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交流,让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教师自己也应以身作则,不管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时都使用普通话,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课堂特有的教学手段,它既练发音、练表情,也练胆量、练口才。良好的朗读水平,是学生口语能力的基本表现。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技巧,包括朗读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能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朗读的感情等等。
  (3)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复述、转述、演讲、辩论、采访等教学手段都是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很好方法。所有这些手段和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4)新型的课堂教学中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师生民主和谐的对话、交流方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议题,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讲话的口语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也在展示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好办法。
  我校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目前我校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中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展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进行了课前3分钟的口语训练。根据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训练内容:七年级课前3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有:介绍我自己;我熟悉的人;发生在身边的新闻;说说我的兴趣和爱好;我最熟悉的学习内容;说说我的期末奋斗目标。八年级的口语训练内容是:新学年感受;我能用英语介绍我自己;我熟悉的一个英语片段;我熟悉的一个英语故事;我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我如何进行期末复习安排。九年级的训练重点是演讲,内容是:感恩;我的理想;20年以后的我……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训练,我发现课前3分钟的训练可以产生以下的几方面的效应:首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次,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言是思维工具。任何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借助语言表出来,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学生语言的贫乏将可能造成表达上困难,说话时会就像溪水断了源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中学生口语的训练,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的素养,以适应未来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谌飞霞《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尝试》《宜春日报》2008年5月23日
  (3)申明月 《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的新尝试》《职业技能培训教学》 1998年02期
  (4)蔡亚卿《课前三分钟演讲五阶段训练方法》《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3期
其他文献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下面,我就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如下方法激发兴趣。  1、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新教材的每一课都为学生提供有具体生动的学习
内容提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观察 理解 技能 创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的营销管理,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营销管理标准化管理.
当前社会日益步入信息化时代,致使大数据开始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对大数据予以科学应用,不仅能对用户行为或者习惯有效预测,还能调整营销策略,改善企业生产经
【内容摘要】:数学是生活中的一种工具,它引领我们“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方式,放手让幼儿操作建构,引导幼儿回归生活,既让幼儿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又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融入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让幼儿感受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幼儿数学 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在工程建设施工当中,安全生产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加强重视,安全生
汉语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在整个汉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众所周知,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且要达到精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自己、为社会服务。所谓理解语言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接受语言信息
转变观念,改进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从化学思想角度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解读,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有人说教学是一场暗恋.其实不然,准确地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倘若教师能用高超的教育机智驾驭课堂,在耐心等待、欣赏包容、关注需求中将课堂交给学生,孩子们一定能凸显个性、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