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追求完美、提高质量的重要过程,是提升学校整体功、学实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宁夏吴忠市高闸中心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细化管理制度,注入情感管理
为了使学校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学校应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围绕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室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定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达到以下要求。
分工明确 比如领导干部职责目标明确;教师的分工细化,细化到哪样器材归谁分管都有明确规定;学校所有工作,包括卫生区的管理分工都责任到人。
考核细则的细化 比如岗位考核可分为基础部分、加分与减分部分。加分部分就包括了班主任工作、教师常规管理等级、各项教学常规检查等级、教学质量、论文课件、辅导、才艺、参与课改实验、加班、代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再比如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可分解成六小项:任课工作量、临时性工作量、承担班主任工作量、承担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工作量、相关作业批改工作量、承担毕业班课后辅导工作量等等。以细化的制度让教师任务明确,思路清晰。
各项工作要求的细化 比如学校请假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作业批阅要求、听课记录的检查,等等,都详细具体可操作。
以人为本,注入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一个理念。制度的精细化虽然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但往往也会增加教师的压力。此时适度的情感管理策略,实现领导与教师对话沟通,体现领导为教师服务,往往会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找准精细化管理的抓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学校应确立学校宏观发展目标,细化“班子成员发展目标一教师发展目标一学生发展目标”等三维目标,引领学校发展,作为学校领导成员和师生的参照引标,并组织大家学习、领会,使领导、教师、学生心中牢记发展目标,从而做到工作、学习有方向。
目标激励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挖掘教师潜能,引导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个人愿景,使个人愿景与学校目标融合,最终形成师生的共同愿景。围绕总体目标,全校上下找差距,添措施,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抓干部、促教师 学校强化管理的高效能,从着力提升干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开始,突出校长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中层指导、督察、协调、服务作用,发挥教研组长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实施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保证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班子的领头雁作用,实现教师向班子成员看齐,班子向校长看齐的管理目标。班子坚持以自身行为影响人,以人格魅力带动人,以共同的事业凝聚教师。
抓教学常规管理 日常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师管理的得力抓手。在当前特定的条件下,“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就是抓住了关键,就能出最好的质量效益。比如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上、在备课上,着重抓有效性,改变了繁琐的书写形式,重点在督促教师的教学反思上。教师每堂课下来都要按要求填写课堂教学记录表,把所有的反思项目安排在其中。这样,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进步,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的教育管理,就是规划校园最细小的教育行为,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实现精细化管理,也只有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细节上,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突破。
规范日常教育行为 比如校园里学生违纪犯规的事。成功的做法是对学生三次以内的违规违纪一般进行说服教育,可听取学生的合理要求,尊重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正能量。
个体讲个性,团队讲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无疑是精细化管理的极好抓手。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设计特色教育内容与制定措施,使学校管理更符合学生的个人发展的特点。如在中学,阅读的缺失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方便,存在学生借阅时间、数量的限制;二是课业负担的问题。为此,学校将图书室变成三个开放式阅览室,图书室真正成了学生们自己的读书馆,很多学生习惯了泡阅览室,博览群书。他们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感受到阅读的高尚不口尊贵,他们会慢慢懂得,即使是最清贫的读书人,他们赢得尊重的原因除了知识的光辉,还有那来自灵魂深处的诚信与自重的道德光辉,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因读书带来的成功感:学校有15人获得2012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不同奖次,为市区农村学校之冠。
家校联系 学校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资源,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家校互动。学校借助家长课改问卷调查、班级育子经验交流会、面向家长搞“课改开放周”,策划“家校日活动”和优秀家长表彰会等活动,取得家长的支持与信任。这样,学校与家庭就会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教育也就更精细化了。
“杏坛乾坤大,校园日月长。”学校管理要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注重打磨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措施,就能促使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高效,教学质量上乘,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高闸中心学校)
细化管理制度,注入情感管理
为了使学校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学校应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围绕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室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定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达到以下要求。
分工明确 比如领导干部职责目标明确;教师的分工细化,细化到哪样器材归谁分管都有明确规定;学校所有工作,包括卫生区的管理分工都责任到人。
考核细则的细化 比如岗位考核可分为基础部分、加分与减分部分。加分部分就包括了班主任工作、教师常规管理等级、各项教学常规检查等级、教学质量、论文课件、辅导、才艺、参与课改实验、加班、代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再比如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可分解成六小项:任课工作量、临时性工作量、承担班主任工作量、承担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工作量、相关作业批改工作量、承担毕业班课后辅导工作量等等。以细化的制度让教师任务明确,思路清晰。
各项工作要求的细化 比如学校请假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作业批阅要求、听课记录的检查,等等,都详细具体可操作。
以人为本,注入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一个理念。制度的精细化虽然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但往往也会增加教师的压力。此时适度的情感管理策略,实现领导与教师对话沟通,体现领导为教师服务,往往会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找准精细化管理的抓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学校应确立学校宏观发展目标,细化“班子成员发展目标一教师发展目标一学生发展目标”等三维目标,引领学校发展,作为学校领导成员和师生的参照引标,并组织大家学习、领会,使领导、教师、学生心中牢记发展目标,从而做到工作、学习有方向。
目标激励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挖掘教师潜能,引导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个人愿景,使个人愿景与学校目标融合,最终形成师生的共同愿景。围绕总体目标,全校上下找差距,添措施,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抓干部、促教师 学校强化管理的高效能,从着力提升干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开始,突出校长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中层指导、督察、协调、服务作用,发挥教研组长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实施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保证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班子的领头雁作用,实现教师向班子成员看齐,班子向校长看齐的管理目标。班子坚持以自身行为影响人,以人格魅力带动人,以共同的事业凝聚教师。
抓教学常规管理 日常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师管理的得力抓手。在当前特定的条件下,“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就是抓住了关键,就能出最好的质量效益。比如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上、在备课上,着重抓有效性,改变了繁琐的书写形式,重点在督促教师的教学反思上。教师每堂课下来都要按要求填写课堂教学记录表,把所有的反思项目安排在其中。这样,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进步,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的教育管理,就是规划校园最细小的教育行为,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实现精细化管理,也只有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细节上,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突破。
规范日常教育行为 比如校园里学生违纪犯规的事。成功的做法是对学生三次以内的违规违纪一般进行说服教育,可听取学生的合理要求,尊重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正能量。
个体讲个性,团队讲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无疑是精细化管理的极好抓手。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设计特色教育内容与制定措施,使学校管理更符合学生的个人发展的特点。如在中学,阅读的缺失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方便,存在学生借阅时间、数量的限制;二是课业负担的问题。为此,学校将图书室变成三个开放式阅览室,图书室真正成了学生们自己的读书馆,很多学生习惯了泡阅览室,博览群书。他们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感受到阅读的高尚不口尊贵,他们会慢慢懂得,即使是最清贫的读书人,他们赢得尊重的原因除了知识的光辉,还有那来自灵魂深处的诚信与自重的道德光辉,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因读书带来的成功感:学校有15人获得2012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不同奖次,为市区农村学校之冠。
家校联系 学校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资源,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家校互动。学校借助家长课改问卷调查、班级育子经验交流会、面向家长搞“课改开放周”,策划“家校日活动”和优秀家长表彰会等活动,取得家长的支持与信任。这样,学校与家庭就会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教育也就更精细化了。
“杏坛乾坤大,校园日月长。”学校管理要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注重打磨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措施,就能促使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高效,教学质量上乘,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高闸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