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笔者就“如何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做了思考,认为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应做到因材施教,制定高效的教学策略;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关注提问和倾听,给孩子更多的激励;以“趣”导学,拓宽学生的视野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5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那么如何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中,既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并查找了相关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认为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制定高效的教学策略
  高效教学提倡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材择学。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如设置学生目标,选择作业任务,合作学习,自我针对性指导,自我评价等方法,积极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纯粹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天生的求知欲,从中获得非凡的效果。
  美术学科教学的进行,需要教师针对学科特点,设计各种强化学生学习的策略并妥善的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唯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特性设计各种强化学习成效的策略,并融入教学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同样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学生反应也不同。对于教师和学生,新的方法可能会给他们新的感受和刺激。若教师每天都按自己的常规程序进行教学,使用的教学策略也相同,或者教师可能进行一系列的示范和动手活动,但教师却很少讲解,很少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教师提供的策略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学生不可能从这样的教育经历中有很高收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保持常规新奇之间确实可以使得课堂更具活力,更具动力。教师在面对学生学习上的差异问题,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
  在小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应当着力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我认为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注重游戏性,以培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为主,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学生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例如,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绘画情境,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学生喜爱的美术作品和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示墙等等。在学习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的同时,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三、关注提问和倾听,给孩子更多的激励
  有意义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好的提问是提探究式自主学习的前提,而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优异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倾听并期待他的回答。
  激励教学,就是指激发学生学习进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在快乐时,大脑中枢部位被激活,产生忧虑情绪的部位则沉寂,准备行动的能量增加。由此可见,“快乐”能相当有效地激发人体的内在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美术教学中“快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激励加幽默的暗示要比站在讲台上敲教鞭更有效,接下来的授课也将变得非常顺利,学生作品也很不错。
  四、以“趣”导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情景,实物展示和表演,为学生打开创造思路;通过自我评价、相互欣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还可以把孩子带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引导孩子们用脚感觉一下鹅卵石小道的表面,摸一摸树皮,感受一下表面的粗糙,逐渐感受物体表面肌理的概念,找一找学过的冷色、暖色,在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育是在多元化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化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是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而应该注重过程,即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小学生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小学生表达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总之,实施高效教学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需要教师的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懈追求,课堂上促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敬、智慧得以显露的同时,才能形成真正的活跃和谐高效的课堂。美术课堂有独特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教师要充分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探索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文秀.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堂美术展示课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2年21期.
  [2]金鑫.如何建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高效课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06X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以来,体育课选项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场地器材以及教师工作量问题的制约,班级选项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班内选项的教学模式的尝试,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对“班内选项”教学的总结和思考,探讨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选项教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下一轮选项教学积累成功经验。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学校对体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措施得不到落实,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警示我们,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觉得要想
摘要:音乐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本文将结合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探索高中生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原由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鉴赏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培养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具有感受音乐魅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
随着癌症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如今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医生和家属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手术、放化疗等联合治疗手段得以改进,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对已缓解和临床痊愈的病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心理社会因素会对癌症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应了解下面几个基本观点:  癌症通常是一个致死性的疾病,身体和心理上的治疗都很重要。  癌症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