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光辉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罗盛教1931年4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梓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在罗盛教11岁时,父亲罗迭开把他送进当地的维新小学,之后又转到距家5里多的文德小学就读。14岁时,他被送去当道士。
  1945年冬天,在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开店铺的罗盛教的叔叔罗迭文回到家乡,把罗盛教带到乾城县所里镇,让他在自己开的店铺帮工。1946年秋季,罗盛教以优异成绩考进湖南省立第九师范附小(今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在六年级二期插班就读。毕业的时候,罗盛教以附小前三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保送生,免试升入湖南省立第九师范(今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编在简师十四班。罗盛教毕业后考入省立十三中(高中部)。1949年秋,得知设在沅陵的湘西军政干部学校正在招生,18岁的罗盛教以对新中国的赤子之心,与3个同学冒着随时可能遇到土匪的危险,历经重重困难,从所里镇长途跋涉100多公里,步行来到已解放的沅陵。经过考试,罗盛教进入湘西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二
  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第一门课程就是“劳动建校”。在劳动比赛中,罗盛教带头跳进冰冷的河沟里抬树,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罗盛教所在的中队因此被授予“开路先锋”称号。有一天,报纸上公布了发行公债的消息。罗盛教二话没说,当场就把自己几个月积攒下来的津贴费和家人给他“救急”用的两块银圆全部拿出来买了公债。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也纷纷把积蓄拿出来买公债。不久,他被安排到解放军四十七军军部文书培训班学习。1950年7月1日,在庆祝党诞生29周年的日子,罗盛教光荣地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这一天,他庄严地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终生!
  三
  从解放军四十七军军部文书培训班结业后,罗盛教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参加湘西剿匪斗争。过去,因许多班、排长不怎么识字,连队的许多统计表都“缺胳膊少腿”。罗盛教担任文书后,弥补了这一缺陷,报表做得整整齐齐。同时,他一有空就下到班、排,积极主动接近战士们,帮战友们擦枪,和战友们拉家常,帮战友们抄笔记、写家信、读报纸。有时,战士们打篮球,他就去当裁判、讲解篮球规则。战士们则给他讲解枪支的结构、性能……就这样,他用所学的文化知识,服务连队、服务战友,和战友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无间。
  罗盛教和房东潘秀英老太太关系十分亲密。那时,潘秀英(当地人称五婆)去码头挑水,来回有1公里路。罗盛教经常在起床号吹响之前就起床,先帮她把水缸挑满。连队准备离开驻地去古丈县李家洞(今古丈县高峰乡)执行剿匪任务。罗盛教在收拾背包时,五婆拿着给罗盛教做的鞋子、袜子走了进来,往罗盛教背包里塞。罗盛教坚决不收。几天后,部队到了李家洞,罗盛教打开背包(前几天都是露宿未打开背包),才发现五婆把鞋、袜偷偷藏在了他的背包里。
  在李家洞的一天,战士们进山剿匪去了,留在连队值班的罗盛教突然听到惊叫声。原来,李家洞一位老乡的房子被土匪烧着了。罗盛教立刻奔赴现场,毫不犹豫冲进火海,将抢救东西的老大娘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钻入火海,一趟一趟往外抢运东西。事后,罗盛教沒有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直到连长看到他被火烧伤的伤口,才知道这件事。
  四
  1951年4月,罗盛教随部队奔赴朝鲜,任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侦察队文书。
  一天,侦察队的人都去阵地上执行任务,只留下罗盛教在队部值班。突然,他听到轰炸声,立即向敌军轰炸的村里冲去,隐约看见一间遭到轰炸的屋里一个孩子在背一个老大娘,由于背不动,正跌跌撞撞不知如何是好。罗盛教冲进去,穿过浓烟,找到老大娘和小孩,背起大娘,拉起小孩朝屋外冲去。两人得救了,老大娘抚摸着罗盛教衣服上被烧焦的地方,感动得老泪纵横。
  1951年冬天,罗盛教所在部队奉命调回后方休整,来到成川郡的石田里。
  五
  1952年1月2日,早操过后,罗盛教记起河边扔着两颗训练用的手榴弹,心想可以将其找回来练习投弹。于是,他和理发员小宋商量后分头去寻找。罗盛教独自向东寻去。
  那天,朔风怒吼,大雪漫天,雪粒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气温达到零下20℃。
  4个朝鲜少年用滑雪车在结冰的河面上快乐地滑冰。见到罗盛教,他们高兴地和他打起了招呼。
  罗盛教记得有颗手榴弹就在前面那个小木桩附近,现在那里是白茫茫一片。他扒开深深的积雪,急切地搜寻。
  “咔嚓”一声,接着又是一声惊叫!
  罗盛教猛一回头,只见有个少年连同滑雪车掉到河中冰窟窿里去了。另外3个少年吓得哭叫起来。罗盛教来不及多想,抬腿便向那边跑去。他边跑边脱衣服,最后脱得身上只剩下一件白色单衣,被寒风吹得呼啦啦飘动,但罗盛教不觉得有一丝寒意。
  “扑通!”罗盛教一头钻进了冰窟窿。在零下20℃的严寒里,他全身浸在水中。不一会儿,随着一阵哗哗的水声,罗盛教猛地钻出水面。显然,他没有摸到人。此时的罗盛教脸色苍白。时间过得那样缓慢,北风呼呼地刮着,岸上的几个少年看着冰窟窿里泛起的水波,心跳得像要冲出喉咙。罗盛教浑身冻得颤抖,换了一口气又钻到冰层下面去。不一会儿,冰面上一阵晃动,伸出两只小手来。显然,罗盛教找到了落水少年,并把他托举了起来。可是,冰窟窿四边的冰太薄了,那个落水少年刚要爬上去,冰块便塌了,他连人带冰又一次掉入水中。
  正在这时,小宋拎着一颗手榴弹赶到河边,立刻明白了一切。他急中生智,拔脚往回跑,在村口看到一根木制电线杆,往肩上一搁,直向河边奔来。
  这时,冰窟窿更大了,罗盛教身上的血液快冻结了,全身发紫,面色苍白,已经精疲力尽,但他决心把这个朝鲜少年救出来。他又一次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入水中,双脚踏着河底的碎石,竭尽全力将落水少年再次顶出水面。
  这时候,小宋扛着电线杆子赶到了。落水少年抱紧电线杆子,终于被救了上来。
  但是,舍己救人的罗盛教却再也没有浮出水面,被急流冲到远处的冰层下面去了。当人们把罗盛教捞出来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1952年,朝鲜在平安南道成川郡建立罗盛教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纪念碑、纪念亭各一座,碑上刻着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其他文献
体验性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学习主体、经历境遇、行为动词、行为对象,检测标准主要依据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的叙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包括选取课标内容、解析行为动词、设计教学活动、进行叙写评价等。叙写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逆向进行教学设计、检测标准多元化等问题。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此,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度,并逐渐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但高职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却持有被动学习的态度,仅仅是为了凑学分、完成学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单一授课方法,沉闷的课堂氛围导致文化素质教育效果不佳。
优化情境创设、改进情境利用,是高中思政课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教学情境创设与利用中存在以下倾向:重知识目标、轻素养目标、重情境本身、轻学科内容,重情境收集、轻任务设计,重激发兴趣、轻激活思维。因此,需要在提高准度、温度、热度和效度上下功夫,优化情境创设;需要在“展示情境、呈现信息”“问题导向、内容定位”“活动体验、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上做文章,改进情境利用。
思政课富有亲和力,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思政课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以湖南省中学思政课教师教学风采竞赛优秀课例为剖析样本,要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可以从情境的亲和力、说理的亲和力、媒介的亲和力、评价的亲和力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信服力、感染力、生命力。
对教材进行处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基于生本化理念进行教材处理,要做好生本认知框架构建和生本化内容选择两方面。“坚持改革开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我们处理教材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