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6月中旬至今,国内七成省区市大米价格均出现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1日全国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21.8%、12.8%。
据商务部商务预报分析,7月中旬以来,湘赣和闽粤地区早籼稻陆续入市,多省完成籼稻定向销售,地区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但南方部分产区粳稻和优质中晚籼稻存量逐渐减少,加上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支撑,预计后期国内稻谷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大米价格稳中有涨。
批发价格“周周涨”
“6月中旬,大米价格就已出现了变化,但涨幅不大,基本保持在每斤0.2元-0.5元的涨幅。”近日,北京中央粮油批发市场某粮油经营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东北长粒香大米为例,6月下旬,50斤袋装的价格还保持在14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155元。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浙江大米、东北大米、泰国香米以及海南米价格均出现了小幅上涨,虽然产地及品种不同,但涨幅均在5%-10%。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显示,7月19日,新发地市场东北大米批发价格开始上调,由之前的1.97元/斤涨至2.22元/斤,涨幅12.7%。
未超20%属“正常波动”
记者近日从农业部获悉,截至8月1日,全国已收获早稻92.9%。其中,西南地区收获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收获99.2%,华南地区收获81.7%。
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显示,从各地反映情况看,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提高较多,主产区普遍呈丰收迹象。同时,2011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亦增加9元,提至每百斤102元。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6月11日相比,8月1日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2.5%、1.9%;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1日全国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21.8%、12.8%。
该监测数据同时显示,6月中旬至8月1日,全国七成以上省区市大米价格小幅上涨。作为大米产区的湖南,粳米、籼米涨幅均列在首位,其中,粳米上涨6.8%,籼米上涨6.6%。
“这应该是正常的价格波动,属于略涨。一般市场涨价区位在每斤0.10元-0.20元,都属于价格的正常浮动。”粮食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讲,粮食涨幅在10%左右,未超过20%都属于正常现象。
“此次大米价格上涨有多种因素,与国内市场需求有关,但生产成本、运费增加的推力更加明显。”中华粮网分析师张婷认为,作为国内粮食主要构成,大米涨价或会对CPI产生一定影响。
据商务部商务预报分析,7月中旬以来,湘赣和闽粤地区早籼稻陆续入市,多省完成籼稻定向销售,地区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但南方部分产区粳稻和优质中晚籼稻存量逐渐减少,加上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支撑,预计后期国内稻谷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大米价格稳中有涨。
批发价格“周周涨”
“6月中旬,大米价格就已出现了变化,但涨幅不大,基本保持在每斤0.2元-0.5元的涨幅。”近日,北京中央粮油批发市场某粮油经营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东北长粒香大米为例,6月下旬,50斤袋装的价格还保持在14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155元。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浙江大米、东北大米、泰国香米以及海南米价格均出现了小幅上涨,虽然产地及品种不同,但涨幅均在5%-10%。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显示,7月19日,新发地市场东北大米批发价格开始上调,由之前的1.97元/斤涨至2.22元/斤,涨幅12.7%。
未超20%属“正常波动”
记者近日从农业部获悉,截至8月1日,全国已收获早稻92.9%。其中,西南地区收获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收获99.2%,华南地区收获81.7%。
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显示,从各地反映情况看,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提高较多,主产区普遍呈丰收迹象。同时,2011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亦增加9元,提至每百斤102元。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6月11日相比,8月1日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2.5%、1.9%;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1日全国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21.8%、12.8%。
该监测数据同时显示,6月中旬至8月1日,全国七成以上省区市大米价格小幅上涨。作为大米产区的湖南,粳米、籼米涨幅均列在首位,其中,粳米上涨6.8%,籼米上涨6.6%。
“这应该是正常的价格波动,属于略涨。一般市场涨价区位在每斤0.10元-0.20元,都属于价格的正常浮动。”粮食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讲,粮食涨幅在10%左右,未超过20%都属于正常现象。
“此次大米价格上涨有多种因素,与国内市场需求有关,但生产成本、运费增加的推力更加明显。”中华粮网分析师张婷认为,作为国内粮食主要构成,大米涨价或会对CPI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