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就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进行了分析。经研究,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模式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绝对速度训练、放松跑训练与助跑接近平跑速度训练。关于这一训练模式三个方面,就具体训练内容安排做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青少年 跳远 运动员速度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3-01
前言
跳远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技术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的复杂,要求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跳远技术高度统一。身体素质主要有速度和力量,助跑速度对于跳远运动员的成绩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重要,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绝对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力量训练是跳远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爆发力大小也决定着跳远的成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跳远专业运动员15名,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跳远专业运动员15名。
(二)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与跳远相关文献资料,在认真读研的基础上,对其做综合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不同的竞技能力训练的结构模型,是实施身体素质模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不同训练模式区别各自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一)跳远运动员身體素质的训练特点及专项速度训练模式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速度对于跳远成绩起着决定作用,主要包含助跑和平跑速度训练。要具备较高的平跑速度,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运动员本身必须具备很高的平跑速度能力,在跳远的助跑过程中发挥最好的平跑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本身的绝对速度。如果想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首先学会放松自然快速跑,逐步习惯后练习达到平跑速度。在这一模式下设计出了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模式。
跳远运动员需具备跑的能力包含三个部分:绝对速度、放松自然快速跑的能力、助跑接近平跑速度。
1.提高改善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设计。50、100米加速跑练习;50、100米重复跑练习;100、200米变速跑练习;100、200米间歇跑练习;100、200米比赛跑练习。
2.发展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练习方法设计。40米站立式跑;行进间跑;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标记跑;各种比赛跑。
3.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接近平跑速度练习方法设计。50米全程助跑练习;在50米跑道上标记半程助跑练习;在100跑道上采用标记全程助跑起跳;在跳远跑道上标记半程助跑;在跳远跑道上全程助跑。
4.跳远运动员的放松助跑练习方法设计。大步跑练习;小强度大步跑练习;中强度大步跑练习;大强度大步跑练习;平均强度跑练习。
(二)提高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练习
1.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要求。(1)准确合理把握训练的时间,间歇时间2~3分钟为宜,间歇时间过长,则达不到提高身体素质训练的目的,间歇时间过短,运动员身体机能不能正常恢复。(2)合理的训练强度,通常要求80%的平均强度,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跑的能力的目的。(3)变换练习方式,通过在不同的场地环境和不同的训练手段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防止过于单一使运动员产生厌倦,达不到训练效果。
2.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训练方式。确定最适于运动员发展绝对速度的距离,通常100米跑的练习分为四个阶段:(1)起跑;(2)起跑后的加速跑;(3)途中跑;(4)终点冲刺跑。我们就选择后三个阶段作为绝对速度练习的方式,一般选择60~80米的距离作为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的最佳训练距离。
3.锻炼跳远运动员放松自然跑的能力。控制好跳远运动员的间歇时间和训练强度,一般间隔3~5分钟,心跳120次/分为宜。
(三)完善加强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模式的辅助手段
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合理的技术和抗干扰能力,才能创造优异成绩。
三、小结
速度和力量决定跳远运动员的成绩,不同训练方式下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模式下对跳远运动员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也能为比赛中取胜增加几率,教练员在训练提高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同时,应该不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提高跳远成绩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涛,王晏.试论项群训练理论[J].江西金融职业大学学报,2006,19(1):297-299.
[2]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5-148.
[3]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竺梅译.1997年世界最佳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分析[J].世界田径1998,12(63).
[5]张绍英,李闯.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4):93.
[关键词]青少年 跳远 运动员速度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3-01
前言
跳远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技术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的复杂,要求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跳远技术高度统一。身体素质主要有速度和力量,助跑速度对于跳远运动员的成绩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重要,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绝对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力量训练是跳远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爆发力大小也决定着跳远的成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跳远专业运动员15名,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跳远专业运动员15名。
(二)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与跳远相关文献资料,在认真读研的基础上,对其做综合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不同的竞技能力训练的结构模型,是实施身体素质模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不同训练模式区别各自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一)跳远运动员身體素质的训练特点及专项速度训练模式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速度对于跳远成绩起着决定作用,主要包含助跑和平跑速度训练。要具备较高的平跑速度,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运动员本身必须具备很高的平跑速度能力,在跳远的助跑过程中发挥最好的平跑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本身的绝对速度。如果想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首先学会放松自然快速跑,逐步习惯后练习达到平跑速度。在这一模式下设计出了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模式。
跳远运动员需具备跑的能力包含三个部分:绝对速度、放松自然快速跑的能力、助跑接近平跑速度。
1.提高改善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设计。50、100米加速跑练习;50、100米重复跑练习;100、200米变速跑练习;100、200米间歇跑练习;100、200米比赛跑练习。
2.发展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练习方法设计。40米站立式跑;行进间跑;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标记跑;各种比赛跑。
3.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接近平跑速度练习方法设计。50米全程助跑练习;在50米跑道上标记半程助跑练习;在100跑道上采用标记全程助跑起跳;在跳远跑道上标记半程助跑;在跳远跑道上全程助跑。
4.跳远运动员的放松助跑练习方法设计。大步跑练习;小强度大步跑练习;中强度大步跑练习;大强度大步跑练习;平均强度跑练习。
(二)提高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练习
1.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要求。(1)准确合理把握训练的时间,间歇时间2~3分钟为宜,间歇时间过长,则达不到提高身体素质训练的目的,间歇时间过短,运动员身体机能不能正常恢复。(2)合理的训练强度,通常要求80%的平均强度,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跑的能力的目的。(3)变换练习方式,通过在不同的场地环境和不同的训练手段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防止过于单一使运动员产生厌倦,达不到训练效果。
2.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训练方式。确定最适于运动员发展绝对速度的距离,通常100米跑的练习分为四个阶段:(1)起跑;(2)起跑后的加速跑;(3)途中跑;(4)终点冲刺跑。我们就选择后三个阶段作为绝对速度练习的方式,一般选择60~80米的距离作为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的最佳训练距离。
3.锻炼跳远运动员放松自然跑的能力。控制好跳远运动员的间歇时间和训练强度,一般间隔3~5分钟,心跳120次/分为宜。
(三)完善加强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模式的辅助手段
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合理的技术和抗干扰能力,才能创造优异成绩。
三、小结
速度和力量决定跳远运动员的成绩,不同训练方式下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模式下对跳远运动员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也能为比赛中取胜增加几率,教练员在训练提高跳远运动员跑的能力同时,应该不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提高跳远成绩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涛,王晏.试论项群训练理论[J].江西金融职业大学学报,2006,19(1):297-299.
[2]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5-148.
[3]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竺梅译.1997年世界最佳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分析[J].世界田径1998,12(63).
[5]张绍英,李闯.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