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时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闻时事贴近生活,及时、真实、客观地传递了世界各地发生的热门事件,语言地道,符合母语的思维方式。将新闻时事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了新闻时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输入理论 输出理论 新闻时事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应用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然而,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采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来看,都存在内容相对滞后、涉及面不够广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尝试将新闻时事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新闻时事内容丰富、题材新颖、语境真实、语言地道,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和真实的语言和文化输入,从而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 大学课堂引入新闻时事的理论依据
  Krashen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输入假说解答了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重大问题,该假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语言输入。按照该假说理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四个要求:可理解性、趣味性与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i 1”输入量。克拉申(Krashen)指出语言输入要能被学习者理解,又略微超出二与习得者的语言输出能力,这就是“i 1”模式(Krashen,1981; Krashen and Terrell, 1983; 那晓丹,2010)。
  Swain提出了输出假说(Outpu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一项外在因素,即使学习者能够理解输入的信息,也要把可理解输入转化为吸收,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内隐的语言系统,最后达到输出。在语言学习中,输入是输出的前提与基础,输入是必要条件,输出则是充分必要条件,仅靠输入不足以内化所学的语言规律,必须通过学习者主动运用语言的实践即输出(Swain,1985;邓毅婷,2009)。
  二、 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时事的必要性
  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三个层次对听力理解能力的要求中都提到了能听懂英语广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中都提到了能读懂英语报刊文章,所不同的是三个层次对语速、篇幅、阅读速度及题材难度的要求由低到高,选材的范围从国内的英语广播、报刊延伸到英语国家的广播和报刊。
  2. 扩充教材内容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新闻时事的渠道增多,自然对新闻时事的关注程度增强,一些热点新闻、关键词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讨论的话题。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不再仅仅满足于教材。再者,教材内容本身相对滞后,所涉及的话题往往无法与社会同步,所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渐渐失去兴趣。相比而言,新闻时事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各个领域,题材新颖,紧跟时代步伐,并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很好地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
  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需要。2015年12月30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网站发布消息,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从2016年6月起对四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局部调整:已经使用多年的短对话和短文听力题型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闻听力。短篇新闻3篇,每篇140~150词,出题数量分别是2题、3题、3题,题目来源BBC及VOA新闻,分值比例为7%。听力改革要求学生平时加强对英语新闻的听力、阅读的积累,以促进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时事的作用
  1.新闻时事以其夺人眼球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国外部分涉及了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讲授《大学英语听说》第二册第七和八单元:“Going On Holiday”时,将2016年5月24日China Daily的一则热点新闻“Sleep in the Eiffel Tower”作为导入,引出本课主题:travel
其他文献
摘 要: 儿童对事物或社会现象充满好奇心理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主体活动起来、探究起来,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探究活动是动手、动口、动脑的有机结合、协调配合,有助于发展和提升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及能力,教师要营造愿探的场景、提供深探的时机、做好探究的指导。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做简单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能力 新课标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期刊
  本文采用RIA的方法测定35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15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的瘦素水平,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瘦素(leptin)
现代教育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营造创新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民主化等问题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要遵循新理念要求,紧密结合学生、教材、课堂等实情,选择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促进教与学之间持续、协调、科学发展。本文结合教学亲身感悟,对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浅显议论。  关键词: 新理念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教育教学方式手段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和有效革新。课堂教学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期望和
期刊
摘 要: 内容依托教学理念(CBI)将语言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CBI主题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兴趣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或主题内容的同时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CBI 主题式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探索及多轮改
期刊
摘 要: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单调,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厌倦心理,尤其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因此在新课标推动下,如今数学教学多推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设定教学方式,由此引出游戏教学策略,将游戏教学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游戏教学  引言  数学标点、图形等各方面展示从一定层面上讲是灵活、生动样式的呈现形式,只是
期刊
摘 要: 英语精读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上精读课应该是一次美的历程,教师应该利用英语教学媒体手段、文章本身及篇章教学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从字词段等知识的学习跨越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熏陶,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产生认同感,从而提升为一种学习动力,推动英语精读的教与学。  关键词: 英语精读 美育 人文素质提高  一  英语精读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