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植入125I粒子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形态学及痛行为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椎间孔植入125I粒子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形态学及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6月龄,体重22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A组)和低、高活度125I粒子组(B组和C组).3组分别于L4,5和L5,6椎间孔植入1粒放射活度为0、0.4、0.8 mCi125I粒子.分别于粒子植入前2 d(基础状态,T1)、植入后2、7、14、30、60d(T2~6)时取6只大鼠,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3组分别于粒子植入后14、60 d时取6只大鼠,取L5 DRG,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4,5时MWT降低,T5时TWL缩短,C组T3,4时MWT降低,T6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与B组比较,C组T6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A组T4,6时DRG神经元胞体形态和结构未见异常.B组和C组T4,6时DRG神经元损伤明显,且随着植入后时间延长,损伤更明显,C组DRG神经元损伤更明显.结论 椎间孔植入高活度125I粒子可达到DRG放射切除术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异丙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β-分泌酶1(BACE1)表达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含量的影响.方法 新生7d清洁级健康SD大鼠90只,体重12 ~ 16 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异丙酚单次麻醉组(SP组)和异丙酚重复麻醉组(RP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5 ml/kg,1次/d,连续7 d;SP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5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对患者脊髓圆锥末端(CMT)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1339例,性别不限,年龄4~ 89岁.采用Visart 1.5 T型磁共振仪或MagnetomTrio 3.0T型磁共振仪观察T1相和T2相CMT位置.矢状位时肉眼所见脊髓圆锥的最远处为CMT.结果 入选患者男性594例,女性745例.男性CMT位于L2,3椎间盘的比例(0.5%)与女性(1.2%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价提颏对健康清醒成人上呼吸道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16名,年龄21 ~35岁,BMI 17 ~ 26 kg/m2,在标准体位及提颏状态下进行MRI扫描,取正中矢状面T2WI,测量软腭段最短前后径、舌根段最短前后径、会厌游离缘末端前后径、会厌段最短前后径、咽腔面积及各项的增加百分比.结果 与标准体位比较,提颏后软腭段、舌根段、会厌段最短前后径、会厌游
目的 评价二氧化碳(C0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5 ~ 60岁,BMI 18~ 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气腹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根据肌松拮抗剂使用情况随机分为2个亚组(n=15):非拮抗组(P0组或C0组)和拮抗组(P1组或C1组).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顺阿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兔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2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兔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RL组)、瑞芬太尼高剂量组(RH组).RL组和RH组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66、1.32 μg·kg-1·min-1 145 min,S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输注生理
目的 评价不同压力静态膨肺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体重47 ~ 78 kg,年龄26 ~ 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CPB期间机械通气停止后,予持续静态膨胀,呼吸环路压力分别维持于,5 cmH2O(L组)或10 cm H2O(H组).于切皮前,CPB结束后1、3和6h时,抽取动脉血
目的 评价患者性别因素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0例,年龄42 ~ 59岁,体重46 ~ 76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不同性别分为2组(n=1O):男性组和女性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2%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5μg/kg,氯化琥珀胆碱1.5 mg/kg,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1% ~2%异氟醚和N2O∶O
选择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3例,年龄65 ~ 90岁,体重51 ~ 78 kg,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暴露胸背部或腰背部,在C型臂机辅助下应用0.5%利多卡因+甲钴胺0.5 mg+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26 mg的混合液6~8 ml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术前、术后即刻、1周、1月和3月时VAS评分分别为8.6±0.9、1.5±0.7、2.8±0.9、1.6±0.5和(2.5±0.7)分,与术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时可引起闭孔神经反射,造成大腿内收肌强烈收缩,导致膀胱穿孔,还可能使肿瘤切除不彻底致肿瘤细胞播散,甚至损伤盆腔血管.闭孔神经阻滞是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有效方法[1].耻骨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因可阻滞闭孔神经总干,阻滞效果确切,是临床经典入路,但因闭孔神经总干位置较深、神经周围有血管伴行,因此穿刺困难,且易损伤周围血管.有研究表明,与耻骨入路闭孔神经阻滞比较,腹股沟入
期刊
目的 评价活化蛋白-1(AP-1)在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 ~ 220 g,2.5 ~ 3.0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姜黄素溶媒)0.5 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溶媒)0.5 ml;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腹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