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儿童清洁间歇导尿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膀胱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NUB)儿童自我清洁间歇导尿(CISC)的并发症和膀胱功能发育影响.方法 选取经尿动力学证实为NUB的学龄儿童109例进行CIFCS治疗,最终成功对93例(85%)进行2年随访.依据开始CISC膀胱顺应性(BC)分为正常顺应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0.9岁)]和低顺应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1.0岁)].比较二组随访2年后尿动力学参数和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ISC 2年随访时正常顺应性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和相对安全容量(RSCC)显著高于CISC治疗前,而低顺应性组RSCC显著低于治疗前.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随访时低顺应性组BC、MCC和RSCC显著低于正常顺应性组,DLPP显著高于正常顺应性组(P<0.05).随访时菌尿和膀胱输尿管反流以及随访过程中出现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和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33.3%(31例)、12.9%(12例)、24.7%(23例)和15.1%(14例).其中,低顺应性组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顺应性组(P<0.05).结论 膀胱顺应性可以影响NUB患儿CISC的并发症和膀胱发育,低顺应性患儿膀胱发育多进行性恶化,应进行严密随访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 损伤控制性手术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分期处理的理念,在成人创伤外科研究较多,本文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小儿胃肠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进行损失控制性手术和15例进行常规手术的临床资料,对二组患儿术前的危蓖评分(CSS),术后的T、pH、FT以及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二组术前C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术后pH、PT监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监
目的 建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盆腔MR三维重建图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患儿28例,其中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 d1例,2~5个月12例,13岁1例.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2.9岁,为无直肠肛管疾患而因其他疾病需行盆腔或臀部MR扫描的患儿.应用Siemens 1.5T MR成像仪,
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为一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儿:女,6岁3个月.活动后心慌,气促3年入院.检查:中央性发绀,经皮氧饱和度85%,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Ⅵ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肝脏右肋下5 cm,心功能Ⅲ级.心电图示双室大,右室为主.X线胸片示肺淤血.心影增大,心胸比0.7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近上腔静脉,直径10 mm,为右向左分流,上腔
目的 通过总结103例先天性隐匿阴茎的临床资料,探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应用于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治经验.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采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103例,年龄为6个月至12.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断,其中3例伴有明显肥胖.结果平均随访1.5年(6个月至2.5年).所有患儿阴茎外观均较满意,阴茎显露好,无包皮臃肿现象.术后1例冈阴茎根部皮肤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