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中添加粗制甘油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屠体品质、肉质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来源 :猪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hi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138 d的饲养试验,主要对日粮中添加粗制甘油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屠体品质、肉质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本试验中使用的粗制甘油含有84.51%的甘油、11.95%的水、2.91%的氯化钠和0.32%的甲醇。在仔猪断奶后8 d,96头(48头去势公猪和48头母猪,平均体重为7.9±0.4 kg)试验猪被随机分成24栏(4头/栏),并在试验前调配好仔猪体重和性别的差异。试验日粮是在玉米-大豆粉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和10%粗制甘油构成,并随机安排到各栏舍进行饲喂。在本试验中,日粮是自由采食,并确保每个日粮处理在能量、氯化钠、赖氨酸,以及其他氨基酸符合理想氨基酸模式等方面都相同。在试验过程中,每隔一周对各日粮处理组的试验猪和日粮进行称重,记录数据用于计算ADG、ADFI以及G∶F值。在试验结束时,使用实时超声波对所有试验用猪进行扫描,随后在商用屠宰厂进行屠宰。在屠宰时采集试验猪的血液样本用于测定血浆生化指标,采集肾、肝脏和眼睛等组织样品用于测定甲醛毒性对组织损伤作用的评定。屠体经过一晚的冷冻后,采集试验猪的背腰肉用于测定其肉质。感官和必需脂肪酸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猪的生长状况、采食量和G∶F值并不受日粮处理的影响。日粮处理对第十肋骨处背膘、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肉质以及感官评定值没有显著影响。与不添加粗制甘油日粮处理相比,日粮中添加5%和10%的粗制甘油,其背腰肉的极限pH值较高(P=0.06)。必需脂肪酸随着日粮的处理的不同有略微的不同,与不添加粗制甘油的处理组和添加5%粗粗制甘油的处理组相比,添加10%粗制甘油的日粮组的试验猪中,眼肌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较少(P<0.01),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较多(P=0.02)。试验结果同样表明,日粮处理对血浆代谢物和组织器官的损伤没有显著影响。本次试验证实,试验猪采食含有高达10%粗制甘油的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屠体品质、肉质和组织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报导了以鲭鱼为原料制成鱼脯的新工艺。着重探讨了鱼脯生产工艺中的两大难点——脱脂和脱臭(腥)的方法。对主要的脱脂工艺即漂洗工序中碱液与盐液浓度、漂洗时间的确定采用正
常春油麻藤属于豆科油麻藤属,其藤茎、花和种子作为中药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药用历史。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其认识不够,没有对其做深入的研究。目前它主要也是作为观赏植物被
以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蓬莪术根茎为原材料,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测定蓬莪术多糖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对蓬莪术多糖结构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体外抗氧化实
员工关系管理(ERM)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新概念,它包括但远不止于劳动关系管理。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关键意义,提高了对人才"育、留"的关注。E
建立了两个不同永磁体温度预测模型:模型一是从温度与永磁体性能的关系出发,由实时检测的电压、电流、转速和绕组温度通过运算而求得永磁体温度;模型二是从电机的损耗出发,建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有机结合的知识形式。作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关键
介绍了超高压液体饮料灭菌的两种处理工艺及两类设备的设计方案,并评述了超高压饮料的优点及其在国内发展的解决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
藏族传统宗教苯教发源于古象雄地区,其信仰核心主要由三界宇宙观和神灵/精灵崇拜体系构成。公元六、七世纪后苯教开始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同时保留了大量原始苯教的巫文化成份
沥青路面微表处施工是采用专用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合理配比拌和,并摊铺在原路面,形成路面的薄层结构,以便在短时间内迅速开放交通。微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