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预算和管理控制,不仅能够保障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使工民建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开展,还能够提高工民建工程预算造价的管理水平,使工民建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目前国内工民建造价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实效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工民建 造价管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对工民建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工民建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工民建工程的需求,工民建企业开始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民建工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与变革,进一步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从招标开始直至项目竣工完成后,期间所有用于工程建设的全部支出费用的统称。工程造价的多少不仅跟工程任务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水平、当地政府的政策以及工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关。造价管理作为工民建项目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对于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国内的工民建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的实效性,是工民建企业当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民建造价管理实效性缺失的具体表现
1、缺乏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
由于缺少一套全面、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很多工民建工程在项目施工中都会出现造价过高的情况,过高的造价不仅使工民建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以工程定额为例,依据管理权限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以及补充定额等等,其中地区定额是由省定额站在全省编制统一执行的,政府所投资的市政工程需要政府颁发市政定额,由于两个部门的掌握尺度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执行中经常有矛盾发生,导致定额使用单位不知如何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很难仲裁。
2、造价方式落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国内的工民建招投标中,仍然采用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来对工民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计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项目工程定额计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民建项目发展的要求,虽然传统的定额方式在尝试着进行改变,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改变效果并不理想,难以达到现代工民建的基本要求。过于呆板的内容和时间上的滞后性,常常使人们在进行定额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所使用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及相应价格,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社会平均水平进行编制的,所形成工程造价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的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虽然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参考价格,却不能充分反映出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实际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3、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监控
在当前的工民建市场交易中,部分企业为了个人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对制度规范视而不见,盲目的压价、随意缩短工期、拖欠工程款、高价低质量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得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了质量差、超预算、效益低、人浮于事的情况,甚至出现了甲乙双方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恶意抬高工程造价,从中牟取私利,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比如說,有些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变更设计时,故意将项目标准进行太高,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很多时候,投资方为了对招标价格进行控制,忽视了对投标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导致出现了转包行为,实际上承包方并不具备项目工程的承建资格,而是采取“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的方式来对项目工程进行承揽,依靠合同中的漏洞来“赚钱”,以至于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被动。
二、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1、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对于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①建立起统一的造价管理机构,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制度,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快法治建筑市场建设,维护工民建施工单位在建筑市场中的合法权益;②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度,理顺各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标准和指标能够有效的衔接到一起。从传统的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中成功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模式中,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对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政府在工民建工程当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2、对传统的工程计价方式进行改革
目前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计价方式的不足,在国内的工民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项目任务量所编制出来的。投标人在投标前,要根据企业自身真实水平进行填报综合单价,它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满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利于获取最合理的工程造价,并进行投资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投标者提供了共同竞争的投标基础,同时也为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重要依据。若发生工程变更,其也是调整合同价格和进行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3、加强对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监控
合理的工程建设造价监控,不仅可以保证工民建工程的质量,还能够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治理,进一步规范承建单位的工作行为,净化建筑市场的环境。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①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控制作用。在进行项目例行检查或竣工验收时,应与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对照检查,对较大的设计变革,须经原项目批转机关进行审核认可,若出现未经认可擅自改变设计、提高标准等情况,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该追究承建单位的法律责任。②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工程预决算环节管理混乱的情况,除了要加强对编审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以此为重点,进行一次工程项目预决算的执法检查。工程决算后,审计部门应从多方面对建设造价进行审查监督。③加强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咨询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其二,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资质管理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里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良好而有效的工民建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民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还对保障工民建的施工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工民建工程造价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工民建招标文件和工程设计的研究,从源头抓起,提高造价管理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要对工程变更现场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费用方面的管理,使造价管理真正渗透到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充分利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资源,降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成本费用,进一步提高工民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小林.浅析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239-240.
[2]周晓霞,彭帆.浅析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125-127.
[3]唐小龙,姜春蕾.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河南科技,2012,(10):.
[4]吴晶.试述建筑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176.
关键词:工民建 造价管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对工民建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工民建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工民建工程的需求,工民建企业开始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民建工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与变革,进一步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从招标开始直至项目竣工完成后,期间所有用于工程建设的全部支出费用的统称。工程造价的多少不仅跟工程任务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水平、当地政府的政策以及工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关。造价管理作为工民建项目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对于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国内的工民建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的实效性,是工民建企业当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民建造价管理实效性缺失的具体表现
1、缺乏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
由于缺少一套全面、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很多工民建工程在项目施工中都会出现造价过高的情况,过高的造价不仅使工民建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以工程定额为例,依据管理权限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以及补充定额等等,其中地区定额是由省定额站在全省编制统一执行的,政府所投资的市政工程需要政府颁发市政定额,由于两个部门的掌握尺度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执行中经常有矛盾发生,导致定额使用单位不知如何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很难仲裁。
2、造价方式落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国内的工民建招投标中,仍然采用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来对工民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计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项目工程定额计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民建项目发展的要求,虽然传统的定额方式在尝试着进行改变,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改变效果并不理想,难以达到现代工民建的基本要求。过于呆板的内容和时间上的滞后性,常常使人们在进行定额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所使用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及相应价格,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社会平均水平进行编制的,所形成工程造价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的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虽然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参考价格,却不能充分反映出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实际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3、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监控
在当前的工民建市场交易中,部分企业为了个人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对制度规范视而不见,盲目的压价、随意缩短工期、拖欠工程款、高价低质量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得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了质量差、超预算、效益低、人浮于事的情况,甚至出现了甲乙双方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恶意抬高工程造价,从中牟取私利,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比如說,有些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变更设计时,故意将项目标准进行太高,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很多时候,投资方为了对招标价格进行控制,忽视了对投标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导致出现了转包行为,实际上承包方并不具备项目工程的承建资格,而是采取“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的方式来对项目工程进行承揽,依靠合同中的漏洞来“赚钱”,以至于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被动。
二、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1、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对于提高工民建造价管理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①建立起统一的造价管理机构,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制度,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快法治建筑市场建设,维护工民建施工单位在建筑市场中的合法权益;②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度,理顺各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标准和指标能够有效的衔接到一起。从传统的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中成功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模式中,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对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政府在工民建工程当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2、对传统的工程计价方式进行改革
目前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计价方式的不足,在国内的工民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项目任务量所编制出来的。投标人在投标前,要根据企业自身真实水平进行填报综合单价,它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满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利于获取最合理的工程造价,并进行投资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投标者提供了共同竞争的投标基础,同时也为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重要依据。若发生工程变更,其也是调整合同价格和进行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3、加强对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监控
合理的工程建设造价监控,不仅可以保证工民建工程的质量,还能够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治理,进一步规范承建单位的工作行为,净化建筑市场的环境。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①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控制作用。在进行项目例行检查或竣工验收时,应与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对照检查,对较大的设计变革,须经原项目批转机关进行审核认可,若出现未经认可擅自改变设计、提高标准等情况,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该追究承建单位的法律责任。②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工程预决算环节管理混乱的情况,除了要加强对编审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以此为重点,进行一次工程项目预决算的执法检查。工程决算后,审计部门应从多方面对建设造价进行审查监督。③加强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咨询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其二,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资质管理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里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良好而有效的工民建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民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还对保障工民建的施工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工民建工程造价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工民建招标文件和工程设计的研究,从源头抓起,提高造价管理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要对工程变更现场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费用方面的管理,使造价管理真正渗透到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充分利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资源,降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成本费用,进一步提高工民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小林.浅析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239-240.
[2]周晓霞,彭帆.浅析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125-127.
[3]唐小龙,姜春蕾.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河南科技,2012,(10):.
[4]吴晶.试述建筑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