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教学悬念中乐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求知欲强、好奇心切是儿童、青少年的一大重要心理特征。如果把这种心理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问题的探究上,则不仅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在学生快乐学习中培养其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精心设置教学悬念,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及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设置;悬念;乐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80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由于初涉世界,对周围乃至新知识、新问题都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其主要表现为求知欲强、好奇心切。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精心设置教学悬念,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
  多年来,笔者在教学中,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在课堂结构、教材处理、教具设计等方面,精心设疑、激疑,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绪状态下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究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里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择谈课文导入、重难点突破、课文教学结束三个关键节点采用的懸念三法。
  一、在课文导入时采用“激情引趣法”
  上课伊始,欲吸引学生,抓住其注意力,注意激情引趣、寓学于乐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悬念则是激情引趣的催化剂,促进思维的兴奋剂。
  如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在课文导入时,通过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笔者说:“同学们,我们常以送花的方式来表达心意。用红玫瑰表达我们浓浓的爱意,用康乃馨表达我们的温情。可我们有时候还想送点更特别的花,比如说用红色心形图案的白玫瑰来表达我们纯洁的爱心……”“老师,哪有‘红色心形图案的白玫瑰’这样的花?”在学生疑惑之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红色心形图案的白玫瑰等各种转基因花,使学生更加惊奇。趁此,笔者又故弄玄虚,神秘地告诉学生,这些花草如此奇异,是因为它们都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是什么技术呢?顺势板书课题,使大家都急切地带着浓厚兴趣去课文中寻找原因并探求将花转基因的方法。这样既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提高了教学效益,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在课中重难点教学时采用“欲扬先抑法”
  每一课总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有情绪亢奋、思维活跃,才有利于他们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在这些知识的节骨眼上制造悬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课文,其重点是弄清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把沙漠中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难点是弄懂作者是怎样解释沙漠里“鸣沙”现象的。教学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笔者没有直接讲解答案,而是有意识地采用欲扬先抑法。笔者从课题入手,一步步设计悬念:“文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文章又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沙漠里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等语句来设疑开篇,那么文章讲述了沙漠中的哪些奇怪现象?”“沙漠里真有魔鬼吗?”“作者是怎样把沙漠中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使学生在一个个悬念的探究中,弄清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鸣沙”。作者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关于“魔鬼的海”,作者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并用光线折射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现象;关于“鸣沙”,作者既写了自己的亲身见闻,又引述了“一些专家的意见”,说明“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的道理,从中又深入地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在课文教学结束时采用“节目预告法”
  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在结束一节课的同时,点出与下节课知识的结合点并设计悬念,让学生知道下节课还有“新奇”的课文要学,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渴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的课文,从体裁上来说它们是相通的;从内容上来说也是相似的,多是写人的;从主题上来说多是批判当时社会的,且前两课《孔乙己》与《范进中举》,都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必须要把握课文间的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因此,笔者深刻把握单元特点,在前一课结束时采用“节目预告法”来设置悬念,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下一课的学习。
  如学完《孔乙己》后,笔者告诉学生:“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使孔乙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在人们的嘲笑声中,悲惨地消失了……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是因为他没有中举的缘故。那么中举了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呢?人们的表现又是如何呢?下一课《范进中举》会告诉你这些答案。”这种逗引性的预告,既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许多学生急不可待地悄悄翻到下一篇课文,又巧妙地使学生将上课所获得的知识延伸到下一篇课文的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对比阅读。
  不管采用何种悬念法,都需要紧扣学生求知欲和教材内容,根据课堂结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才能激起学生探奇求异、探新觅胜的情趣,调动学生渴求知识、释疑解惑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的悬念中快乐学习,发展思维。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起来,它正以其空间的无限生命力推动着部门经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商业经济模式
[摘 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下的重头戏,而语文学科的特点更是需要小组的有效合作。在合作中既要保证学生学会课堂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语文教师所要探索的课改之路。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由结合;互相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15-01  
针对我国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邓小平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不断地探索、研究,系统地提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一整套思想理论,既有效地指导了党、政府和人民的反腐败斗争
[摘 要]以一节高三生物讲评课为例,分析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高三生物讲评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情深入探讨有效的讲评策略,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生物;讲评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0094-02  试卷讲评是高三生物三轮复
[摘要]教材插图有效增强了课文内容的形象性和对学生的阅读吸引力。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成为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才能将教材用活、用透、用充分,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也才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插图;导入;作者;文本;美育  [中图分类號]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601  教材插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呈现了大
[摘 要]新课程提倡教学回归生活,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当融入生活元素,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等途径,让教学贴近生活。同时还应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与规范,由此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