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晏歡、胡博
  总策划:高小龙
  出版: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评委评语】
  《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是一本由多幅盟军将帅合影所铺展开来的有关中国军队、军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定地区—中缅印战区精诚合作、浴血抗敌的大书。本书的大部分照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经过两位作者的细细爬梳,以人物图志加小传的方式,展现了盟军高级将领、尤其是中国军队高级将领在战争中的贡献以及日后的命运。这是一本由照片引介照片,将人类命运、国家危亡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考察中国第一次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历史贡献与存在感的好书,极具历史的厚重感。
  — 顾铮


  我受到晏欢、胡博的邀请,担当这一部《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的总策划职,自有一份格外的专注和责任,我不会让我们自己,以及此时此刻正准备翻阅这部大型图志的你—历史观看者们,仅仅是满足于新鲜感和历史猎奇。我们想像这部“图志”,能带你和不过是70年前而已的历史实况,发生一次难忘的重逢,这是一种看和被看之间特殊的距离感,二次大战结束70年,这是一个人还没有走完一场人生的距离,今天世间各种扰攘,无不是由二战而起的一切纷争,角力;博弈;延宕至今的情形。
  晏欢、胡博二位君子,就是历史在等待的那两位使者,听晏欢无数次讲他和胡博是如何在微博上互动、讨论、辩论一幅照片里面的人物究竟是谁不是谁的故事,像两个专注游艺的孩童,找到一个答案,如打通一道关隘,晏欢、胡博会隔空击掌,欢喜雀跃。
  我喜欢近代史,泰半原因是有这些屡屡令人发出惊叹的证物。近代史几乎所有的迷雾,皆可经由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勤奋,对任何史料细节不依不饶究明原委的执着,拨散开来,带我们逼近事实,或者恍然大悟于真相面前。晏欢和胡博这等人,就是怀有这样的功夫和心思的高手,对二战中缅印(CBI)战场的研究,晏欢这十多年下来,已经成绩斐然,对抗日战争中国军队所有指挥官深入到师一级人物生平履历的了如指掌;年轻的胡博先生,更是让中国所有二战史爱好者,佩服到五体投地,至今,我仍然觉得胡博本身就是一团迷雾,我常开玩笑问晏欢,胡博是外星人吗?
  在策应晏欢、胡博他们编著这部图志的过程,完全是一次遍见惊异风景的旅行,稼轩词有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从几万张图片资料中编选出能代表二战盟军中缅印战区这100位将帅各自风范的照片,仿如就是在跟随这100位将军左右,鼓号齐鸣,沙场点兵,所到处,尽是这些“凛凛的”人,“凛凛”的风景。
  电脑前面,晏欢带着我和每位将军相认,他们有些是历史“熟人”,有些真的是没有留下哪怕一张像样的照片,我会囿于职业习惯,从图片的质量上和可看性、剧性上把关,有个别几位将帅实在找不出画质好的照片,勉强有一张家人提供的粗糙小照,我的意思就不要上了,晏欢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会问胡博,胡博会断然建议:人家这张照片虽小,但是是唯一可以证明他曾经参加了那场著名的战役的证据,这决定他一生的荣誉,怎能不用?往往这个时候,我当然会尊重晏欢、胡博的意见,也看出他们竟然是这样认真地、向已经定格在 70年前一个瞬间的人,做着忠诚的历史的交代。
  结合文本的阅读,了解得越多,在照片里就看到得越多。照片里藏着的秘密,神奇就在于,拍照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信息和密码,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有令人兴奋的新发现,一张照片,早已不再只是凝视着视觉中心这个人的一切那么简单了。
  (节选自《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序,高小龙/文)



其他文献
东汉时代,君权强大,内廷的尚书替代外廷总持政务,文官系统不再独立。从此以后,中国两千年来,不再出现真正有独立性的文官体系,足以抗衡皇权秦汉帝国,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形
为了测试电潜泵井在高电压条件下的耗电情况,研制出SD-I型电潜泵油井测功仪.该仪器可以带电测量电潜泵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参数,采用LCD点阵液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