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让问题学生心灵靠岸的港湾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品德、学习、心理、行为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而导致的一种长期的不良行为,对周围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问题不是一般的管理手段所能解决的。我们了解问题学生之后,为避免更多的问题学生产生,就要学会从发现第一个问题的萌芽开始,及时的用正确的方法将其纠正。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精神。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事实告诉我们,问题学生都是集各种问题于一身的“集大成者”。所以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的时候,没有哪种方法是万能的。而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准一个转化点,突破口,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1、少点批评指责,多点关爱与疏导。
  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批评指责,好像这才是他们应该享受的待遇。当学生犯错时,批评指责随手拈来,根本不需要思索,这也成了对待问题学生的专利武器。这种武器在刚开始运用的时候,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我们运用次数的增多,我们就会发现这并非是解决问题、医治病患的良方。并且时间一长,学生产生抗药性不说,一直下去会使他们病入膏肓,无法医治。我们知道中医用药喜欢用药引子,认为药引子是向导,有引药归经的作用,他能引导你到达想到的部位。我们在对问题学生运用批评、指责这类药方医治的时候,不防添加一剂温情的药引子。那就是对他们多一点关爱与疏导,少一点批评指责。这样的调治方法也许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给他与众不同的感受
  我认为,我们面对的问题学生大都是“身经百战”的。所以,我们要想转化他们,一些常用的教育方法是不能轻易起作用的。而真正触动他心灵转化的突破口,是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注、教育是与众不同的,这样他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对他的改变。
  记得看过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打工者在一个不大的公司里打工,一天为了赶任务,需要加班。晚饭老板亲自下厨为大家准备了盒饭。当这位打工者吃着吃着,发现了埋在米饭底下有一块很大的红烧肉。他不动声色的把肉吃了,并且心里在想,老板对自己真够意思,这么看重自己,单独为他准备了这么一大块红烧肉。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激,整个晚上他干得特别卖力。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们的问题学生。要是对问题学生,在改变他们的过程中也运用这种攻心的策略,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与众不同,我想这也许会成为转化他们的一个突破口。所以,我们不妨来把我们的教育意图换换方式,如:把不厌其烦的说教变换成单独温馨的心灵对话;把应该给予的嘱咐变成单独的嘱托;把鼓励他的小奖品悄悄地塞给他;悄悄地告诉他他进步了,你越来越喜欢他;精心设计的意想不到的感动等等,这一切足够让他感受到你对她的与众不同,给他你特别在意、重视、关心他的感觉。这些足以让他心里那根顽固的防线开始动摇。从此,他一定会迈出接受你的第一步,不会再把你拒之门外。会在你的引导感召下努力改变自己,以回报你的知遇之恩。这种改变会是发自内心的,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才是最有效的。给他与众不同的感觉,会让你成功地迈出转化他们的第一步。
  3、让家校沟通变成转化问题学生的一股合力。
  家庭教育的失败是造就问题学生的温床,在这张大温床上,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和与众不同的心里路程。这也造成了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遇到问题学生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改变他,而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其问题所在。他的问题呈现形式经常是怎样的?形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全面了解,找到其家庭教育的“失误点”,让家长自觉调整,配合学校帮助孩子进步,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样也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只会给家长打电话告状是不行的,要学会诊断其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但能给家长“支招”,而且还要跟家长一起跟孩子“过招”。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找准你要开锁的那把钥匙,才能把锁打开。
  4、对问题学生的惩罚要讲求艺术。
  对问题学生来说,挨罚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违反纪律挨罚,完不成作业挨罚,甚至于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回家还要受家长的惩罚。试想要是这些惩罚是简单粗暴的,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你觉得他们还会在乎你再来一次吗?天长日久,这样的罚还会有意义吗?因此,我觉着不要对问题学生滥用惩罚,一旦要想运用,就要讲究点方法和技巧,要花点心思,想好方法再罚,罚要罚得巧妙,要把罚的意图隐藏起来,能让他甘心受罚,又能让他因罚而有所改变。这才是惩罚的最高境界。
  所以,当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不妨换种角度,让巧妙的惩罚给你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5、对待问题学生的问题要学会忽略。
  问题学生之所以能成为问题学生,与我们跟他们的一些缺点太较真是不无关系的。
  问题学生在班级内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他们有丁点错误就会被其他学生和老师们看在眼里。而且在其他孩子身上可以忽略不计的错误,到了他们身上就会被无限地放大,原因就是他们是问题学生。这种现象不只是学生存在,有时作为教师也会无意识地犯这样的错误。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很不利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问题学生你越越盯着他的缺点批评他,他就越无所谓,犯错就越多。因为你的批评多了,她会形成一种“自我确认”,即承认自己不好,于是天长日久,他就会觉得自己“反正我不好”,再犯几次错也是无所谓的。到后来就会破罐子破摔,形成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状态。
  为避免这种现状的存在,我们要学会在与问题学生交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忽略其存在的一些小错,也就是要学会宽容他们。我们在忽略他们小错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忽略的度,把握好忽略的时机。并且在忽略的过程中要伴随一定的暗示。如:问题学生小刚在课堂上又出现了不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时。这时采用点名警告或点名批评的惯用方法,倒不如临时假装没看见,先有意识地忽略他的错。进而采用暗示的手法,表扬他的同位听讲特别认真。很快你就会发现这种暗示比点他的名还要有效,听到你表扬他的同位他会很快调整好状态,像被你表扬的那个孩子一样认真听讲了,并且这一节课他也许不会再犯类似的毛病。这时要是你再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一番,那就达到了你想要的效果了。其实你有意识的忽略他的错误,却成就了他自我教育的过程;也就让他有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学会忽略你就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别人,善待自己。
  6、利用集体的力量,唤醒沉睡的心灵
  不知你是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班级内会无一例外的被一个怪圈包围着。他们不犯错误的时候,就会成为班里被遗忘的角落;犯错误的时候,又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班级里的公敌。这种现状的存在为我们转化问题学生带了来一定的难度。要想扭转这种状况,老师的舆论导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要想利用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力量来促使问题学生的转化,那首先要引导其他孩子走出这个怪圈,集体的力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很多时候似乎一直是在孤军奋战,很少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也忽视了集体的力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不让我们留有更多的遗憾,我们应在教育中充分利用集体的凝聚力,让集体的力量促使问题学生的改变,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脱离集体,要用集体的力量唤醒问题学生沉睡的心灵。
  7、多一份坚持,就会多一份希望。
  我们都明白,要让一个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并且好习惯形成之后,还需要无数次的强化,才能固定成型。而要改掉一种坏毛病,就要比养成一种好习惯难得多。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改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在对他们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要学会给他的改变的时间和空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更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等待他的改变,等待他的成长。
  如果一旦放弃,半途而废,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将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他们工作。这样,我们就会在等待和坚持中多一份希望,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8、别抛弃,别放弃
  我觉得无论一个怎样的孩子,只要走进你的班级,就是跟你有缘。他有缘成为你的学生,你也会因这份缘分成为他的老师。因此,不管你的学生是迟钝的,还是经常给你惹事的,不管他考试总是不及格,还是经常违反纪律。只要走进你的班级,我们就不要轻言放弃,没理由抛弃他们。他们和其他优秀的孩子一样渴望得到你的教育、你的关注、你的爱,甚至是你的批评。孩子和我们都是相互间生命中的过客,别抛弃,不放弃,珍惜这份和孩子之间的缘分。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问题学生,都需要我们真诚地付出,耐心地转化,和他们一起走过每一个生命重塑的过程。
  三、取得的成效
  我在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过程中,采用以上方法,真诚地付出,对症下药,每一把钥匙都把那把生锈的锁打开了。教育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尤其看到一个有问题孩子的转变,更加使人幸福。
  四、注意问题
  1、问题学生需要所有的老师齐抓共管。
  不要认为那只是班主任的事,多一份关注,就会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2、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上别忽略他们的存在,为问题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唤醒他们的自信。
  3、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学会等待。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的慢工程,你不要期待一个月,或一个
  学期就会满园桃李。有时即使你播种了春天的希望,也不要期待就会有秋的收获,也很可能会是一个颗粒无收的秋天。
  4、允许反复。
  反复是问题学生进步中新旧因素斗争的复杂性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吸取教训,这种经验就会转化为抵制诱因的内在力量。教师应把这种反复视为良好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
  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路上,需要我们用耐心启迪那些蒙昧的心灵,在等待中坚守着责任,在坚守中从容地静待花开。只要我们用爱心为问题学生筑起一个让心灵靠岸的港湾,那些漂泊的心灵一定会靠岸的。
其他文献
【摘要】从我省电网特点入手,指出解决我省网损分摊问题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网损分摊方法。  【关键词】网损分摊;电力市场    0.引言  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大省,供电面积广,供电区域分散,而负荷又相对较轻,相比较而言网损所占总输电量的比重就很大。随着电力市场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使得输电网络损耗的成本分摊问题更加成了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网损分摊方法的研究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推广,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然而它的出现和应用却产生了“硬币”正负两面效应,既产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高课堂效率的正面效应,又带来了制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妨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多媒体正面效应负面效应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集音响、文字、美术、动画、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
针对“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弊端,我开始了语文阅读课文“一课三读”的教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疾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站,已成为一个单位最有效宣传、交流的工具和最重要的名片.目前我省各级文化馆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站、
【摘要】“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是由专门的“一对一”教育辅导机构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如果在教学也引入“一对一”会怎样呢?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所谓群众舞蹈,就是在群众中产生,表达群众的喜好,群众的生活。是新时代老百姓新生活的写照并由非专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作品。一般来说,群众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填充,而忽略了实际的吸收效果和理解,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难以在学习中有突破性的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欠缺,在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造成思维僵化,提不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丧失了自信,严重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这种不良现象进行谈论,简要提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