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甘肃省某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行业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本文从学生期望、教师教学目标、手段和方法、教材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基础 专业”公共英语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高职行业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启示
  一、引言
  为了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特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此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供指导。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课程目标,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者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全过程。由此可见,职业性和实践性是今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面临的困境
  (一)学时不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还是落在“技术教育”层面,教学中过度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大多数学校在课时分配上越来越向专业技能、实践性课程倾斜,而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则大大缩水,甚至处在“可有可无”的境地。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就甘肃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培养人才的认识不同,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英语的课时差距也非常大,最长的达到3个学期共计120余学时,其中第一学期针对A/B级考试,第二学期主要是视、听、说练习,第三学期根据系和专业的要求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开设行业英语。而有的高职院校,最短的只开设一个学期共计34课时,公共英语教师甚至面临着没课带、工作量不足的尴尬境地。
  (二)公共英语教师缺乏行业英语培训。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公共英语教师全部毕业于师范院校英语语言专业,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纯语言学习,并不了解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也不具备相关的行业实践能力。另外,公共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能力薄弱,提高公共英语教师的行业能力的培训机会很少。因此,公共英语课程根本不能与“职业性”“实践性”挂钩,公共英语教学只是用英语讲英语,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公共英语教法陈旧,理念过时。公共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课堂为主,以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缺乏师生互动,课堂实践不足。老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对甘肃省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为甘肃省某高职院校园林专业2015级新生,生源多样,其中第一类是高职院校从中专、中技、职高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录取的新生,即“中职生”(原“三校生”),第二类是高职院校从参加普通高考普通类考生中选拔录取的新生,第三类是高职自主招生。其中,高职自主招生所占比重最大,这也是今后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通过调查,学过英语或者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占84%,完全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占16%。
  (二)研究工具。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采用封闭式形式,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问卷最后附有一道开放式问题,请学生提出对公共英语的期望,针对行业英语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调查中,共发放学生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并且对任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进行访谈,访谈时间20分钟,进行录音。
  表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对公共英语的期望高
  从表1可以看出,93%的学生的入学成绩为中等或中等偏下,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基础教学上。60%的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在校学习是为以后岗位需求做准备,学习英语的动机较为明确。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掌握应用能力很重要,有必要学习行业英语。
  2.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笔者所在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年龄30-40岁之间,职称大多是讲师级别,教龄均为十年左右,公共英语教师均没有“双师”资格,不了解所教专业,一味地讲授基础英语,忽视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
  3.教材难度大
  参加访谈的老师认为采用国内改编教材,对本校学生难度太大。自编教材难度适中,适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行业英语教材的选择成为难题。
  4.教学方法陈旧
  参加访谈的老师均认为教学方式以传统教学为主,能够穿插任务型教学法,受学时等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
  四、高职公共英语“基础 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笔者所调查的甘肃某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为例,毕业生毕业从事的岗位涉及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花木技术员、园林工程资料员等,这些岗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要求为:能够借助字典查阅相关资料,看懂专业领域文献,进行简单的业务交流。公共英语要为园林专业的就业市场和职业特点服务,因此公共英语的学习就应该涉及园林专业用语,根据就业岗位对英语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定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分组教学。
  (二)课堂内容的选取。课堂内容的选取应贴近“行业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园林专业的学生更希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读”和“译”这两种技能上,打好语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渗透行业英语单词与词组,为学好行业英语做好准备。笔者调查的园林专业公共英语共开设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加强英语基础,强化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教师授课时,每节课都会出现几个与园林专业相关的单词,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的同时,能逐步在专业英语中学以致用。第二学期提高学生对园林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三)“基础 专业”公共英语的实现条件。
  1.公共英语教师应向“双师型”转变。
  教师是实现“基础 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公共英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对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做出努力,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促进专业发展。公共基础课教师不应局限在学校,应该定期去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专业前沿的信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自身也应该努力进取,听取专业课教师的授课,与专业课教师多多沟通和交流,学习相关专业英语词汇,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生动有趣。
  2.课堂内容应针对所学专业,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基础英语加行业英语,行业英语应该渗透和融合到基础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教材作为实现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改编的专业英语的教材难度太大,且基础英语教材不涉及专业英语的内容,因此,编写适合本专业学生水平的教材势在必行。基础课老师应与专业课老师一起,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水平,收集相关的专业资料,开发对应的英语教材。
  3.教学手段应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今天,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才适合学生的真正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慕课、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化学习。通过课前学习,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从而进行实践教学。比如园林专业学生要求掌握较好的阅读和翻译技能,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景观设计任务,这需要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景观,用英语进行展示,既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又巩固了基础英语知识。
  4.教学评价形式应多样。
  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价形式太过单一,只是以试卷形式、分数高低来衡量。就笔者所调查学校而言,公共英语的评价包括笔试试卷(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10%),期中考核(30%)。由此可见,大部分是纯知识性考查。“基础 专业”公共英语应把基础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不仅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运用,而且注重用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高职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公共英语教学亦是如此。面对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公共英语教学应向职业性和实践性方向转变,以“基础 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得,为今后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的发展[J].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12 (4): 23-29.
  [2]余樟亚.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2(5):88-96.
  [3]郁璐.行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12(7):121-122.
  基金项目:2015年外教社—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公共英语“基础 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甘教高【2015】31号)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对“90后”大学生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讲授中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性 整体性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2005年推
摘 要: 随着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中外合作办学目前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各大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时候,其中生发的一些现象与问题引人关注,尤其在检验人才培养结果的就业这一层面。本文梳理了上海电机学院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近三年的毕业就业信息,在观察学生就业现状的同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就业问题 教育效果  一、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概况与就业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内涵,并结合大数据管理优势和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瓶颈,指出了运用大数据思维服务于高校管理创新是大势所趋,同时开发了一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日常消费预警和贫困生身份认定模型”,旨在为学校贫困生的个性化、精准化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学生管理 贫困生  一、“大数据”的含义和特点  “大数据”英文译为“Big Data”,指容量巨大、涉及面广、种类
摘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资讯浪潮时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必须应用中国固有的元素。充分认识中国元素的价值与内涵,在艺术设计中结合当下语境运用中国元素,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而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才能达到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元素 广告设计 应用 影响 创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资讯浪潮时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应该如何更快地融入到世界设计的潮流之中,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西方的艺术设计,还是把中国
摘 要: 《屈赋微》是马其昶研究先秦典籍的重要著作,是桐城派研究屈赋学极具代表性的成果。本文试从作者生平、成书过程、体例、特色、价值、不足以及价值七个方面对《屈赋微》一书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 《楚辞》 马其昶 《屈赋微》  一、作者生平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自幼受桐城派家学熏陶,学古文辞,是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师事桐城派作家方宗诚、吴汝纶。后经吴汝
摘 要: 网络新闻专题弥补了网络新闻因过于追求短、平、快而缺乏深度和表现力的不足,成为地方新闻网站重点打造的新闻产品。本文以珠海新闻网为例,分析珠海新闻网从依托自有媒体新闻资源、立足地域特色、把握网络超容量性、进行页面设计、强化网络交互性功能、发挥多媒体优势等方面对新闻专题进行策划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网络新闻 专题制作 珠海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
摘 要: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描写了在“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这两个平行世界里发生的荒诞故事。“冷酷仙境”代表了主人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而“世界尽头”则是主人公脑海中的意识世界。本文以“世界尽头”里的主要人物“影子”为线索,通过对“世界尽头”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小说里其实有两个“世界尽头”,即存在两个意识世界的观点。  关键词: 世界尽头 意识世界 影子  1.引言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
摘 要: 《日瓦戈医生》和《围城》这两部作品创作于不同时间、不同国家和不同作家,但都对动荡不安的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作了详细描写。虽然帕斯捷尔纳克和钱钟书在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各有侧重,但都从爱情婚姻和社会人生等方面展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探究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背后体现的却是中俄不同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 日瓦戈 方鸿渐 悲剧命运 民族文化  钱钟书的《围城》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摘 要: 管理出质量,高三语文备考也不例外,本文就如何设置科学高效的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组织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三语文 备课组长 角色定位 备考组织模式 科学高效  一、一个困惑与备课组长角色定位  勤奋是一件好事吗?  拿破仑曾经有一段经典的论述:“聪明而勤快的人,让他当高级参谋;愚蠢而懒惰的人,让他当普通差役;聪明而懒惰的人,那是当统帅的材料;愚蠢而勤快的人,则什么也别让他做--最好让他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性,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直面问题,直击心灵,调整好,沟通好,和学生坦诚地对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拓宽眼界,参与学生的生活,熟悉他们,适应他们的思维,试着多角度看问题,课堂内外定会别有洞天。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课有着特殊的使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分享和探索,还要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