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芝鸿:“四个全面”可管两个百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7日,施芝鸿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傅聪 摄)

  施芝鸿是两会期间被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的重点对象。这位平时很少露面的“笔杆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的每次发言,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施芝鸿在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参与了著名的“皇甫平”系列政治评论文章写作,鼓呼改革开放,引发强烈反响。后来,他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2007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参与了包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在内的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长期在中央智囊部门工作的施芝鸿,面对媒体的采访非常严谨。3月7日晚,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一沓材料,回答每个问题都字斟句酌。第二天晚上,他又约记者深谈,拿出自己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的文稿,逐字逐句地解读,甚至连标点都逐一向记者说明。施芝鸿说,中共文件的起草过程,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对中共文件的解读,必须做到客观、严谨。
  在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思路时,施芝鸿归纳出朗朗上口的四句话:“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
  从“一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环球人物杂志:請您解读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施芝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和形成的。其间,经历了3个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将“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把“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
  对“四个全面”的定位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这“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四个全面”?
  施芝鸿: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我们党更多地认识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规律的生动体现。所以,只有在此时此刻才能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这“四个全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施芝鸿:“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是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关系。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一个都不能缺。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的主题。后三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保证。
  环球人物杂志:有海外媒体把“四个全面”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比照,将其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施芝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它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也是一致的、对应的。
  环球人物杂志:全面从严治党是当下老百姓比较关注的,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
  施芝鸿: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新概括。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要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指内容无死角。现在,党的建设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已经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大习惯于被做思想政治工作了,还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情况突出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第二是指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在这方面,目前地市县是薄弱环节,所以要把主体责任延伸和落实到地市县。
  第三是指劲头不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曾斩钉截铁地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必定会迎来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第四是指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到全面从严治党更加重要的位置。纪律不严,规矩不彰,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四个全面”为何长期管用
  环球人物杂志:“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等习近平总书记此前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联系?
  施芝鸿: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同时,还提出了其它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把这些梳理和归纳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思路,它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思路、总布局。这个总思路可以表述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
  环球人物杂志: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施芝鸿:一二三四五,就是“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三大战略”“四个全面”“第五个现代化”。
  “一个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两个一百年”,是2012年1月至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提出来的,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大战略”,是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央决定,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四个全面”,是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五个现代化”,是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提出的:“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
  “上山打老虎”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不封顶、不设限、无例外的原则持续高压反腐。两年多来,我们党对“四风”的严厉整顿,对裸官的系统性清理,对腐败的零容忍惩治,对境外逃犯的不懈追捕,一系列反腐行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动真格、敢碰硬的。
  “引领新常态”,是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后出现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就是一种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新状态、正常态。新常态的提出,是尊重这种客观经济规律的体现。
  “为民造新福”,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2014年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仍达到70%以上。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有新的改善和提高。
  环球人物杂志:“四个全面”能管多少年?
  施芝鸿:“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發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攻目标、战略方向、重点领域、政治保证。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强调,“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这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仅要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
其他文献
11月24日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一条重磅消息:中国传媒大学(下称中传)校长苏志武等8名领导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教育部党组通报批评,苏志武被免职。该新闻立刻在中传师生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当时就有学生晒出毕业照,上面有苏志武的签名,并尴尬自嘲,“这可怎么是好?”  十八大以来,教育界反腐趋热。此前,教育部曾通报过8起高校领导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问题,但像中传这样多名校领导被“一锅端”还是第一次
舒畅  1985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2015年创办“零壹空间”,任CEO。  “5、4、3、2、1……点火!” 9月7日12时10分03秒,国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腾起白色烟雾,一枚火箭在巨响声中直冲蓝天。与以往国家指定的发射任务不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次发射的是一枚民营公司研发的商用火箭。这枚火箭的目的是为客户采集大气层的实验数据。  造火箭的公司位于北
李诞:内蒙古人,作家、编剧、脱口秀演员。2013年,加入《今晚80后脱口秀》,成为节目策划和常驻嘉宾。2016年,担任《吐槽大会》总撰稿和吐槽团成员。  幽默没有高低 戏剧难分悲喜  采访李诞,是在上海静安区的一个办公楼。电梯门打开,一片嘈杂,满屋凌乱。办公室里都是年轻的面孔,三五扎堆地聚在一起,或是一脸较真儿地讨论着某个段子的讲法,或是旁若无人地插科打诨,嘻嘻哈哈。不一会儿,伴随着几句此起彼伏的
她爱旗袍,爱字画,因性别偏见与诺奖擦肩而过。  80年前,一个有着浓郁民国范儿的23岁才女,踏进了美国伯克利大学的校门,从此开启了一段非凡的人生之旅。她就是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  虽然位列民国十大才女榜,还嫁给了袁世凯之孙,但相比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等人,吴健雄却“低调”得多,因为她从事的是在女人眼里枯燥无味的物理实验。  2月13日,思忆着未尽的年味,我这个“民国粉”慕名来
从讨伐董卓的盟主,到官渡兵败,他的政治资本仅维持了10年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不仅是袁绍与曹操的对决,也是三国局面开始明朗的第一仗。  当时袁绍有精兵十万,曹操兵力只有两万,很多曹营人士都预测袁绍会赢,于是写信给袁绍,为自己谋划后路。可袁绍最后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他用10年的时间打烂了上天赐予的一手好牌。政治上投机取巧  袁绍出自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
2018年10月19日,江南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江南 作家,1977年生于安徽。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代表作有《九州缥缈录》《龙族》《上海堡垒》等。两度登顶“中国作家富豪榜”,并获得最具幻想小说家奖最具商业价值作品奖。近日,其作品《九州飘零书·商博良》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对于名字登上媒体头条,作家江南一点儿都不意外,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背后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已经91岁高龄了,在位更长达65年。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常挽着丈夫菲利普亲王,画面很温馨。但在年轻时,女王却很少在镜头前流露自己的情绪,而是用沉默面对一切流言。  哪一面才是真实的伊丽莎白?美国奈飞(Netflix)出品的历史剧《王冠》里或许有答案。这部美剧将女王在位的时间分为6季拍摄,剧中的感情线就有她与菲利普亲王走过的70年婚姻之路。2016年第一季首播,《王
五省书记二十载 爱戴名表喝茅台  甘肃官场震荡,如今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其塌方式腐败的政治生态,也成了不争事实。  近几年,“甘肃”一词频频亮相各大网络、媒体,赚足眼球,不是因为经济发展瞩目,而是因其成为闻名全国的“老虎动物园”:先有在此主政过的副国级官员苏荣,后有常务副省长虞海燕等人,尚未等这个西北大省休养生息回过神来,“老虎”名单上再添前省委书记王三运。不久前,中央又就祁连山环境破坏事件严肃问责
达摩(?-536年),天竺人,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他在中国始传禅宗,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用“面壁成佛”勉励干部们要实现“自我境界的提升”。而“面壁成佛”的典故,正来自“达摩面壁”,这是中国禅宗一个著名的故事。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北朝时期,他从印度乘船渡海来到中国。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他见到了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彼此话不投机,遂一苇渡
尼古拉二世百年前被革命者推翻,全家被杀,如今普京为其后人授勋  在“二月革命”百年之际,俄羅斯政府决定对这一推翻沙俄帝制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之后的十月革命进行纪念。而在俄罗斯民间,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族的兴趣也似乎越来越浓了。  1917年3月15日,经过一系列骚乱和动荡,尼古拉二世签署了国家杜马委员会代表送来的《退位宣言》。这是俄罗斯的严冬季节,在一片死寂和凄凉中,尼古拉写下了这天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