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题中涉及的因素种类较多,学生不合理解题方法的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解题时间的增加,甚至还可能带来误解。对于学生而言,守恒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文从守恒法的概念入手,对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守恒法;高中化学;解题;应用
  前言
  与高中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更加明显。新课改对高中化学的要求为提升该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化学学科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较高要求是影响教训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对此,教师需要通过守恒法的加强提升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
  一、守恒法
  (一)守恒法的概念
  这种方法是指,多种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电子等因素的变化为守恒变化。守恒法应用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首先应该充分掌握不同物质之间的内在守恒定律,进而根据实际物质进行质量、电子等方面变化问题的计算。
  (二)守恒法的应用优势
  在高中化学题的解题过程中,传统解题方法通常需要关注不同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时的相关细节变化。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的发生会引发多方面因素的变化,因此学生所需的解题时间相对较长。而守恒法的应用则只需要学生考虑以下两方面:第一,化学题目中涉及化学反应某种元素存在形式的贯穿。第二,找出化学题目中存在的所有化学反应之后,将这些化学反应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确定出来。守恒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二、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电子守恒法的应用分析
  电子守恒法是指,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所有物质之间会发生电子得失,整个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数与得到的电子数相等。这种守恒法通常被应用在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题目中。这里以某化学题为例对电子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将Cu与Mg的合金2.3g融入浓硝酸溶液中。假如该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产生的NO2和N2O4分别为4000ml和300ml。现在需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再次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从题目中可以分析出,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的溶液加入NaOH之后,产生的沉淀分别为Cu(OH)2和Mg(OH)2。根据电子守恒法原理对该题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可知氢氧根离子为铜离子与镁离子的二倍之和。除此之外,上述化学反应中铜离子所带正电荷与镁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与铜、镁合金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在整个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与NO2和N2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可以将OH-的无质量的量计算出来:2×0.3×22.4+1×4×22.4=0.46mol。因此,可以将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之后,产生沉淀的质量计算为:2.3+0.46×17=10.12g。与原本的计算方法相比,电子守恒法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学生的计算量,并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化学问题的解题质量。
  (二)质量守恒法的应用分析
  这种守恒法是指,将质量作为解题工具,按照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的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化的原理,完成相应化学题目的解答。这里以某化学题为例,对质量守恒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空气环境中存在一定固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固体,该固体物质中K2CO3和H2O的含量分别为14.4%和1.4mol。在这种情况下,将1g该物质置于3mol/L的HCl溶液中,且该溶液的体积为0.05L。利用体积为0.03L、密度为1.07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将上述酸性溶液中的多余盐酸中和,此时溶液中的固体质量是多少?
  通过对整个题目包含化学反应的分析可以发现,最终产生固体为KCl,而该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溶液,因此可以得出KCl的物质的量为3×0.05=0.15mol。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经过上述化学反应后所产生KCl固体的质量约为5.589g。
  (三)元素守恒法的应用分析
  这种守恒法是指,在化学反应发生前后,所有物质中包含的元素只是从形式上产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元素的实际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在实际的高中化学题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这种守恒法,只对化学反应中元素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守恒定律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这里以某化学题为例对元素守恒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向体积为1L的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0.8mol的CO2,在这种情况下,该溶液中NaHCO3与Na2CO3之间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在这道题目中,如果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方法进行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产生计算步骤相对较多。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元素守恒法进行计算:就题目而言,所发生化学反应前后Na原子与C原子都符合元素守恒定律。这里分别将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设为x和y。从元素守恒法原理中可以得到Na原子的计算公式为x+2y=1mol,而C原子的计算公式为x+y=0.8mol,将这两个计算公式组合起来可以分别求出x与y的值分别为0.6mol和0.2mol,因此,NaHCO3与Na2CO3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结论
  与传统的解题方法相比,守恒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学生的解题时间。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守恒法的理解和应用方面。通过学生对质量守恒法、化合价守恒法等守恒方法应用范围及应用步骤的理解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高效完成化学题的解答。
  【参考文献】
  [1]陈晓彤.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9:74
  [2]彭明永.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6.05:67
  [3]刘永谦.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6:71
  [4]王敏.高中化学解题对守恒法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126-127
  [5]尹开凤.论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6.07:50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却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集中阐述了德育教学工作在农村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剖析了深层次的原因,结合实际教育案例就如何改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汉语教学特别应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从教师的语言素质、讲授技巧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养水平以至整个教学目标要求考虑
【摘 要】分层教学是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现实情况入手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愉悦地学习与提高。层教学法是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先选择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背景;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对学生过行分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是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介绍了现代图书馆所利用的信息服务手段,从原始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数字信息资源的采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讨论了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
【摘 要】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今非昔比,而弄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则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受到很多争议。通过实践工作经验,不难看出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学的一种特殊且基本的形式,与其他年龄段的教育相比较更带着特有的属性及共性。本文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文中提到的一点想法能够为现阶段幼儿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进行简单剖析,希望能够对当前的幼儿教育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抛砖引玉的
选题课上,教师基本固定的教学组织模式使学生的热情度削减,能力发展也处于停滞的境况,本文分析了其实施误区及产生原因,阐述了在选题课中构建层次结构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种构
继承Web1.0、酝酿Web3.0的Web2.0时代,是互联网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Web2.0以其开放性、整合性、个性化和效率性带来了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大变革。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主要体
基于QT技术设计与开发了新一代线损软件图形平台,采用QtPlugin对系统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图形建模、界面显示、数据库访问、序列化、网络、脚本等插件,共同组成完整的图形
【摘 要】包括利润及成本中心、产品成本、项目会计、获利分析等功能,成本要素是CO的一个组件之一,分为初级和次级两种成本要素,它们靠分配或分摊实现功能。SAP系统的CO模块常见的成本对象有成本中心、获利能力段、内部订单等。  【关键词】SAP;CO;成本要素  引言  成本要素是SAP系统CO模块的一个组件,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与成本对象搭配起来后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  1.成本要素会计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