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兴味盎然的作文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真实地记录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从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如果能在学生的作文活动中,还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图画,必然能推动朗读者的情感,让朗读者读中有画,画中有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作文水平自然节节高。
  教师要想让学生不怕作文而且喜欢作文,不但会作文而且能轻松作文,就必须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境参与训练,创设更加精彩,更富有情趣的作文活动,让学生的作文课变得兴味盎然。
  这两年,我有幸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学习,聆听了我国儿童教育家、特级教师李吉林的讲座,深受启发。在讲座中,李老师谈到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写。老舍说过,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习作时内容却往往空洞无物。这是为什么?因为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观察不得法。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出发,着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去认识、反映世界,通过观察解决学生写话的源泉。平时,我注意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把学生带到语言和思维的源泉中去。如学校每周都要进行大扫除,有位学生写道:“今天的地很难扫,风很大,把我们扫成的一堆堆垃圾又吹散了,叶子、塑料袋满天飞,我们就追着跑着,直到把树叶、塑料袋扫干净为止。我累得直喘气,同学们也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连声喊:‘累死了,累死了……’”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学生,并让他把这段写话读给大家听,这样,既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写作的距离,又使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其次,让学生先说再写。说话是写话的先导,从语言的发展顺序来看,在低年级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写好作文,能为以后的成才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借鉴李吉林老师的做法,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语言发展特点来指导低年级学生习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贴近生活的写话
  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水才会不停地倾注,这源头就是生活。”生活的积累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准备之一。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如二年级学生李炫真在日记里写道:
  “今天早上,我在市场玩。市场里的人可真多呀!有的在买蔬菜,有的在买鸡肉,有的在买鱼……真热闹。这里的蔬菜堆得就像一座座小山,品种真多。早上,买猪肉的人特别多,真是人山人海啊!
  如果是中午,买鱼的人最多,买蔬菜的人最少。
  老师,您来过这里买菜吗?”
  说自己想说的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平桂管理区实验小学地处西湾,刚好处于城乡结合区域,有个别农村的孩子受知识和视野等的限制,对事物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不如城市的孩子。教师如果把一些时尚前卫的内容作为写话的内容,或写话内容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必将影响教学效果。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六》要求写一篇以反映现代化大都市为中心的词串韵文,课文插图是一座立交桥,桥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可立交桥是一、二年级的农村孩子极少接触的事物。因此,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小汽车在铁塔上开来开去”“小朋友坐在车里滑滑板”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语。有一副仙鹤图,一部分学生说是“鸟”,或者说是“白色的鸟”,说不出“仙鹤”一词,更别提能说出“丹顶鹤”这个规范术语了。
  二、充满童趣的写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写话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并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保持。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写出的东西往往会让人怦然心动。有一位学生在习作时写他修坏了的小板凳:“当我开始钉钉子时,淘气的小钉子一点儿也不合作,一会儿往右倒,一会儿往左倒,一会儿向前仰,一会儿又向后伸个小懒腰。”教师要尊重学生,要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理解并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思维。如一名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写道:“今天,wǒ(我)学了《小小的船》,也想到上面去zuò(坐)。”去秋游前,他这样写道:“出fā(发)了,书bāo(包)里可以fàng(放)许多玩jù(具)了。”二年级学生王逸扬写了一篇日记《找铅笔》:“今天在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学完《一株紫丁香》的生字,就bù(布)zhì(置)我们在写字本上练习,我以为铅笔放在桌子上,但找不着;我又以为铅笔jiā(夹)在书本里,但还是找不着。找来找去也找不到铅笔,我着急了,喊道:‘铅笔呀,铅笔呀,你跑哪儿去了?’我往桌子底下qiáo(瞧),哎呀,我的天呀!铅笔不知什么时候掉下来,它悄悄地躲在桌子底下睡大觉,跟我捉迷cáng(藏)呢!”对这样充满童趣的写话,教师要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和愿望。
  三、引发想象的写话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可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文学作品。正是想象,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才能千古传诵,想象会给文章增添色彩,使文章产生迷人的魅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低年级学生李晖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学校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
  我用红、蓝、绿、紫画笔,把它画出来。用红色的画笔画学校的五星红旗,用蓝色的画笔画蓝天,用绿色的画笔画操场上的树木,用紫色的画笔画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我的学校是五颜六色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如春天到了,小朋友会说:“你看,她那秀美的头发又给春天带来了色彩,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真是让人喜欢。”“你听,小鸟唱歌的声音多么动听,小朋友做游戏的声音多么响亮,春风吹过柳条的声音多么清脆。”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发想象的写话训练,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如带来可爱的玩具,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等。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形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提高了,写出的作文自然比较充实生动。
  每个孩子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孩子们的视角是奇特的,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孩子们的语言是富有童趣的,教师适时的引导会带给他们无穷的创作乐趣,使他们满怀信心走进作文的殿堂。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展开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一定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一个能让学生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使学生的作文之路越走越宽广。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每个年级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行有滋有味地感情朗读呢?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    一、引导丈量一份情感  教学实践中,我很少要求孩子们“你再读一次”或“谁来帮他读读”,也不故作柔情地要求“你应该这样这样读”,而是竭力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究、丈量、品味、感受。对《但愿人长久》第五自然段的朗读,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  镜头一  教师说:“明天我们到愚池公园去游玩,欣赏那里的景色。”学生们先是面露喜色,随即唉声叹气,明天的作业准是写话……  镜头二  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又问:图上的小朋友在怎样看书?学生答:“小朋友在认真地看书……教师说:小朋友两眼紧盯着书本,专心致志地看书。小朋友们,你看老师说得具体多了,还用上了成语。  镜头三  教师评点
本研究通过对13位《王者荣耀》新生代农民工玩家的深度访谈,考察这一群体的游戏史与网络行为特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逃避现实、人际交往和虚拟阶层上升的情
作文教学中说和写密不可分,先说后写是一个整理思绪、疏通思路的过程,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和纽带。心理学实验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只有把话说清楚,才能把语言写得清楚、顺畅。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注意说的训练,以说带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说作文为写作文铺垫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
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形、色、文于一体,运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但是,如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不当,会给教学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使之为阅读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忌“画蛇添足”,偏离阅读教学的本质  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要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就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人为本,认真挖掘教材,既不能离开课文,空洞说教,更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性情”的三维教育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发挥其文以载道的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文中共有三处写到关于祁黄羊的"想":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社会转型是共青团改革困境与出路的逻辑源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共青团的资源、体制、人才和价值带来了挑战,同时也
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和性别失衡为背景,探讨和分析边境拉祜族已婚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的流动群体所呈现出“离夫”和“离乡”的三种流动轨迹及动力因素。基于云南边境拉祜族陆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