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的阅读体验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意兼得”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林春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教学主张。“意”,指的是文本语言即外在的形式(字、词、句、段、篇)表现出来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等;“言”是文本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谋篇布局的方式,也就是如何构词、构句、构段、构篇等技巧方面,另一种是如何积累文本中的优美词句。他所提出的“言意兼得”实际上是要实现三个层面的统一,即理解外在的形式美、领悟内在的精神美、积累丰富的语言美。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言意兼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结合。追求言意兼得,实质上是追求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佳统一,实际上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又一种具体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分别以“言”和“意”为突破口,以“言意兼得”为终极追求,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尝试,深化了对言意兼得的理解,也寻找到一些扎实有效的阅读教学法。
  “言意兼得”的教学点
  如何开展“言意兼得”的教学呢?首先,寻找到最能体现“言意兼得”的着力点。语文课文都是历经多轮筛选后文质精美的文章,因此,教师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在字里行间寻找到语言的聚集点。
  寻找“最新鲜”的语言材料 新鲜就是未尝见识,或者不太熟悉。对小学生来说,强烈的“猎奇心”决定了他们对没有见过、听过、读过的语言文字有一种天生的倾向性。分析课本,我们可以发现课文的词语是新颖的,句式是流畅的,段落的排序是严谨的。教师如果把这些新颖的素材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由表及里剖析课文的突破口,学生自然乐于参与。比如《卢沟桥烽火》一课除了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有许多学生首次接触的成语,如“咽喉要道、万籁俱寂、蓄谋已久、众寡悬殊、同仇敌忾、哭爹喊娘、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如火如荼”等等。如此众多的成语在以往的教学中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切不可忽略这些成语,仅仅停留在会读会背的层面上。因为这些词语有的可以形成一条线索,串联起课文的情节;有的可以表示精神或挖掘内涵,反映中国守军的英勇和日寇的野心;有的则可以分析成语的构词方式,如比喻式、并列式等等。以这些成语为突破口,教师完全可以以成语叙述,用成语析情等,学生在读、背、品、析中,言意兼得,课堂教学也别具一格。
  关注“最深刻”的语言材料 “最深刻”就是最能表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最有创意性的表达方式的地方。一般来说,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句或一些词语看似平常,却能够在结构上统领全文,在情感上点明中心。教师如果能够以这些“最深刻”部分为突破口,透过这些词语去分析“言”,理解“意”,让学生在感受到“哦,原来这个词有这样的妙处!”“我怎么没发现?”以一种探究的快乐来获得深层次阅读体验,那就是“言意兼得”追求的教学效果。比如《夹竹桃》一课的教学,教师紧扣处本文的总结语——“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先是理出本文的结构“韧性”和“幻想”,然后以“爱”字为情感的线索,引导学生去分析,“爱上了夹竹桃哪儿表现出的韧性”和“爱上了夹竹桃可以引发我什么幻想”这两个问题。在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后,再要求学生练习说话“这样的……又能这样的……我爱上了……”学生练习说话后,教师再引导教育学生这是一种写作谋篇布局的结构,总分总式的构思方式。仅仅是一句话,学生练读、练说、练分析,还在体会情感的同时学习了写作的方法,“言意兼得”的效果不言而喻。
  关注“最规律”的语言材料 《论语·述而》中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教学追求的教学效果是举一能够反三,触类能够旁通,实现教学的迁移效果。那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迁移呢?当然是文本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规范性的材料。虽然写作风格、主题、题材在文本中可能存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追求的是规律性的语言,我们既需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还应该让学生知晓“怎么办”。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什么是“最规律”呢?笔者认为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字词句段篇,怎样用才能达到课文的类似的表达效果等等,这些就是规律性的内容。比如《大江保卫战》一课的语言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排比句的运用,“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还有“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救人的一段话,更是运用了两组排比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在表达强烈情感、增强语势、节奏和谐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效果。同时还应该联系《海伦·凯勒》和《二泉映月》等课文里运用排比的片段,创设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排比句的练习,以此促进排比修辞手法的真正运用,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言意兼得”的教学法
  寻找到“言意兼得”的着力点,就需要探寻如何借“点”发挥,真正实现“言意兼得”表达效果。一直以来,我们更多采用是涵咏咀嚼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摄取——消化——积累,反复吟咏。但是,由于目的性不够,很多教师把反复变成了重复,学生因重复而生厌,语文课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意”作为重点,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实现“言意兼得”教学效果。
  以读为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可否认,读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读可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体验情感。那么“言意兼得”地读应该如何开展呢?笔者认为,首先每一遍读都要有方向,即每一次读都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可操作的要求。这个要求绝不仅仅是“大声地、有感情地”,要细化为“带着怎样的感情”“领会文中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去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提一些“和主人公一起联想”“替主人公分忧”等要求,这样的读才更有针对性。比如读《司马迁发愤写
其他文献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肓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通常人们把自闭症与内向等同起来.正是缘于两者似乎都有不同程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
<正>为了适应对口单招高考新考纲的要求,切实提高对口单招高考英语写作水平,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单招生不仅要克服自身的种种困
日前,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15年来,西藏年教育投入由2000年的7.23亿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35亿元,增长超17.6倍,累计投入超过753亿元,极大改善了西藏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马升昌介绍,15年来,西藏年教育基本建设投入由1.28亿元增加到了36.95亿元,累计投入超164亿元,先后实施了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要靠从小到大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语文的基础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五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思维转型的
最近,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因为涉及接地气的“幼升小”择校、“隔代宠”等焦点话题,受到很多80后家长的关注。这部因孩子教育问题、夫妻教育观念的分歧而引发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的都市家庭轻喜剧,将育儿问题再次拉入大众视野。孩子到底要谁带?青菜、大虾吃哪个?餐桌上教育孩子可取不可取?让我们带着问题看看专家是如何说的,希望家长能够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从“虎妈猫爸”看四大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