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2008—2011年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方法,从时空分布、天气学分型、地面中尺度表现等方面分析闽中地区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闽中地
【机 构】
:
莆田市涵江区气象局,莆田市荔城区气象局,莆田市气象局
【基金项目】
:
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2010q01),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科研专项(2016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8—2011年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方法,从时空分布、天气学分型、地面中尺度表现等方面分析闽中地区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闽中地区前汛期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下午到傍晚,持续时间多在5~8小时,区域内河谷区、河口区和喇叭口地形区为主要发源地;冷式切变型是闽中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最主要的天气形势,其次是暖式切变型;对于低槽型、冷切型和暖切型的短时强降水,降水前沿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和移速对随后1~2小时强降水落区的预报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其他文献
<正> 曾來我國主持苏联經济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会造形藝術館、并在我國各地作过許多次学術講演的苏联美術学院通訊院士亞歷山大·扎莫施金在苏联“藝術”雜志1955年第6期
利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Ni/CNTs催化剂和Ni/AC催化剂,对Ni/CNTs催化剂和Ni/AC催化剂在常压下甲醇气相羰基化反应中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i/CNTs催化剂活性较Ni/AC催化剂活性好。
从青海省互助、玛多、海晏、玉树、贵德、德令哈、共和等14个地区采集420份牛血清样品,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调查了青海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