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推理”验“结论”促“理解”

来源 :小学教学: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需要用推理证明吗”这个话题(话题内容详见本刊2020年第3期)引发了很多老师的思考:有的老师认为应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不能一味地追求新意而选择晦涩难懂的推理证明;有的老师认为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绎推理能力,大部分学生是能接受演绎推理这种学习方法的。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呢?相信通过阅读下面一组文章,您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其他文献
一、回顾知识,唤起已有认知引入:同学们,通过圆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们对圆有了哪些认识?(生答略)师(小结):今天我们在学习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上一节有关圆的练习课,希望通过这
课前慎思"相遇问题"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包括ax
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寻"路"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个正方形(如图1),你准备怎么介绍它?生1:这是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师:它的周长是多少?(生: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啪
周长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在"面与周长"这节课上,吴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区分"面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