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应对学生犯错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犯错,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校长直面学生的犯错是常有的事,如何解决,各显招数。笔者通常采用四部曲,即还原真相、分析原由、合理应对、跟踪问效。
  关键词:犯错 错误资源 应对策略
  笔者在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任校长至今已有14年,送走的毕业生已超过1.5万人,他们或升入大学,或步入社会。每当毕业季,目送着这些充满朝气的青年学子健步走出校门的身影时,总是思绪良多:既目睹过他们的点滴进步,也面对过他们的偶尔犯错。校长面对学生的犯错是常有的事,是横在校长面前无法绕开的一道坎。如何面对他们的犯错,不同的校长,面对不同的校情、学生、犯错,逾越这道坎的方法肯定也不同。笔者通常采用四部曲。
  一、还原真相
  真相还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面对犯错的高中学生。一是校长直接面对学生的犯错,即直接目睹了学生的犯错过程,还原真相相对容易;如目睹的是学生犯错的部分过程,还原真相就困难得多。一般来说,偶尔犯错的学生、犯错轻微的学生,基本上能够主动地反映情况,特别是那些平常表现不错的学生,有时未待你开口,他便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地把事实真相全告诉你。然而,有些经常犯错的学生、犯错严重的学生,他们的心思就比较复杂,他们害怕班主任或家长知道,害怕可能被处分,于是就会三缄其口、沉默不语,或避重就轻、推托责任,或颠倒黑白、搬弄是非,想方设法隐瞒犯错的真相。面对这样的学生,校长要察言观色,听其言,观其行,从脸色、眼神、言语、动作等细微处去捕捉相关信息,辨别其反映事实的真伪,和颜悦色地用委婉的语言引导学生尽量还原真相。面对群体性的学生犯错,则更为棘手。他们通常以集体沉默来应对校长的询问,即便应答,也是轻描淡写,或以假乱真,致使整个犯错事实扑朔迷离。此时的校长,应以找犯错学生单独谈话或让犯错学生单独书面交代为宜,瓦解其攻守同盟为上,还原真相的可能性相对大些。当然,也有例外,如即使偶尔犯错的学生也有不愿主动还原真相的,倒是有些经常性犯错的学生、群体性犯错学生中的个别学生却愿意主动交代犯错事实等。校长若遇上性格较为古怪的,或情绪不稳的,或犯错情节复杂的犯错学生,尤其是犯错情节复杂的群体性犯错学生,一般应及时交由保卫处、政务处、年级组等学校的专门机构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专门人员去处理,特别严重者,尤其触犯了法律的,必须向公安部门报案,交由司法机关去处理。
  二是校长间接面对学生的犯错,即校长不在学生犯错现场,如何还原真相?校长间接面对学生的犯错,还原真相的形式一般有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学校有关部门对学生犯错的情况汇报,或受害人及受害人家长的告状,或犯错方及犯错方家长的情况说明,或相关班主任、在场见证人等第三方的报告,等等。尽管形式不同,还原真相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如:认真倾听,倾听校内相关机构负责人的汇报,倾听告状方的诉说,倾听犯错方的解释,倾听第三方的报告;又如仔细分辨,分辨出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哪些夹杂了个人观点,即使一时难以分辨,事后也需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尽力还原真相。
  二、分析原由
  凡事皆有前因后果,学生犯错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透过还原后的真相,找到学生犯错的原由。一是浅层次原由,即引发犯错的导火索。有的犯错是犯错者故意引起的,即明知故犯;有的犯错却是无意造成的,即失误引发的。明知故犯,一般是受情绪影响,或受不良习惯影响,或受某种需求影响而产生的;失误引发犯错,多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是犯错者过失而造成的。
  二是深层次原由。不少学生犯错的背后,具有深层次原由。一方面,内因引发学生犯错。如认知的偏差,误将“哥们义气”当成友谊;错将影视作品中的“黑老大”当成英雄,致使寝室(或乡镇)之间的学生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又如心理的偏差,自负的心理使一些优等生盛气凌人、妄自尊大;自卑的心理使不少后进生、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的学生心理压抑、行为孤僻,常因一些小事耿耿于怀;逆反的心理使不少学生对周围的人持怀疑态度,容易与人产生对立情绪;厌学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逃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再如性格的偏差,比如早恋容易使学生争风吃醋引发矛盾,爱面子容易使个别学生在众人起哄时失去理智,好斗则容易以暴制暴扩大矛盾等。如上所述,认知的偏差、心理的偏差、性格的偏差等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增加犯错的概率。另一方面,外因诱使学生犯错。如学校教育的偏差,令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齐心协力为考分拼命,导致学校品德教育逐渐虚化、弱化,学生的价值体系不够清晰,几乎“百无禁忌”;重智轻德,导致青少年学生缺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责任感,不少学生成为道德缺失、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离家出走、沉迷网络、小偷小摸、欺侮弱小的案例有增无减。又如家庭教育的缺陷,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容易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家长的不良言行、不良习惯、不良嗜好,起到了不应有的“言传身教”的负面作用;家长解决问题的简单粗暴,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封闭、暴力的性格及逆反心理;家庭不和,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当下时兴的“托管”,容易造成孩子偏离正常成长轨道。再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坑蒙拐骗”的社会现象,影响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灯红酒绿”的社会现象,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情趣;“好人贬值”的社会现象,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做人准则;“就业困难”的社会现象,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求学热情,等等。上述社会现象,虽然存在的程度不同,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学校的教育成果。
  三、合理应对
  还原真相、分析原由后,如何应对,体现了校长的教育观、学生观,考验着校长的管理智慧、教育智慧。从不同的角度,对犯错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法。就应对效果来说,一是让犯错学生知错,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二是让犯错学生认错,主动地向老师或受害人承认自己的过错;三是让犯错学生改正错误,在他人的帮助下或自我觉醒,被动或主动纠正所犯错误,步入正常成长轨道。就应对手段来说,一是批评教育,无论犯错程度轻重,批评教育是第一位的;二是恰当处分,依据情节轻重,或免予处分,或给予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等处分,每一种处分的确定,均应慎重,尤其后者;三是报案,针对学生的严重犯错,尤其是触犯法律的错误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防止事态扩大,让犯错得到及时终止。就应对力量来说,一是在场的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二是学校专门机构或人员,三是学生家长或亲属,四是社会资源,如社会知名人士、教育专家、法律专家,以及校外辅导员等。就校长面对学生犯错的方式而言,一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犯错,一般情况下,或冷处理,或直接批评教育,或令学生事后写出深刻检讨,若遇上特殊情况,一时难以处理,则交给班主任、年级主任或保卫处、政务处等专门机构及人员处理,跟踪过问处理结果;二是间接面对学生的犯错,无论是当事人、当事人家属事后告状、反映情况,还是第三方报告,能处理的,校长尽量直接处理,一时不能处理的,应交给学校专门机构与人员去处理;若是会议讨论学生犯错的应对,则应静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根据情节轻重,依据相关校规校纪和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慎重而又妥善应对,切忌草率了事。就引发学生犯错的原由而言,因失误而引发的犯错,应宽容对待,从轻处置;对明知故犯的学生则宜加重处罚力度,起到教育与警示作用;对深层次原由引起的犯错应对则较为复杂,一是就认知偏差、性格偏差等内因导致犯错的学生,学校不能简单应对,需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一同来校正学生的认知与性格,且应有长期做其思想工作之打算,最好能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达成目标;二是就学校教育的偏差、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外因导致犯错的学生,除了做好犯错学生的批评教育之外,校长也应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同时,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沟通,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不断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四、跟踪问效
  面对犯错学生,不应是处分了之,应该让其在知错、认错的基础上,彻底改错,走上正常轨道,健康成长。对于犯错学生的改错情况,校长如何跟踪问效?一是交友法,即校长与犯错学生交朋友,密切关注他的学习与生活,关注他的一言一行,肯定他的点滴进步;二是档案法,即校长个人或委托班级、年级、政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建立犯错学生进步档案;三是帮扶法,即委托班主任、科任教师或同班学生干部帮扶犯错学生,有意关注他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进步;四是访问法,即校长或其他委托人定期不定期地访问犯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身边的教师、同学等,了解情况,引导其进步;五是宣传法,即对改错决心大、改错效果明显的先进典型,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鼓励其进步。
  总之,学生犯错是教育资源,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不少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校长面对学生的犯错,还原真相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分析原由是解决问题的依据,合理应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跟踪问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等.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田福安.名校学生管理教导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徐光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分工与合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7).
  [4]李伟胜.基于“成长性需要”提升班级教育活动品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3(03).
其他文献
摘 要:梳理了创造性思维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观点,在实践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研究成果的应用,列举了五种较为流传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激发;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性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但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产生新颖、独特的智慧。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老师和学生都感觉棘手的事情。原因是作文老生常谈,没有崭新的思路与构思。从创新作文教学、学会倾诉真实感受、在表达中求新求异与尊重学生个性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创新构思作文思路来解决作文思路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构思;思路;教学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原因是学生怕写作文,老师觉得作文无新意可教。这就要求变作文教学的单一性为趣味性,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
摘 要: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以下对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转换;变革  一、学习方式变革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是教学中的基本变量,是一个组合概念,大多数研究
摘 要:一般而言,英语作为小学课程的主打课程之一已经非常普及,课堂教育的改革也渐渐地备受重视。高效教育模式也不断地被人们加以改进及推广,教学不但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寓教于乐,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
师生关系是班级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并且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以及学习和成长。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重要的、必需的,这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作用  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我们主要分别从学生性格和学习、引导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性格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从而帮助学生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军队大力开展,这对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国防教育是今后国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一)对高校国防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部分高校领导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目标不明确,对有关军事教育的任务、培
我国多媒体教学从上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幻灯、电影等媒体开始,到如今交互式白板的普及,历经大半个世纪,已日臻成熟.但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
摘 要:利用蒙学《三字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能激发幼儿爱国情感、加强幼儿集体主义观念、鼓励幼儿热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道德的败坏,他的智商越高,危害就越大。好的思想品德是人际交往的支柱,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三字经;品德教育;教育方法  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中考命题的全方位改革,安徽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现就自己在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复习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在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⒈不良的学习心态  有许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拿着书本、资料抄答案就行了;还有的则认为开卷考试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平时根本不用花时间,有些学生干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惩罚这种教育方法,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在此背景下,对学校教育中的惩罚的实施进行研究探讨,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做法显得很有必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