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龙粳26作为主栽品种空育131的搭配品种,为寻找龙粳26的最佳栽培模式,做这个试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龙粳26在当地的最佳栽培密度为3×3寸,8株/穴产量为708.1kg/亩,其次是9×3寸,6株/穴产量为707.5kg/亩。
[关键词] 龙粳26;探索
  
龙粳26,主茎11片叶,株高92cm,穗长17cm,每穗粒数90粒左右,稀有短芒,千粒重26g左右,粒型椭圆,外观品质和食味较好。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倒伏性较强,活秆成熟,高产,生育期插秧栽培从出苗到成熟125~128d,活动积温2350℃左右,与空育131熟期相仿,适于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中等地力中上等肥栽培较好,一般公顷产量8.5t左右,2009通过省内审定。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
龙粳26
2.试验地基本情况
鸭绿河农场科技园区地处第三管理区157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五年,土壤有机质含量5.4%、PH值5.86、碱解氮210.91(mg/kg)、速效磷20.2(mg/kg)、速效钾163.15(mg/kg)、速效硅133.76(mg/kg)。
3.试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密度试验,即8×4寸、9×3寸、9×4寸,每个规格中采用4棵、6棵、8棵/穴。每个处理500m2.亩施肥量为30kg,尿素11公斤,二胺8kg,钾肥11kg,硅肥5kg。
4.田间管理
播种期为4月15日,插秧时期为5月22日,4月25日施基肥尿素2kg/亩,二胺8kg/亩,钾肥5kg/亩,5月25日施分蘖肥尿素3.5kg/亩,6月15日施调节肥1kg/亩,6月28日施穗肥3.5kg/亩。7月5日进行防治稻瘟病药剂喷施,7月12日喷施第二遍防病药剂,7月25日喷施第三遍防病药剂,同时添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促早熟。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生育期的影响
表1 各密度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处理 插秧期 始穗期 抽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9*3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9*4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4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由表1可知,各密度处理对龙粳26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各处理的生育期都一致。
2.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各插秧尺寸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2 各插秧尺寸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平方米
穗数 实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亩产
(kg)
9*3 4株/穴 500 69.4 79.1 87.74 30.5 632.9
6株/穴 539 62.1 68.3 90.92 30.8 707.5
8株/穴 675 49.9 54.2 92.07 30.7 708.1
平均 571.3 60.5 67.2 90.2 30.7 682.8
9*4 4株/穴 479 68.6 75.9 90.38 30.5 637.7
6株/穴 691 57.3 61.2 93.63 30.6 598.6
8株/穴 590 52.9 56.5 93.63 30.6 632.1
平均 586.7 59.6 64.5 92.5 30.6 622.8
8*4 4株/穴 457 62.5 70.6 88.53 30.4 521.2
6株/穴 500 61.3 66.1 92.74 30.2 556.1
8株/穴 554 58.6 65.3 89.74 30.3 606.4
平均 503.7 60.8 67.3 90.3 30.3 561.2
  
由表2可知,平方米穗数最多的是9×4寸为586.7穗,其次是9×3寸为571.3穗;结实率最好的是9×4寸为92.5%,其次是8×4寸,结实率为90.3%;千粒重最重的是9×3寸,为30.7g,其次是9×4寸为30.6g;最后产量最高的是9×3寸为682.8kg/亩,其次是9×4寸为622.8kg/亩,8×4寸产量最低为561.2kg/亩。
(2)每穴株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 每穴株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平方米
穗数 实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亩产
(kg)
4株/穴 9×3 500 69.4 79.1 87.74 30.5 632.9
9×4 479 68.6 75.9 90.38 30.5 637.7
8×4 457 62.5 70.6 88.53 30.4 521.2
平均 478.7 66.8 75.2 88.9 30.5 597.3
6株/穴 9×3 539 62.1 68.3 90.92 30.8 707.5
9×4 691 57.3 61.2 93.63 30.6 598.6
8×4 500 61.3 66.1 92.74 30.2 556.1
平均 576.7 60.2 65.2 92.4 30.5 620.7
8株/穴 9×3 675 49.9 54.2 92.07 30.7 708.1
9×4 590 52.9 56.5 93.63 30.6 632.1
8×4 554 58.6 65.3 89.74 30.3 606.4
平均 606.3 53.8 58.7 91.8 30.5 648.9
  
由表3可得:平方米穗數和产量随着每穴株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实粒数与穗粒数随着株数的增加而减少;6株/穴的结实率最高为92.4%其次是8株/穴为91.8%;千粒重各处理都为30.5g。
从表2和表3可知,龙粳26的最佳密度应该是9×3寸,8株/穴,产量最高;其次是9×3寸,6株/穴。
三、结论与建议
由结果与分析中表明,龙粳26在当地的最佳栽培密度为9×3寸,8株/穴产量为708.1kg/亩,其次是9×3寸,6株/穴产量为707.5kg/亩。但8株/穴的密度今年出现50%的倒伏,6株/穴出现轻微倒伏,建议明年进行密度对抗倒伏的试验,以便更加了解龙粳26的栽培特点。
                            
                            
                            
                        
                            
                        [关键词] 龙粳26;探索
龙粳26,主茎11片叶,株高92cm,穗长17cm,每穗粒数90粒左右,稀有短芒,千粒重26g左右,粒型椭圆,外观品质和食味较好。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倒伏性较强,活秆成熟,高产,生育期插秧栽培从出苗到成熟125~128d,活动积温2350℃左右,与空育131熟期相仿,适于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中等地力中上等肥栽培较好,一般公顷产量8.5t左右,2009通过省内审定。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
龙粳26
2.试验地基本情况
鸭绿河农场科技园区地处第三管理区157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五年,土壤有机质含量5.4%、PH值5.86、碱解氮210.91(mg/kg)、速效磷20.2(mg/kg)、速效钾163.15(mg/kg)、速效硅133.76(mg/kg)。
3.试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密度试验,即8×4寸、9×3寸、9×4寸,每个规格中采用4棵、6棵、8棵/穴。每个处理500m2.亩施肥量为30kg,尿素11公斤,二胺8kg,钾肥11kg,硅肥5kg。
4.田间管理
播种期为4月15日,插秧时期为5月22日,4月25日施基肥尿素2kg/亩,二胺8kg/亩,钾肥5kg/亩,5月25日施分蘖肥尿素3.5kg/亩,6月15日施调节肥1kg/亩,6月28日施穗肥3.5kg/亩。7月5日进行防治稻瘟病药剂喷施,7月12日喷施第二遍防病药剂,7月25日喷施第三遍防病药剂,同时添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促早熟。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生育期的影响
表1 各密度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处理 插秧期 始穗期 抽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9*3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9*4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4 4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6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8株/穴 5月22日 7月14日 7月16日 7月18日 9月5日
由表1可知,各密度处理对龙粳26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各处理的生育期都一致。
2.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各插秧尺寸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2 各插秧尺寸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平方米
穗数 实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亩产
(kg)
9*3 4株/穴 500 69.4 79.1 87.74 30.5 632.9
6株/穴 539 62.1 68.3 90.92 30.8 707.5
8株/穴 675 49.9 54.2 92.07 30.7 708.1
平均 571.3 60.5 67.2 90.2 30.7 682.8
9*4 4株/穴 479 68.6 75.9 90.38 30.5 637.7
6株/穴 691 57.3 61.2 93.63 30.6 598.6
8株/穴 590 52.9 56.5 93.63 30.6 632.1
平均 586.7 59.6 64.5 92.5 30.6 622.8
8*4 4株/穴 457 62.5 70.6 88.53 30.4 521.2
6株/穴 500 61.3 66.1 92.74 30.2 556.1
8株/穴 554 58.6 65.3 89.74 30.3 606.4
平均 503.7 60.8 67.3 90.3 30.3 561.2
由表2可知,平方米穗数最多的是9×4寸为586.7穗,其次是9×3寸为571.3穗;结实率最好的是9×4寸为92.5%,其次是8×4寸,结实率为90.3%;千粒重最重的是9×3寸,为30.7g,其次是9×4寸为30.6g;最后产量最高的是9×3寸为682.8kg/亩,其次是9×4寸为622.8kg/亩,8×4寸产量最低为561.2kg/亩。
(2)每穴株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 每穴株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平方米
穗数 实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亩产
(kg)
4株/穴 9×3 500 69.4 79.1 87.74 30.5 632.9
9×4 479 68.6 75.9 90.38 30.5 637.7
8×4 457 62.5 70.6 88.53 30.4 521.2
平均 478.7 66.8 75.2 88.9 30.5 597.3
6株/穴 9×3 539 62.1 68.3 90.92 30.8 707.5
9×4 691 57.3 61.2 93.63 30.6 598.6
8×4 500 61.3 66.1 92.74 30.2 556.1
平均 576.7 60.2 65.2 92.4 30.5 620.7
8株/穴 9×3 675 49.9 54.2 92.07 30.7 708.1
9×4 590 52.9 56.5 93.63 30.6 632.1
8×4 554 58.6 65.3 89.74 30.3 606.4
平均 606.3 53.8 58.7 91.8 30.5 648.9
由表3可得:平方米穗數和产量随着每穴株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实粒数与穗粒数随着株数的增加而减少;6株/穴的结实率最高为92.4%其次是8株/穴为91.8%;千粒重各处理都为30.5g。
从表2和表3可知,龙粳26的最佳密度应该是9×3寸,8株/穴,产量最高;其次是9×3寸,6株/穴。
三、结论与建议
由结果与分析中表明,龙粳26在当地的最佳栽培密度为9×3寸,8株/穴产量为708.1kg/亩,其次是9×3寸,6株/穴产量为707.5kg/亩。但8株/穴的密度今年出现50%的倒伏,6株/穴出现轻微倒伏,建议明年进行密度对抗倒伏的试验,以便更加了解龙粳26的栽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