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时机选择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xu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相关因素,探讨手术结扎动脉导管的最佳时间。

方法

研究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极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353例胎龄<32周伴PDA的早产儿。其中出生48 h,心血管灌注评分系统(CVD)评分≥3分的患儿,给予1~3个疗程布洛芬治疗,药物使用禁忌或药物治疗失败患儿,进行手术结扎。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症状性低血压、不同药物/手术治疗方案,是否与临床结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纠正胎龄36周)相关。应用SPSS 17.0软件,各组数据使用KruskalWalls秩和检验;2组数据比较,数量变量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分法变量采用χ2检验及Fisher's确切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及Halton模式,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式逐步分析。

结果

PDA患儿,若出生持续CVD评分≥3分,随时间的延长,布洛芬促进PDA的效率降低,PDA与BPD(OR=3.163,P=0.002)、ROP(OR=2.557,P=0.007)发生率显著相关,需手术的可能性增高。CVD评分≥3分通过1、2疗程布洛芬治疗有效者分别为169例(47.9%)、52例(14.7%);44例(12.5%)在药物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手术组对比药物治疗组,胎龄较小[(29.4±2.4)周比(30.7±1.4)周,P<0.000 1],体质量较低[(1 450±577) g比(1 750±508) g,P=0.004]。

结论

早产儿PDA持续时间越长,发生IVH、ROP、BPD可能性越高。使用2个疗程的布洛芬治疗后,若CVD评分仍≥3分,应进行外科结扎PDA以改善临床表现,减少BPD及ROP的发生。PDA手术结扎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croRNA–126和microRNA–1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哮喘组),同期选取52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留取外周血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血浆microRNA–1
目的探讨免疫抗体在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cIT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确诊为pITP/cITP的34例患儿为研究组,其中男20例,女14例;中位年龄5岁(9个月~12岁)。其中pITP 14例,cITP 20例,选取同期上海市儿童医院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20例(健康对照组)和新诊断ITP患儿24例(新诊断I
目的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点及24 h食管阻抗监测在儿童吞气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门诊接诊和住院部吞气症患儿30例,其中8例行24 h食管阻抗监测,分析其临床特点。患儿治疗主要包括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及口服乳果糖、多潘立酮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无效的患儿给于口服西甲硅油治疗。结果30例患儿年龄2~13(8.6±4.5)岁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非特异性指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2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2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早发型144例(40.91%),晚发型208例(59.09%),且晚发型中有108例(51.92%)为院内感染。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107/144例(74
目的研究初发1型糖尿病(T1DM)患儿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通过初发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儿童糖尿病发生DKA的高危因素,以便早期识别。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00例初发T1D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有无DKA进行分组比较,观察2组在年龄、性别、医疗保险、体型、前驱感染史、糖尿病家族史、户口类型、月家庭收入、病程、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严重脓毒症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感染性因素侵袭机体后,引起其过度释放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导致炎性反应失控和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发展成为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具有强大的溶质清除功能,能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代谢废物、毒物及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目前,该技术不单纯应用于肾脏疾病,而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近年来,不同脓毒症相关的治疗指南中均提出连续血液净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巨大阴茎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2月收治的1例巨大阴茎神经纤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阴茎肿瘤肉眼大体所见为一大小约9 cm×11 cm×15 cm的实体肿瘤,局部破溃。CT显示阴茎体可见一大小约9.0 cm×10.0 cm×1
儿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I)是指源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损害的一组综合征,可为原发肾上腺衰竭(原发性),或继发于下丘脑-垂体轴病变的肾上腺疾病(中枢性)。临床表现为糖皮质激素(GC)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伴或不伴盐皮质激素分泌异常、伴或不伴雄激素分泌异常。因临床特点非特异而常不被知悉,急性肾上腺危象则可威胁生命,需要立即得到诊治。长期GC替代、家庭教育是儿童AI管理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必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远期脑线粒体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建立脓毒症模型。出现SAE症状的大鼠(SAE组)及对照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反射评估后处死,取脑组织提取线粒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及活性氧(ROS),通过酶标仪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