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我国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年度电视剧生产发行总量的3.81%和2.96%。对于“电视剧大国”来说,这无疑是严重失衡的状态。
  农村题材影视剧的萧条,必须跳出影视创作的范畴来看待。追问“农村剧”为何会被遗忘,其实是在追问我们到底该如何关注农村。农村影视剧创作被模式化了,我们看待、观察农村的眼光何尝没有模式化呢?
  一部都市剧《欢乐颂》,能引发有关都市白领在社会定位的大讨论,但很少有哪一部“农村剧”能够引发强烈的社会共鸣。除了本身质量问题,关键是观众在心理上对农村有距离感。在舆论场里,农民又是一个缺乏话语权的群体,他们的声音很难形成舆论“震源”。影视创作者有引领社会的职责,但他们不能完全无视市场的“把控”。在一个不能完全对农村用心平视的社会中,单单强调影视创作者加大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力度,是不客观的。
  当下的中国农村是广袤的创作园地,发展与矛盾并存,机遇与问题交织,既有农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也有土地纠纷、留守儿童等发展中的痛楚与无奈;既有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也有面对现代社会的彷徨与焦虑。影视创作者如果能潜心深入农村,未必创作不出赢得市场口碑的农村剧。跳出影视剧创作的范畴看农村剧的凋敝,我们不能一味苛责创作者。但影視剧创作者毕竟不能忽视农村剧严重失衡的短板。创作者应该明白,自己动了心,观众总有动情的时候。
  (陈方文,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6月14日)
其他文献
就我国文艺创作领域而言,现实主义的诚意之作太少是一个核心问题。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劇作总是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沉湎于神神鬼鬼,热衷于啃老怀古,跟风炒作。缺乏基本的现实主义支撑,自然无从反映时代主流,内容远离现实,与大众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相去甚远。少了对平凡生活的观照,少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即便能够获得一时关注,但于社会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而言,都缺少应有效用。  围观者众而喝彩者寡,我国艺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广播《播播龙的故事口袋》作为一档新创不久的节目,在不断探索和转型发展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将声音产品实体化。  节目创办之初就定位于一档陪伴孩子入睡、成长,服务于孩子、家长的故事类日播节目。开播不久便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可也有家长向节目组反馈说孩子听了节目不但睡不着,反而更兴奋了。几经研究节目组认为虽然这与当初的想法相悖,但却证明节目的受众是
资料显示,自2013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各种终端的拥有率最高的为智能手机,达84.5%;其次是PC,为77.9%,远高于平板电脑与电视机。选看内容前三位分别是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比例分别为72.6%、63.1%和51.8%;视频新闻经常观看和最常观看的偏好数据分别为44.1%和11.4%,足见娱乐化内容在线视频领域的主导地位和视频新闻的相对弱势。为扩大手机视频新闻用户,应针对手机特点生产新闻产
“媒体+行业”堪称传统媒体跨上转型升级的高速公路。据统计,全国已有上百家报社或报业集团进行了成功的跨界嘗试,内容涵盖影视、娱乐、游戏、旅游、艺术品交易、电商、会展、地产、证券等诸多行业。  一、媒体+电商。北京、上海、广州等12家报纸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推出“码上淘”,读者扫描刊印在报纸上的商品“淘宝码”,即可在手机上完成下单购物和支付等环节;随后,上海报业集团等52家媒体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加
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趋势为媒体融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新形势要求,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拓宽网络新闻评论之路,推动良好舆论氛围的营造。  一、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对主流媒体的网络新闻评论要求更高,时效性更强,针对性更强。首先,比速度与比观点是新要求。媒体融合下的网络新闻评论与以往的新闻评论有所不同,有时候最重要的是比速度。其次,强化引导和监督作用是网络新闻评论的必然。媒体的融合逼使网络新
去年,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规模达到115.3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5.04亿,用户使用率为73.2%,其消费已经超过了“观看”意义,视频与电商、大数据、在线支付及一切生活服务行业相结合,构建了无处不在的大视频格局,而其发展始终贯穿着政策规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博弈。  一、对于传统广电媒体而言,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尽快做大做强。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新形势下应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打造一批
国内媒介正在融合,广电业内部格局已形成。国内传媒集团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县级广电几无竞争力,而县级广电的受众也在经历剧烈的变迁。在这些新形势下,需要用新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一是坚持党媒姓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县级广电是最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