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很缺水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来,人类将水视为取之不尽的免费商品,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性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缺水业已成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问题。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
   到2025年,生活在干旱地区的10亿多人将面临极度缺水,将没有足够的水资源用于灌溉,以维持1990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即使提高灌溉效率也达不到)水平,也不能满足生活、工业和环境对水资源的要求。约3.48亿多人面临严重的经济缺水。这些地区的潜在水资源足以满足2025年的合理水需求,但是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开发,为此需大量投资,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被划入绝对缺水的国家
  
   中国和印度人口的约1/3生活在将被划分为绝对缺水的地区。中国为3.81亿,印度为2.80亿,总计6.61亿。这使处于绝对缺水状态的总人口增至10亿以上。其他大国,如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等的缺水也有地区差异。这使10亿人口的估计偏于保守。按缺水严重程度,属于绝对缺水的国家依次为利比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约旦、也门、以色列、阿富汗、埃及、突尼斯、伊拉克、新加坡、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和南非。
   另有一类国家可归于经济缺水类,即这些国家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满足至2025年的需要,但要实际利用这些资源需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开发。因而,许多国家到2025年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为3.48亿,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由于面临资金和其他困难,这些国家很难加快水资源开发的步伐。如果将这些遭受严重经济缺水国家的人口与绝对缺水的人口相加,总人口为13.86亿,即占1990年世界总人口的26%,或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33%。
  
  严重缺水的后果
  
   在这些相当枯燥的数字和分类的后面,是缺水造成的巨大悲剧。人们不得不每天拿着水罐到几公里外去提水来供家用。由于没有足够的水从土中冲走盐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贫困。由于上游水源枯竭,湿地和河口港湾也随之丧失。
   缺水导致水质下降和环境污染,尤其对穷人影响最大。许多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穷人被迫饮用完全不宜饮用的水。由于没有水或者用受污染的水洗澡,患上了皮肤病和其他由不卫生引起的疾病。但是,专家认为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而言,水的数量甚至比质量更重要。水管理不善也为疟疾等疾病提供了肆虐的机会。
   缺水对穷人的最大影响是粮食生产。在亚洲,贫困线以下的人们用收入的约60%购买粮食。据估计,亚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增产的80%以上来自灌溉土地。因此,实际粮价已下降一半多。被称为绿色革命的土地灌溉,其主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是减少亚洲的贫困人数。但是,由于缺水,可能使之半途而废,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地下水问题日益严重
  
   地下水问题是整个水资源管理领域中最严重的问题。世界上许多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以及所有的中东和北非国家,在过去的约30年间超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逐渐枯竭。现在,对于这种宝贵资源的管理不当,即将遭到惩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不仅对这些国家,对世界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传统的地下水问题有两方面。第一,使淡水含水层迅速下降。第二,与此相反的问题是含盐碱的水位上升,由于盐碱和其他有毒元素,使含水层遭受污染。其中巴基斯坦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巴全国许多土地盐分过高,再加上除了印度河外,在印度河流域没有其它的天然通道从农业区域排水。因此,当河流上游受盐分和其它污染物污染时,下游用户会进一步受污染影响。作物减产,水不能饮用。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当污染水位上升时,污水也升到地面,在村庄横流。
   在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度增加情况下,需利用相应的技术。目的是尽量加大蒸发、降低污水排放,同时使盐分降低到植物根区以下,并通过定期排水将盐分冲洗掉,但这需要高效率的灌溉系统。可修建蒸发池,在雨季定期冲洗,随河流的洪水一起下泄入海。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利用耐盐植物进行生物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在这些植物根区所积累的盐分仍需用污染较轻的水进行定期冲洗。
   总之,世界地下水枯竭的威胁确实惊人,但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行动方面,对其缺少重视也是惊人的。事实上,在这一领域的大多数专业人员,无论是从事研究、野外工作或在供水部门,所受的培训均是如何进行地表水管理。现在已经到了改变这种危险局面的时候了。
  (原载英国《水资源开发》杂志)
其他文献
男人强劲的手缓缓地旋开了国窖1573的酒盖,女人温柔的手灵巧地把迷人的酒液斟满酒杯,晶莹剔透的酒液弥散着纯净的酒香,一声喜滋滋的祝酒词,大家共同举杯,让美酒与山珍海鲜共舞。  泸州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几乎没有什么物种不可在此安家落户,畜牧放养、农耕种植、野生物种,品类浩繁,这就为饮食所需的各种原料提供了充足的保证。老天爷如此慷慨地为这方土地捧出了众多的“美食资源”,加之兼收并蓄各种菜系之
期刊
全国杂竹大县区之一的泸州市纳溪区,近年来把竹资源的发展建设和开发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培育竹资源,发展竹经济,做强竹产业,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丰富,造林不断,杂竹蓄积量连年攀升    泸州市纳溪区面积1150.6平方公里,境内属低山丘陵区,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海拔230—963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土壤以酸性紫色土为主,适宜竹子生长。经过全区
期刊
泸州路桥改造新建项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泸州合江县逐渐融入重庆发展的经济圈,也是重庆的后花园。合江县位于川黔渝结合部,距成都380公里,重庆120公里。全县面积2422平方公里,人口84万,长江、赤水河、习水河穿境而过。有深水港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旅游资源丰富。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内容:合渝公路川境段改造工程,新建赤水河大桥、习水河大桥,总投资约2.2亿元。 
期刊
今年初夏,英国人约翰·迈克尔夫妇搭乘泸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路公共汽车前往石洞花博园参观,那天,天气炎热,上车后迈克尔夫人说:“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 a bit?”(我可以把窗户稍微打开一点吗?),只见站在身边的售票员微笑着将窗户轻轻推开。迈克尔夫人惊诧不已,事后感叹道:“从公交售票员准确的英语听力上,可以看出泸州是一个有着高度现代
期刊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2002年11月正式批准中海沥青(泸州)项目立项。并于2003年9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全资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路桥工程公司组建成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控股88%)。    八个月投产    2003年10月18日,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在泸州高坝的长江之滨,隆重举行开工奠基典礼。11月各施工单位入驻
期刊
近年来,龙马潭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化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构建工业发展大格局,着力增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和耦合度,区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属地生产总值(GDP)10.98亿元,同比增长10.5%。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发展。一是加快工业园区规划,组织力量,搞好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并结合园区规划,集中精力抓好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优势产业,让新引进的工业企业和新
期刊
享有“荔枝之乡”美誉的合江,围绕富民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为切入点,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了县域经济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32亿元,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一、实施绿色生态战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合江县实施“生态合江,绿色强县”战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期刊
1916—1920年,朱德在四川泸州驻节,任靖国(滇)军第二军第五混成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又兼下川南道清乡(剿匪)司令。当时军阀、政客、土匪、贪官将泸州搅得天昏地暗。忧国忧民的朱德在护国讨袁中成为名将,他响应孙中山先生护法号召,在清乡剿匪中,关切民众疾苦、除暴斗贪,铸造了不朽的丰碑。    ●泸州人民为了感念朱德同志的功德,集资打造了“救民水火”、“除暴安良”两座石碑,耸立于当时朱德同志的住宅门
期刊
素有“川南门户”之称的叙永,近年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资源开发,各项经济跨越式大發展。  叙永县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13万亩,是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四川林业大县,被誉为“川南竹林之乡”;是全国秸杆氨化肉牛基地示范县。叙永烤烟享誉全国,是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有烤烟质量全国“七连冠”之殊誉;叙永畜牧业也是经济发展资源优势之一,另外全县多种农副产品,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地表水能资源以及大量的人
期刊
1992年2月14日,当合江县农广校改成民办合江少岷职业学校时,谁也没有想到,泸州正悄然开启一个职教新时代。  改制当年,少岷即招生2800人,之后每年招生6000人左右。现在,少岷已发展成为占地350亩,拥有196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1000多人的中国民办职业教育旗舰。《中国教育报》惊呼:少岷创造了三大奇迹:招生奇迹!办学奇迹!就业奇迹!    少岷的力量    少岷作为民办职校,既没有悠久的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