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饮食行为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编制一套本土化的幼儿饮食行为量表,以早期识别、干预幼儿饮食行为问题.方法 对349名幼儿行初始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区分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及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条目,形成试用问卷.对1021名幼儿行试用问卷调查,筛选条目并形成正式量表.运用折半信度、重测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1)形成包含7个维度、39个条目的幼儿饮食行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折半信度为0.922,重测信度0.735,与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455~0.817.验证性因子分析示x2/d f=2.980,GFI=0.815,CFI=0.802,RFI=0.708,RMSEA=0.062.2)幼儿体重与出生体重、家庭结构、不良饮食习惯相关(P<0.05);幼儿身长与家庭结构和低盐饮食相关(P<0.05).父母文化水平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家庭收入对幼儿挑食偏食影响显著(P<0.05).不同家庭结构对食物响应、过饱响应和共同进餐机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饮食行为量表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是我国本土化幼儿饮食行为评估的科学可信工具.
其他文献
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父母养育能力、改善家庭养育环境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本文围绕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早期发展,从相关概念、理论、影响作用及干预实践等角度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开展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儿童保健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以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目的 系统评价近10年中国健康儿童维生素D缺乏情况,为儿童公共卫生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及VIP数据库中近10年中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情况相关的观察性研究,应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129283例0~18岁儿童,总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适宜、过量、中毒发生率依次为2.46%(1.03%~4.47%)、21.57%(13.65%~30.72%)、28.71%(20.83%~37.35%)、
目的:系统评价绒毛膜下血肿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库、维普数据库中2020年12月前评估绒毛膜下血肿与早产关系的文献.数据以95%置信区间的优势比表示.I2指数用于异质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项研究定量分析(3845例绒毛膜下血肿妇女和69111例对照).并发绒毛膜下血肿的女性与未并发相比,早产风险更高(OR =1.43,95%CI 1.28~1.60,P<0.00001;I2 =0%).亚组分析显示,当研究对象全部为辅助生殖患者时这种关联并不显著(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