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装饰市场调研和建筑装饰公司的运作过程,较详细地叙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装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范围、用人单位对装饰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要求,重点提出了和工作过程相适应的三段三化教学改革试验方法。
  关键词:建筑装饰人才;工作过程;三段三化
  
  建筑装饰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建筑装饰的轨迹。建筑装饰对科技、社会文化变革的适应及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其进步的要素与架构。但是,建筑装饰专业高职毕业生不能零距离上岗,知识陈旧、软技能与硬技能都欠缺,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都促使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范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建筑装饰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建筑装饰监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
  
  1. 基于工作过程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1)具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基础与辅助设计、绘画、建筑装饰制图、构成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了解建筑设计理论知识,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建筑设备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法规方面的知识。(4)掌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理论知识,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知识。
  2. 基于工作过程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手绘、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和会审图纸的能力。(2)具有一定的中小型建筑装饰方案的设计能力和装饰艺术鉴赏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技术指导与安全质量检测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小型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建筑装饰材料和管理材料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探索先进科学应用技术和创新能力,具有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工作过程能适应的职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能适应的职业岗位为: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经理、建筑装饰工程建造师助理、建筑装饰设计助理。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三段三化教学改革初探
  
  1. 提出鲜明的装饰专业办学特色
  (1)了解行业背景,定位专业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对扩大和培育内需,增强我国消费市场活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必须满足装饰市场发展的要求。
  (2)校企共同建设,服务地方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主、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是搞好建筑装饰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
  (3)产学紧密结合,适应行业发展。首先,我们应明确产学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必须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可将自己参与的实际工程作为案例讲解,将装饰公司、装饰市场的新工艺、新材料及时教给学生,使学生的理论教学紧跟行业发展。
  (4)进行项目教学,模拟工作过程。结合装饰工程的特点和相关企业开展真题实做、项目驱动、现场教学等,可将教学任务划分为装饰业务员、装饰绘图员、装饰设计员、装饰施工员、装饰工程项目经理等5个工作过程。每个工作过程按照装饰公司的流程和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
  2. 进行三段三化式教学改革试验
  三段三化式教学模式,即将大学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全消化、考核合格之后,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类似于现在的升留级,但要严格执行,使考核具有权威性。
  第一阶段,也称作职业素养阶段,即大一,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但针对目前公共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我们应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探索“启发式”“小组讨论式”教学。马树超教授曾举例,关于“西安事变”的教学,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解事件发生的起因、时间、地点、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学生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而美国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写出教学题目,然后要求、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进行小组讨论,再归纳出事件发生的起因、时间、地点、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学生是主动参与,印象深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图书资料、学习场地等硬件也进行改革、配套。
  第二阶段,也称作技能掌握阶段,即大二,主要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和以后的工作联系十分紧密。但针对目前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固、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我们也应解放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具体的方法是:打破传统“教学班”的建制,将其命名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化运作的要求,下设业务部、设计部、预算部、工程部、巡检部等。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将其编入各个部门,可设部门负责人和成员等(还可印制名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的在校学习和以后的工作过程对应、接轨,可使其尽早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三阶段,也称作经验积累阶段,即大三,主要是到公司实习、进行顶岗和项目开发。通过第二阶段一年的“实习、顶岗”,一部分学生可达到零距离就业,在单位可独当一面,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另一部分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直到顶岗。还有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可通过大三的“装饰公司”进行实习,直到达到相应的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有相应的师资队伍、相应的图书资料、相应的教学设施和专业的教学计划。同时,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专业设置是否基于市场需求?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规格?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一线需求?实训条件是否类似工作现场?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这类学生?专业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评估手段是否适合职业教育?是否有校企合作机制作保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的专业教学改革也就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继军.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
其他文献
就目前教师培训工作而言,实效性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正确处理在培训中起核心作用的以下几大关系。    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纵观培训内容,不管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受训者全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同一层面上的学习,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教师,其劳动具有个体性的特点,这样的培训无法满足每一位教师学习培训的内心愿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最起码的条件是要求培训从教师的实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这样,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对企业制变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如何防范代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7年5月29日,今日早报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版面——“我在现场”。这个版面以“民间记者”采写的新闻为内容,以图文并茂为特色,利用今日早报全新的网络平台e早网,实现报纸与网络的
本文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情感人,坚持真理性、时效性,增强沟通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