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考虑微-纳尺度孔隙内流体分子与孔壁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引入简化的局部密度函数理论,建立微-纳尺度孔隙不同类型流体的赋存状态数学模型。同时,该模型也考虑微-纳尺度孔隙
【机 构】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化学与石油工程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办公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43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202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462016YJRC03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考虑微-纳尺度孔隙内流体分子与孔壁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引入简化的局部密度函数理论,建立微-纳尺度孔隙不同类型流体的赋存状态数学模型。同时,该模型也考虑微-纳尺度孔隙内流体临界参数随孔隙尺度的变化特征。基于该数学模型,分别对单组分、双组分及三组分流体的赋存状态进行模拟,评价孔隙直径、组分含量及流体组成等对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纳尺度孔隙内流体以吸附相和体相两种形式存在,孔壁处吸附相流体的密度高于孔隙中部的体相流体密度;多组分流体在孔隙内的吸附(液膜)层厚度,大于其中单一轻质组分流体所形成的吸附
其他文献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三段致密砂岩储层,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气液比、组分等参数的准确获取,采用PVTx法恢复包裹体古压力,并以包
筛管在服役过程中受出砂、地层运动等导致的外压和弯曲等复杂载荷影响,易发生压溃失效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初始椭圆度的平行布孔筛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外压和弯矩组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精确的负荷预测可以减少海上油田平台的安装空间,节省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分析海上油气生产规模、开采工艺、集输工艺等环
威远-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部分区块套管变形率超过40%,而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滑移是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水力裂缝诱导下断层的激活机制及滑移量,对页岩气压裂过程中预
超声临界折射纵波(LCR波)法是无损检测工作状态下结构应力的有效方法。超声LCR波法是敏感测量方法,温度直接影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会引起超声换能器的尺寸变化。根据超声波
根据地震反射资料和断裂特征对琼东南盆地北部进行变换带的划分并分析其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北部地区由松西—松东和宝岛变换带2个堑间变换带分为北断南超型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