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受伤机制下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学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与合并后踝骨折的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的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学特点和差异,分析后踝骨折块与以上2种骨折损伤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42.0±14.1)岁,年龄范围17 ~73岁;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57例,为A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90例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45.2±13.0)岁,年龄范围18 ~77岁;合并后踝骨折的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患者有35例,为B组.2组共92例患者,每位患者术前行踝关节CT检查,根据Haraguchi分型明确患者骨折分型.测量横断面CT上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折线与内外踝轴线的角度Ⅰa,Ⅱ型后踝骨折线与内外踝轴线Ⅱa、Ⅱb,矢状面CT上后踝骨折线与胫骨轴线夹角Ⅰc及Ⅱc.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x2检验比较各角度在Ⅰ型和Ⅱ型中的差异,以及各角度在2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92例患者中,Ⅰ型75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Ⅰa角度为(26.6±5.6)°,Ⅰc角度为(15.4±4.1)°,Ⅱa角度为(22.1±3.3)°,Ⅱc角度为(16.4±5.4)°.Ⅰa与Ⅱa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Ⅰc与Ⅱ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67).A组与B组中,Ⅰa角度为(26.6±5.9)°与(26.6±5.1)°,Ⅰc角度为(15.7±4.2)°与(14.9±3.9)°,Ⅱa角度为(22.0±3.0)°与(22.3±4.3)°,Ⅱb角度为(45.4±9.0)°与(46.5±10.0)°,Ⅱc角度为(17.0±5.4)°与(15.3±6.2)°.2组间相比,Ⅰa、Ⅰc、Ⅱa、Ⅱb和Ⅱc各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应P值分别为0.862、0.387、1.000、0.932和0.444).结论 后踝骨折块与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这2种骨折损伤类型无关.
其他文献
营养支持是外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营养不良会抑制成纤维母细胞增殖,减少胶原合成,进而影响受创的组织愈合[1-4].此外,淋巴细胞计数会随着营养缺乏而下降,补体水平会降低
期刊
患者,女性,51岁,因“腰疼伴右下肢疼痛2年余,加重3个月”人院.腰椎MRI提示L5/S1水平椎管内腹侧、硬脊膜外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手术探查发现肿块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应用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和选择性坐骨神经腘绳肌分支部分切断术分别针对下肢踝、膝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旨在恢复协同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而不过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第1代促血小板生成剂因可造成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产生中和性抗体而研究停滞.第2代促血小板生成剂即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
目的 探讨低病毒载量病毒在血浆标本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检出概率,为采供血机构低病毒载量病毒血浆标本的检测提出合理方案.方法 2018年1月,选择300份含量为2.5 IU/mL的乙型肝炎
目的 探讨2007-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供应量的ABO血型及季节分布情况,为滨州市中心血站采供血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有效合理地利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AL)成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其生活质量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6年9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42例
目的 探讨山东省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与血清学的联合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于潍坊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55 85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
目的 通过对实验兔缺血性足溃疡建模,探讨低频电磁场对动物模型愈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新西兰兔60只,3个月周龄;体重范围2.1 ~2.5 kg.按照数字编号随机抽签,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