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需结合时政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的高中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成长,他们不仅能亲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巨变,而且十分关注国内外时事,可见,对高中生开展时政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政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效教学的抓手.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把时事引进课堂既能整合、创新课程资源,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从时政教学策略谈谈几点看法。
  1、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人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2、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人睡”为“引人人胜”,使学生活中求获。具体的说,我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知识点评。指在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先讓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
  (2)时政快讯。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为此我特设置了时政快讯栏日。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但不确定,若重大事件发生时,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通讯员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3)自由论坛。我们常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自由论坛栏目。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或私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教师是配角。在自由论坛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4)课本剧。课本剧是指为强化教学内容,根据课本题材组织学生编演的舞台剧的一种活动形式。一般来说,语文课的小说单元、外语课的口语训练常采用这种形式。为提高政治课的参与意识,我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形式以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具体作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热点为内容,借鉴成功电视栏目的形式,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由学生担任记者、主持人、嘉宾,编演案例。
  4.抓住时机,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或知识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热点书都要在短时间消化,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更别说活学活用r。有人说,基础年级开设热点课实属浪费时间,到高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毫无意义。其实,我们讲哲学常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应该明白,昨日的“旧闻”和今天的新闻往往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了解历史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更深层次的把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分析实际的能力是决不会过时的。我记得1996年至1999年设置了一些专题都没有白设,如软着陆与宏观调控、国企改革、农村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关系现状等,都很好的促进了九九高考的热点专题课。这样节省了关键时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高中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高中体育的实施为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对于高中体育教育的成功实施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非智力对于学生的影响,以期能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 非智力因素 培养  前言  一般而言,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关注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然而实际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吸引力,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主动愉快的努力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
经常听很多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家长也很不讲理,家长对教育孩子推卸责任,家长不配合我们的工作,家长素质太差,孩子的问题告诉他们会适得其反,还不如自己解决等等。  《古兰经》里面有一个经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让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