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6—2019年夏季在长江口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长江口海域季节性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口海域夏季底层DO最低值为1.51mg/L,存在不同程度的底层低氧现象.低氧区与非低氧区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多毛类表现出对低氧较强的耐受能力,为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类群,中蚓虫(Mediomastus sp.)、索沙蚕(L umbrinereis sp.)为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分布趋势则与多毛类相反,其中甲壳动物对低氧的耐受能力较弱.M DS多维尺度排序表明,低氧区与非低氧区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差异明显;CCA分析表明,长江口海域夏季底层低氧已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