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看法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体现2012年5月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的新意义、新的特点和与旧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比中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的权利的保护。
  女职工是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职工的利益和权力包含在所有工人的整体利益和权力之中,女职工工作包含在整个工会工作之中;但女职工工作又有不同于一般工会工作之处,即有广泛性又有独立性,她的独立性体现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这是由女职工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以及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客观形成的特殊处境所决定的。正是这种特殊性快定了女职工在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必然具有特殊的要求。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一部具有综合性的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门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来,对于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生产和劳动中因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造成的特殊问题、困难和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自此之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越来越全面的形成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体系。施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24年后,由于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的变化,从而为了适应改革开发中不断变化中的情况,国务院与2012年5月颁布了新版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什么是女职工劳动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是针对女职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保护。女性最大的一个生理特点就是承担着人再生产的使命,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正是源于生育这一特点及其带来的其他生理特点。
  女职工劳动保护主要是研究生产过程中劳动条件对女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防止职业有害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即能保护女职工能够健康持久地从事生产劳动,又能保护育龄女职工能够孕育初健康的子女。
  那么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具有那些十分重要的意义呢?
  第一:充分的并全面的表现了党和国家关爱女职工的政策,坚持了以民为重、以人为本的概念。
  第二:进一步增强了对广大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性的保护,对保护女职工及其下一代的健康,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有利于保护女职工在就业方面的平等性、在就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对于进一步激励女职工参加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以法律法规的角度进一步促使企业强行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条件和卫生条件,既增强女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女职工的参与。女职工是我国职工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各项要求和工会的各项群众工作任务,同样都必须在女职工中落实。
  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具体修改的内容主要有:
  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保持原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上,进行了更适应当今社会现状的修改和完善。主要改善的内容有:
  第一、扩大了适用范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增加了更多的社会组织,其中有个体经济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单位和个人,全面覆盖了用人单位及女职工,还包括了女农民工。
  第二、修正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纳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附录中还特别列示,比1990年制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由规章制度提高到行政法规,并从事实出发对相关内容作了适当修正,授权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正。
  第三、是对保护标准的完善:
  1、新规定对“三期”女职工不得降低工资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更严谨更合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完全禁止用人单位与“三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用词过于死板。然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规定,对于“三期”女职工,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新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规定不得因女职工三期而降低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更具合理性。至于“三期”女职工的解雇保护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等法律法规中已有规定。新规定将旧规定中的“基本工资”改为“工资”。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变化,《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施行的时候,还是国有企业的天下,普遍施行基本工资制度。另一方面,将“基本工资”改为“工资”,也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钻空子。明确规定不得降低工资,而不是不得降低“基本工资”。
  但是,用词上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导致其工作绩效降低,从而影响其绩效工资,是否属于“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
  3、特别增加了预防和制止在工作场所对女职工性骚扰的内容;《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这是我国劳动法领域首次明确了用人单位防止职场性骚扰的雇主责任,用人单位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使女职工因工作遭受性骚扰。但是,如何界定职场性骚扰,以及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单位的责任承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
  第四、实现与生育保险制度的衔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了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问题,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保险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五、调整了监督管理体制。《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依据机构改革监督管理体制的新变化,以及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的新调整,对监督管理部门的权责做了相应调整和完善,明确了执法主体,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强化了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规定,以及要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对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的处罚规定。
  总之,在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各项改革规定中,有效又积极的保护的女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对全社会各界的女职工进行了强有力的保护。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和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很多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尤为严重。近几年来,环境问题也不断引起国家和政府的相关重视,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上目前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演绎和归纳
据最新数据显示,1~7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1558.52万辆和1532.52万辆,同比增长4.65%和4.10%,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01个百分点和0.2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324.13万辆和1293.1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台湾四大晶圆厂西进祖国大陆概况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无时无刻的渗透进了生活,与各个领域跟行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互联网+”又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一个新生词语,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递进式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5年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0.98K0.5Na0.5NbO3-0.02LiNbO3-xCeO2(0.98KNN-0.02LN+xCeO2)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CeO2掺杂含量(x=0、0.01、0.02、0.03、0.04)对0.98KNN-0.02LN
[摘要]在当今中国,法治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也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从重实体、轻程序的历史传统中我们吸取教训并受到深刻启发:程序正义是依法治国的枢纽,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义程序。本文试图以具有代表性的刑事诉讼法为暗线,浅析程序正义的价值。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程序;正义;价值  在当今中国的法律体系当中,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也越来
跟风产品是糟糕透顶的,搞跟风概念同样是问题重重:在潜在顾客的心智里,两家公司不可能共享相同的概念。当竞争者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已经有定位时,所有试图再去占据相同定位的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多种渠道的商业流通模式,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渠道冲突,如何促进实体销售渠道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