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作出的教学方法改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提问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气氛
  自从2001年新课改实施以来,至今已过去了17年。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有多年,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亲眼目睹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对新课改做过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新课改为指导,努力践行新课改的精神,促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有了巨大的改观。以下,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以启示和借鉴。
  一、注重学生自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管束下、牵引下,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极不利于学生自我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打破束缚学生发展的种种枷锁,还学生一个自由思维、自主学习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继续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如,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时,就采用了动手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笔者让学生拿出一张矩形的纸张,把它对折起来。接着让学生用剪刀在纸张对折的地方剪除一个图形。于是笔者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找出这个图形的特点,不少学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即这些剪出来的图形,以中间为界限,两边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笔者告诉学生:“在数学上我们称其为轴对称图形,而这条对折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如此一来,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自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多提问题,引导学生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课堂教学的气氛是非常沉闷的、非常严肃的,虽然学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但还是很难确定学生是否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否在积极地思考,是否始终跟随着教师的步伐。教师这种居高临下的教学方式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低下頭来,多向学生提问,多引导学生思考,这才是新课改课堂应有的样子。
  如,笔者在教学“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就采用了层层提问的方式——过平面上的一个点,究竟可以画多少个圆?学生想了想,想不出来,就拿出纸笔在纸上画起来,最后得到了结论:可以画无数个。于是,笔者接着问过平面上的两个点可以画多少个圆呢?它的圆心都在什么位置?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写写画画,积极思考,也解决了这一问题。接着,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多少个圆?”学生们显然被这一问题难住了,于是笔者走下讲台耐心的引导学生:“你们可以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去思考这一问题”。不一会就有学生得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如此看来,通过层层提出问题,设置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新课改明确指出,21世纪的教师必须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靠的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有的教师可以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有的教师则无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有趣的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掌握的比较差。不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的有趣不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即使是能力不算强的教师也可以做到。信息技术拥有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强大功能,抽象的数学知识、演算过程,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变得直观、有趣。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
  如,“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放在过去只能任由学生自己在头脑里想象图像的平移与旋转,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利用“几何画板”或是“Flash动画”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清晰明了的展示在了学生的面前,原本抽象的、复杂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变得直观、简单了,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四、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
  科学研究表明,当课堂处在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时,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的比较积极,脑子也转的比较快,学习兴趣比较高涨;反之,在严肃、刻板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反应比较迟钝,缺乏回答的积极性,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高。新课改下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宽松的、愉快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避免课堂陷入单一、刻板的课堂氛围中,而要想法设法使自己的课堂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的,课堂气氛的营造也要凭借于教师的努力。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根据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摆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以师为尊”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成为朋友;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切勿居高临下,搞差别化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的关爱。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为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奠定良好的基调。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导无定法”,关键教师要能充分掌握、灵活运用,创设好的课堂导入,为学习气氛奠定基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努力践行新课改的精神,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当然,新课改的要求不只笔者以上提到的这三种,仍有许多以往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有待解决。愿各位教师在理解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努力钻研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浅析[J].杨英.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12期
  [2]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杨永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
  [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及对策[J].杨官平.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田尾中学4215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在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出渗透意识,帮助学生们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研究与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实现学生们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参透归纳推理意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渗透;归纳推理意识;初中数学教学  在数学研究过程中,归纳与推理是两种重要的分析手段,推理与归纳对
摘要: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本质;文化品格;工具品格;课堂效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课程应当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世界数学课程
【摘 要】 英语教学因为“意外”的调整,才有了“意外”的课堂,师生才有了“意外”的体验和“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 意外创新 精彩  1. 教学案例回放  今天学习9A Unit 7 Reading 1一课,课堂前5分钟师生互动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我拿出准备好的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因为是学习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我首先放的是陈龙和李连杰两个巨星的图片,We call th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困扰着许多教师。本文通过整体阅读教学小小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自己提炼单元核心词并利用“热身”部分所提供的材料,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整体阅读 英语 学生 尝试  1.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科学、文化、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从而扩大了
摘要: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高中英语阅读是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补充,是体现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手段。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合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由于词汇量积累不足、文章背景认识不够、阅读技巧匮乏、阅读速度慢等原因,
近年来,随县教育局以家长学校办学细则为标准,把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作为办好家长学校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五化(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模式,多措并举,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创建工作网络化。全县18个镇场、2所高中、1所职中共分成三个协作区,实行局党委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包片蹲点、联系学校责任制。遵循“有学校的地方,就要有家庭教育学校”“学生入学,家长入校”“学生毕业,家长结业”“家
[活动背景]rn孝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古代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位孝子名垂青史,而黄香又是众多孝子中的佼佼者.云梦县义堂镇中心小学坐落在孝子贤臣黄香故里——云梦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学习英语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地涌现出来,如何让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和教师在研究实践的项目。要让小学英语课堂变得活跃有趣,文
期刊
【摘 要】 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本文从阅读的重要性入手,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合理利用多种资源和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技巧这几方面简单叙述作者个人的一些做法,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习惯 阅读技巧  《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八级目标中对读提出的第六点要求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