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哪里去了?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在告诉我们时间宝贵,应珍惜大好时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每当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后,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是匆匆的,匆匆流逝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那么,如何能把握这匆匆流逝的时光呢?
  偶读一则故事:有一位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一天,父亲拿了一根80厘米长的木棍对孩子说:“儿子,人生就好像这根木棍一样,80厘米相当于80年左右的时间。前20年你在学习,这段时光你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没有贡献,是纯消费者,我们把它砍掉。”“咔嚓”一声,把木棍前端的20厘米砍掉了。
  接着父亲又说:“人到了60岁以后,身体比较虚弱,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后面的20年也要砍掉。”“咔嚓”一声,把木棍后边的20厘米也砍掉了。“剩下的有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上用掉了,这三分之一也不要了。”说完就又砍掉了三分之一。
  “因为你每天要吃饭,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应该再砍一段。”紧接着又砍去了一段。这时,孩子跟父亲说:“爸爸,我求你别再砍了,
  我明白了。”“你不明白!因为这一生你不知道要生多少次病,所以还要再砍掉一些。”
  听到此处,只见孩子“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的面前,说:“爸爸,我真的明白了。”孩子话音刚落,父亲拿着余下的一丁点木棍,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道:“你看到了吧,人生剩下这么短的时间能够真正做有意义的事了,孝敬父母、报效国家,既然都这么少了,你还拿来无情地挥霍,是不是太不应该了?”
  孩子终于悔悟了!在这砍的过程中,儿子每次听到“咔嚓”声,内心都会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
  读完这个故事,我也被深深震撼了。人生,何其短暂!如果可以丈量,也就80厘米的长度,于时间而言,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平时人们不曾或不愿考虑自己的终结时日,所以,在多数人心中,时间是无尽的。特别是青少年,时间观念更是淡薄,甚至,由于大家盼望自己早点长大,而嫌时间过得太慢。其实,一个人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时光在流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叔本华说:“没有人能够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既然如此,何不好好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趁着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好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不要让匆匆流逝的时光早早白了我们乌黑的头发。
  时光流逝,给我们带来了紧迫感,只有我们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我们才能做时间的主人,才能把握匆匆流逝的时光。好好把握当下吧,人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但我们有能力让生命更加充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蓝坊中学)
其他文献
所有的文字都可能是挣脱、徘徊、觅得生机和自我启明。我们通过写作而成为信使,摆渡着某种不可能,同时使这样的不可能成为可能,秘诀就在于我们试图做世界信使之前先做自己,因为危机的本质恰恰在于不相信、放弃和怨恨,我们以为拯救一直遥不可及,而不是拯救就在于行动之中。如果有些写作仍然予以我们精神的包扎,予以一种获得……奇妙的、从阅读中汩汩流淌着竟是不断的返回,仿佛只有你一个人懂得,只属于你一个人,只有你打开了
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社会实践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阐述了社会实践对于培养
在先哲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蕴,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
【摘要】在我国民法的构建上,公平原则属于基本原则之一,具有自身特定的价值作用,在我国法律解释与运用上拥有自身的法律效应,体现着世界人民对人身权利的追求。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却不断的遭受到相关学者的质疑,部分民法学者对民法中公平原则的地位不予承认。不过,公平原则所体现的进步性、道德性以及民主性在法律范围的要求上是不可动摇的,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与法律要求相结合,是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产
本文针对师范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师范技能、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和生涯准备四个维度的分析,结合调查数据对师范类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