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609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从目前来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实验课变成了教师的“演示课”,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了。基于此,探究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性成为重点内容。本文结合新课改理念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实例,深入探究提高物理实验有效性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提高有效性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6-02
  实验教学颇具难度,但是在物理学习时又非常必要。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助力学生学习激情的点燃;能深化学生的物理认识等。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学生认为,实验课并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我们只要做好“小观众”就好了。实际上,只“看”,不“做”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没有融入实验,便不能体会实验的乐趣,也不能通过“看”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变革物理实验教学?
  一、设计有效目标,奠定有效教学基础
  目标指引能助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有效的教学目标,带动学生学习。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设计目标,只顾着让学生边看边学,因而学生学习起来不免感到迷茫,没有思路和方向。因此,为了奠定有效教学基础,目标导航是重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这一课时,针对本次课的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实验,学生了解滑动摩擦力与何因素有关;2. 通过实验,学生能探究出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实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物理实验时就会有方向可寻,而不至于感到迷茫。如: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实验,得出结果?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后,我们又该怎么样去增大或者减小滑动摩擦力?生活中又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这些内容?等。由此可见,有了目标,学生会去思考;而只要学生去思考,那么实验课堂会呈现生机的一面,而实现有效教学也成为必然。因此,教师不仅要思考教学,还需要先制定好目标,确保顺利“导航”。
  二、情境导入实验,激发学生实验激情
  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学生的实验激情也不会自然产生。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实验激情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将与实验相关的生活内容引进课堂,以熟悉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实验激情。基于学生兴趣角度设计的情境能最大化吸引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展开实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时,为了点燃学生对“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的实验激情,笔者以情境导入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片,每幅图片旁边插入对应的声音,以方便播放:弹钢琴的声音、瀑布的声音、青蛙的叫声、出生娃的哭闹声。师: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共性吗?学生回答“都是发声”。师:我们在教室里能发声吗?学生齐呼“能”。有人敲桌子;有人唱歌;有人在地面上跳。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师继续:大家想解开谜底吗?想入境一解心中谜团吗?此时,学生的实验激情完全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教师将准实验器材:橡皮筋、纸条、尺子等分发给学生。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图片和声音刺激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再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发声;然后再利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实验激情被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实验,提升实验教学实效
  学生亲自实验比教师的直观实验来得更直接,学生也会得到更深的体会。因此,教师要有“放手”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提醒工作。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走动观察,及时引导和调控,以保证学生的实验顺利进行。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还可以以问题,促进学生实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动手实验,取得不错的效果。本次实验探究的重点是“光是沿着什么路径传播的”。实验开始前,学生猜想结果。学生很可能提出:直线、曲线、射线。紧接着,学生开始动手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验,共同探究。如:假如我们小组认为光是沿着曲线传播的,学生则需要设计对应的实验证明。实验器材有:矿泉水瓶、可乐罐、蜡烛、激光笔等。有了器材,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猜想,自主设计实验。最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亲历实验,印象更深刻。这说明学生动手实验效果更强。但是,在必要的时候,示范实验也很重要。
  四、引导拓展实验,发展学生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对于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课外实验,以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做拓展实验。拓展实验任务:请同学们探究如何让酒杯发声?你能想出多少种途径?学生对于这样的拓展实验很感兴趣,于是投入精力去实验。又如:在学习了有关电流、电路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拓展实验:请同学们自主设计电铃。在这个拓展实验中,教师没有提出很多要求,以能够发出声音实验目的。但是,在拓展实验结果中,教师惊喜地发现,有些学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能够将电铃放在贺卡中。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设计的电铃的声音是可以调节的。由此可见,拓展实验能成就无限可能性。
  总之,“有效”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师必须基于学生视角,设计实验教学。此外,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实验,体验实验之趣味,助力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海涛. 提高兴趣 活用生活 学生互动——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12).
  [2] 赵永亮. 探析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 2014(05) .
  [3] 孙宜峰. 优化实验教学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19).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转换思维、提供解决变式问题机会,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3-01  在我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在改善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5-02  一、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有效教学”的提出来自西方的教育科学运动,教育学家和心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短消息和基于短消息的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每天发送的短消息为2000万条,GSM运营商8%至20%的收入来自短消息,对于如此庞大的短消息数量,如何解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无论是初等教育机构还是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教学方式。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即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教学。针对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应用思维导图 教学 作用分析  【中图
奇异关联大系统是正常大系统的推广。研究奇异关联大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分散控制以其实现的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而成为大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支,而奇异关联大系统的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