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对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还作了说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现在语文课堂中所必不可少的模式,使往日“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学生也由听众成了主角,但这样的模式却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急需我们注意,我概括了以下几点:
  一、着重合作,放弃自主
  如在教学苏教版《敬业与乐业》一文时,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怎样做才算是敬业与乐业?”布置完后学生开始讨论了,可当我参与其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等。
  (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得生动活泼,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能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在交流时,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告诉学生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二、着重形式,轻视探究
  在一次听课中,初读课文后,执教老师说:“小组合作,相互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话音刚落,教室里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可静心观察,有一半的学生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整个活动过程看似热闹,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自主、交流、互动。
  反思:新课程标准中的合作学习是和探究、自主结合在一起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把学生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将个体自主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体共有的成果,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先思考以下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开放性。一个好的课题本身就会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形成合作的能力。
  (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准备。如刚才的案例中,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教师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显然,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上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这样安排:先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可以读一遍,也可以读几遍,把你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充分表现出来,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想好后跟同学谈谈。这样,让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有时间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更为重要的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三、重视主体,忽略主导
  如我在执教《社戏》一课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可以以小解说员、小导游的身份来解说小伙伴们结伴去看戏的过程,可以把这个过程编成故事来告诉大家,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看。学生开始活动了,场面看似喜人却很混乱,自由组合后难以组织引导,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反思:教师缺乏适度的引导。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没有作适度的点拨、指导,在分组学习前,可以先选择一个孩子先展示给学生看一下,由扶到放,让学生先有初步的印象,再进行分组学习时,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小组组织不成功。合作小组的建立是相当重要的过程,而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后,就使得一些兴趣相投、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走到了一起,而一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成了这节课的旁观者,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知所措,引起课堂的混乱。小组合作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小组内的学生应力求均衡,并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
  著名的教育家T·洛扎克说:“信息,到处是信息,惟独没有思考的头脑。”愿教师多思考,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要亲近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有目的的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起到主人翁的作用,教师要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以使最终课堂达到融洽、活跃乃至效果的程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和实施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
【摘 要】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渗透生态德育,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运用自然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求异思维带来的创造力,并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感受美术活动的精彩和快乐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活动;生态德育  传统美术教学内容以画为主,其内容无非是经典临摹,改画.以技巧的提升替代人性的张扬,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而新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教育部审时度势,根据国家“十五”规划提出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和基础教育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指出:“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
国有企业监督控制弱化和内部制衡机制缺失,是导致资产运营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的主因所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互相关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职能,必须从公司
教海无涯,革新为上,注重发展,实践为径。本文作者站在初中体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从掌握训练要领、把握出手“三度”和优化基本训练三方面阐述了初中
【摘 要】英语是现今世界语言之林中用处最广的一种语言。它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上,促进世界文明的创新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现今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国家的母语同样也是英语。为了认真学习并掌握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英语的掌握必不可少。现今我国已经是国际贸易组织中的一员,在现今国际化的潮流下,我国的英语教学自然是不能够忽视。本文将简要的探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反思;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为了适应新要求,英语的备课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即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备教法,备学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从而能够为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精心的准备。
培养孩子英语阅读兴趣,教师“引”得当,学生“读”得法,阅读贵在恒。只有广泛地去阅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
研究接入点电网电压波动下风电机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其应对接入点电网电压波动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根据三相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实现储能变换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