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利用飞机来讨袁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12月,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为加速推翻袁氏王朝,孙中山决定次年派飞机去战略要地山东参战。
  1916年2月6日,孙中山在友人梅屋庄吉的介绍下,认识了日本著名的民间飞行家坂本寿一。席间,两人交谈甚欢。在与坂本就飞机的发展和作用做了深入的讨论后,孙中山邀请这位日本民间飞行家加入革命党,和自己一起开办航空学校。受到鼓舞的坂本第二天即和梅屋庄吉一同到孙宅,办了加人中华革命党的手续,并与孙中山具体商量了筹建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的步骤。
  孙中山最初拟定在中国杭州修建机场,但因战争尚在进行,无法落实,于是决定将航空学校校址暂时设在日本滋贺县近江八日市。而训练用的飞机,一架是坂本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飞机,另一架是日本前飞行员遗留下的飞机,还有一架是旅美华侨捐赠的教练机。这就是航空学校的全部家底。接着是招募飞行学员。当时,旅美、加、日等国留学生及华侨青年,闻风前来报名者有一百三四十名,经甄选录取了47名。原拟录取飞行班与机械班学员各20名,但因多半考生愿人飞行班,所以飞行班实际录取30名。
  1916年春末,孫中山正式任命坂本为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顾问兼东北军航空队总司令,授陆军少将军衔。5月,坂本率飞行学员、地勤人员约一百人和三架飞机登上了神户直达青岛的轮船。飞机和人员到达青岛后,乘火车去山东潍县,组成中华革命党东北军航空队。
  飞机组装好之后,坂本亲自驾驶,开始在敌军上空低空飞行,撒传单。传单上印的内容是“快投降,否则就要投炸弹了”。飞机参战引起敌军的恐慌,敌军中流传的顺口溜说“不怕南来一只虎,就怕北来一只机”,而这对革命军的士气则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航空队中虽然有几十名中国飞行学员,但他们仅仅经过短暂的地面滑行训练,都不具备驾驶飞机起飞执行作战任务的条件。所以,驾机起飞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全是坂本等几个日本飞行教官。
  有一次侦察任务飞行时,坂本发现了北洋政府军的一队骑兵,驾驶飞机即向骑兵俯冲,吓得骑兵纷纷下马抱头逃窜,趴在庄稼地里不敢抬头,马匹则向四面八方跑散。
  5月25日,革命军围攻济南,在双方战斗激烈之时,坂本驾驶飞机飞到济南府的上空,投掷了数枚炸弹,只见一阵阵火光,夹杂着一阵阵嘈杂声。这是中国战场上第一次使用飞机投弹。值得说明的是,当时没有专用的航空炸弹,于是革命军收集了许多装香烟用的空铁罐,在其中装入炸药和导火索,制成土炸弹。这种原始的炸弹威力不大,但是震慑力不小,济南府的督军和援军吓得胆战心惊,该督军因此辞职。在飞机进行了四五次轰炸后,北洋政府军派来谈判代表,说:“不管怎样,我们只有一个请求,就是不要再从飞机上投炸弹了。”
  1916年6月,袁世凯寿终正寝,帝制闹剧收场。9月,革命军和北洋军在潍县举行了和谈签字仪式。在城内练兵场上两军代表校阅双方的部队时,坂本由北向南几次驾机通过校阅场上空,以壮革命军的威风。这是航空队最后一次示威飞行。
  和谈结束后,航空队解散,人员各奔他乡。那三架飞机曾由接任大总统的黎元洪调往南苑航校,不久经日本政府出面交涉,又运回日本,下落不得而知。这所“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与“航空队”就此结束,但它给中国革命播下了航空的种子,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宏愿后来得以在广东的革命根据地实现。
其他文献
记得那天在北京大学,一位儒雅的教授,用他那低沉却富含磁性的嗓音,娓娓地讲述写作的技巧。全场座无虚席,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他就是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  曹教授说,写作应该达到的水平就是——我给你一个点,你要给我一条线,给我一大片。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而当我读了曹教授的《火印》之后,便顿悟了。  《火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萧红的短篇小说《旷野的呼喊》中的一段文字:“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主人公看
俗话说“当了皇帝想成仙”,历朝历代的“仙迷”皇帝举不胜举,比如秦始皇“东海寻仙”,唐明皇“月中游仙”。但他们与史上最大的“仙迷”皇帝宋徽宗相比,还是“小仙见大仙”,因为他不仅爱进道观,还自称“道君”,连平时吃饭睡觉都在谋划着“修仙大计”。  一天,一位被宋徽宗感动的仙人翩翩入梦,点化起了宋徽宗。此仙人自号“何得一”,刚见宋徽宗便一通神聊:“一者,道之源也,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人得一而仙。”宋徽
亚一是一名中非混血儿,他的妈妈是我爸爸的大学同学,他的爸爸是一名刚果人,在中国留学。亚一的皮肤不像黑人那样黑,但也不像我们中国人这样白,他长着一头独特的短而卷曲的头发,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在他那略有婴儿肥的脸上扑闪扑闪的,眼眶棱角分明,像是工匠打凿出来的一样。他那两片厚厚的嘴唇一张开,你就能看到他一嘴洁白如玉的牙齿,与他的皮肤相对比,黑白分明!  听说我们要到深圳、佛山、珠海去玩,亞一他妈妈就决定带
20世纪30年代初,四川军阀刘湘独霸川东,坐镇重庆,但是就整个四川来说,刘湘并不是一家独大。这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刘湘来说,可真是如芒在背。  刘湘的幕僚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向他献策说,如果有了空军,那么打起仗来,就如入无人之境,一定能将那些只靠陆军作战的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刘湘听罢,当场决定照计行事,开始积极筹建自己的空军。可是,要建空军,首先要有飞机,而当时的民国是没有能力自己建造飞机的。因此,刘湘
那年暑假,我第一次参加小提琴比赛,既紧张又兴奋。我在台下把曲子练了一遍又一遍,与钢琴伴奏合了一次又一次,汗流个不停。  终于轮到我,我走向舞台,耀眼的灯光打在我的身上。一眼扫下去,我看见观众们正熱烈地为我鼓掌,个个脸上都写满期待,这让我更紧张了。我用颤抖的手托起小提琴,拉响第一个音符,渐渐地走入《牧歌》这首舒缓的曲子——那广阔的草原,那雪白的羊群,那顽皮的小马……  我陶醉在旋律中。没想到,就在我
受《三国演义》等的影响,诸葛亮常被描绘成善于运筹帷幄、力扫乱世群雄的智慧化身。其实,在国家大义方面,诸葛亮不仅无功,而且有过。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饥民暴动此起彼伏。在此背景下,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加强国家建设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英雄之举。诸葛亮却为了他的比肩管仲、乐毅的梦想,没有投奔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曹操,而是精心为刘备设计了一幅犄角割据的分裂图画,并在战略溃败之时联系孙吴势力,借江东险要,成功
作家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出版的诗集有《相信未来》等。  我随手拾起一片落叶  若有所思地仔细端详  干瘪的叶片上皱纹深藏  背面叶脉像青筋饱涨  没有金黄荣耀的色泽  只是一张青灰色的面庞  它曾是那么丰满光亮  墨绿的叶片闪耀着希望  风暴中有它激烈的争辩  骄阳下遮片舒适阴凉  如今在命运寒流的驱赶下  它像个卖艺的老人一样  蜷缩着身躯沿街流落  瑟瑟发抖的低音浅唱
秋天,一切变得不太一样了。  树上原本光鲜亮丽的叶子渐渐干枯、凋零。它平凡的一生就这样匆匆谢幕了,又有谁会去感谢它带给我们一春的希望、一夏的清凉呢?  常常哭泣的雨姑娘,这个时候却平静了,不再哭闹,安然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好天气。呵!真是秋高气爽啊!  秋天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它不求名利,不求赞赏。其实人也应该这样,不要为利益所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寧静无以致远。简简单单,才是最好。  评分结果:★  
丹麦病理学家约翰尼斯·菲比格由于在老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能造成鼠癌的螺旋体癌生物,获得了192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许多人看来,菲比格的这个发现相当于找到了一种引发癌症的微小寄生蠕虫。当时,科学界对癌症的了解还少之又少,加上其百发百中的致死率使人们闻风丧胆。所以,菲比格的这一发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希望。  但是,在此后数十年的后续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尽管这种蠕虫的确存在,它却不具备致癌能
近读《板桥家书》,其中“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的描述令我如饮醇醪,缕缕乡愁倏忽从心底传遍全身。岁月深处的炒米香,才是字正腔圆的音韵和甘饴,弥漫着煦暖,轻舞在浓稠的乡村岁月里。  冬天是乡村的一段空白,农事暂歇,乡民们拱着宽大的棉袄袖找太阳地晒暖和。腊月里,乡下炸炒米的老汉便忙活开来。出太阳的日子,常见他们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风箱炉灶,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