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浅埋大跨暗挖隧道施工中建筑物的沉降动态控制技术

来源 :隧道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机场路一期工程梧村山隧道埋深浅、跨度大,地质条件差,从既有建筑的下方穿过。介绍该工程在下穿施工中对建筑物所采取的动态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适时跟踪监控、施作止水帷幕、基底加固注浆及动态注浆抬升,有效控制了建筑物的沉降,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其他文献
在隧道施工安全要求较高的今天,由于超前地质预报占用的施工时间太长,在施工工期比较紧张且工程顺利的时候就经常忽略地质预报工作。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通
“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船体最大的远洋贸易商船。那它究竟有多大呢?“南海Ⅰ号”长41.8米,宽11米,高4米,载重近425吨,相当于能载30头成年大象。水下考古远比陆地考古要难,考古专家不仅要小心操作,避免给沉船上的文物带来破坏,还要克服水对人体的限制,打捞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出水透气。那如此巨大的“南海Ⅰ号”及众多水下文物是如何被打捞上来的呢? 考古学家们采用了整体打捞的方案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正确地应用景观生态学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生态性,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景观生态学理念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的时间不长,在实
针对在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无法设置常规盾构接收井的情况,以北京地铁六号线花园桥站—白石桥南站区间为例,提出设置单井+暗挖横通道的组合接收井方案;并依据海瑞克EPBφ6 250
德商高速公路鄄城黄河大桥桥位区地震活动频繁,地基饱水的粉、细砂层发育。通过场地液化势宏观和微观判别,对桥区地基进行了液化综合评判,计算了桥区地基液化指数,划分了液化等级
通过对某软土深基坑邻近建筑物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介绍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地基加固对房屋沉降的影响规律,确定基坑施工中的关键控制环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到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推动了电力工程项目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这个方面来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