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是做人
南都周刊:你对音乐方向有什么规划吗?
李宇春:其实并没有太给自己规划一定要怎么样。就是感受,一定要感受,如果没感受怎么能写得出来?
南都周刊:玉米这么多,听到的赞美会很多?
李宇春:我不太会细想一些赞美,听到我就会谢谢。包括朋友,我就会说喜欢就好。
南都周刊:那些赞美会不会超出你自己的设想?
李宇春:如果一些赞美的点,或者是客观评价的点,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我就会去思考,别人可能看到了我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但我自己又没有想到的东西。就是他一语中的了我心里面的东西,只是我自己不会表达,我就感觉挺好。
南都周刊:别人看到了更深层、更丰富的那个你?
李宇春:对对,就是我心里面知道,但是壳还不知道,挺切中内心的。
南都周刊:关于《会跳舞的文艺青年》这张专辑,有个评价说你从以前的飒爽利落转化到如水的柔软。
李宇春:是很自然的,以前表现的面比较单一,可能比较有霸气的东西,我觉得也跟年纪有关系。(转头问众人:为什么你们笑了?)刚出道时还是有那种“我要这样”的感觉,另外一方面,那时是别人在帮我写歌,比如五个人写,拼在一起的东西可能是矛盾的。所以当自己开始创作音乐时,可能会更贴近自己。以情歌为例子,五个人写的情歌,有的是隐忍型,有的是怨妇型,有的是宣泄的,有的是要报复的,怎么可能把这些全放在一个人身上嘛,它一定是矛盾的,模糊的,所以我自己创造音乐,能够让大家看到更细腻的我。
南都周刊:你说希望给大家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李宇春,其实这句话换个表达可能更贴切,给大家看到更接近他想象中的李宇春。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仍然是他选择看到的那部分。
李宇春:嗯,一定是这样子的。这个我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我筹备专辑时,会有人说我觉得她要唱拉丁我觉得她要唱摇滚我觉得她要唱抒情什么的,那你听谁的,就一定是他选择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但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你自己要明白。
南都周刊:这六年,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做到什么样?
李宇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会做到什么样。但是我会让自己舒服。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各方面还是挺激烈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会继续走,或者走到一个什么程度,都不知道。
南都周刊:也没设想过困难怎么解决?
李宇春:还是要让自己舒服。有时候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方法解决,但如果这个方法让我很不舒服,我就宁可还是高兴点,还是快乐点。尤其在这个行业吧,有些东西不可强求,你走这条路可能遇到困难什么的,有些问题可以自然地解决,可是有时候只是做到了个形式,其实是一种自欺。而且这种方式会让你自己很不快乐,我就觉得很没必要。
南都周刊:关于你负面的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程度?
李宇春:我会把它们分类,有些是客观,包括音乐作品,那是好事情。另外一个子虚乌有的,那也没什么。还有一个是对于慈善方面的,这个是我比较介意,会不太开心的。
我有经历过一次,2008年地震,当时去献血,这一边手先抽一点点出来验可不可以献。真正献血时会抽另外一边手。当时就有网友把两边胳膊扎针的照片都弄上去,说李宇春是作秀,就是假的。这个让我当时特别不舒服,因为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这个,还是有点太伤害了。
但是慈善这个东西是做人,质疑这个是有点太过分了。那一次我就有点受不了。我也没有解释。我从来也不愿意去解释。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自己还是心很安的。四川地震,我有做这个事情,而且我觉得也应该,就行了。
拍电影可助音乐创作
南都周刊:做了六年音乐,开始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吗?
李宇春:之前真没有计划。今年是有很大的转变,前面五年是一个阶段,那时候的有些作品还很孩子气,比如说《小宇宙》《WHY ME》都是带着孩子气的,我现在来看有这样的感觉,那五年是一个阶段。
南都周刊:这个阶段对你来说完成了什么?
李宇春:是有一种积累,那时候不觉得,认为“我每一张专辑都不一样”,跟之前很不一样。但现在看起来,那是一个整个的阶段,那时候思考的东西、想要的东西,还是在一个圈里面。今年会比较明显,在音乐上有一个重新的理解。
南都周刊:看你在电影节上接受访问时,眼神远不如你讲音乐时那么坚定自信。
李宇春:啊啊,因为电影这个行业还是有太多不懂的东西,而且确实没那么有信心,可能我会观察别人在干吗、在做什么。可是在音乐的领域,面对质疑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我还是会很坚定说我要做什么,但在电影上我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南都周刊:电影对你的吸引力大吗?
李宇春:还是有阶段性的。最开始我的态度是绝对没可能。我怎么可能拍戏呢?那些优秀的演员或者电影学院出来的。
后来就想试试看,在(陈可辛、陈德森)他们之前我见过很多导演,我都会说我不会演戏,会拖累你的作品,可他们就还挺坚持。我问了很多特别蠢的问题,比如说,你在喊开始的时候我突然笑了怎么办?
南都周刊:用电影的方式演绎,跟你用音乐表达,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吗?你演一个角色会不会也还是在演自己?
李宇春:我基本不太会把角色放在自己身上。而且我有私心,(笑)拍电影可以帮助我的音乐创作,像我在演方红的时候,我的思维方式是方红的,不是李宇春的,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给我一些新的灵感。我在演顾少棠的时候,她是一个很有匪气、连坐着都是双腿要劈开的人物,从她身上,我会得到人生的另一些启迪。
南都周刊:这种体验会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李宇春:有一种感觉,就是感觉留在身体里,会很想把它储存起来。有些东西你回到现在太久了,会有点儿流失。
南都周刊:玉米们总结最爱你的细节,很多是像你递东西总是用双手、签完名跟每个人说谢谢之类的礼数。
李宇春:很多东西不是我刻意做的,而是从小的教育,爸妈教的,习惯了。递东西时其实根本没想过这个姿势啊什么的。爸妈对我很严格,像抖腿会被打,吃饭要扶碗,手不能放在桌子下面,对这种小细节要求特别严。
南都周刊:在工作上,你最不能接受的人是哪种?
李宇春:工作当中就是应该坦诚相见吧,嗯,不太喜欢忽悠型的人呗,就是明明做不到,又耽误了大家精力,最后还没有东西出来,就会很恼火。你对他着急也没用。你以为他全明白了,就抱很大期待等着,然后什么都没等来。这个受不了。
南都周刊:你的好朋友都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李宇春:都是出道之前的朋友。那个不是气场相投,完全是整天混在一起(的原因)。现在结识的朋友跟大学的朋友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学的朋友都住校嘛,见过我最丑的样子—穿着短裤拖鞋,在一起疯,我虽不打呼噜,但她们见过我擤鼻涕、见过我最蠢的样子。就是那种感情,一路经历过来。
现在因为工作,可能朋友看到的还是你很好的一面,起码你不会邋遢,但已经不是学生时代那种感情。
南都周刊:朋友们怎么评价你?
李宇春: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冷的人啊。(慢吞吞地一字字说)冷的意思是说,我会讲冷笑话。还有就是比较慢热。熟了的话就会很好,好像变了另一个人。
南都周刊: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会随便向别人打开内心的吧?
李宇春:可是我那也太慢了……要走近我的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然后才取得信任。
南都周刊:得多长?
李宇春:—(深吸一口气)很—长,(笑)反正还挺久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南都周刊:你对音乐方向有什么规划吗?
李宇春:其实并没有太给自己规划一定要怎么样。就是感受,一定要感受,如果没感受怎么能写得出来?
南都周刊:玉米这么多,听到的赞美会很多?
李宇春:我不太会细想一些赞美,听到我就会谢谢。包括朋友,我就会说喜欢就好。
南都周刊:那些赞美会不会超出你自己的设想?
李宇春:如果一些赞美的点,或者是客观评价的点,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我就会去思考,别人可能看到了我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但我自己又没有想到的东西。就是他一语中的了我心里面的东西,只是我自己不会表达,我就感觉挺好。
南都周刊:别人看到了更深层、更丰富的那个你?
李宇春:对对,就是我心里面知道,但是壳还不知道,挺切中内心的。
南都周刊:关于《会跳舞的文艺青年》这张专辑,有个评价说你从以前的飒爽利落转化到如水的柔软。
李宇春:是很自然的,以前表现的面比较单一,可能比较有霸气的东西,我觉得也跟年纪有关系。(转头问众人:为什么你们笑了?)刚出道时还是有那种“我要这样”的感觉,另外一方面,那时是别人在帮我写歌,比如五个人写,拼在一起的东西可能是矛盾的。所以当自己开始创作音乐时,可能会更贴近自己。以情歌为例子,五个人写的情歌,有的是隐忍型,有的是怨妇型,有的是宣泄的,有的是要报复的,怎么可能把这些全放在一个人身上嘛,它一定是矛盾的,模糊的,所以我自己创造音乐,能够让大家看到更细腻的我。
南都周刊:你说希望给大家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李宇春,其实这句话换个表达可能更贴切,给大家看到更接近他想象中的李宇春。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仍然是他选择看到的那部分。
李宇春:嗯,一定是这样子的。这个我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我筹备专辑时,会有人说我觉得她要唱拉丁我觉得她要唱摇滚我觉得她要唱抒情什么的,那你听谁的,就一定是他选择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但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你自己要明白。
南都周刊:这六年,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做到什么样?
李宇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会做到什么样。但是我会让自己舒服。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各方面还是挺激烈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会继续走,或者走到一个什么程度,都不知道。
南都周刊:也没设想过困难怎么解决?
李宇春:还是要让自己舒服。有时候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方法解决,但如果这个方法让我很不舒服,我就宁可还是高兴点,还是快乐点。尤其在这个行业吧,有些东西不可强求,你走这条路可能遇到困难什么的,有些问题可以自然地解决,可是有时候只是做到了个形式,其实是一种自欺。而且这种方式会让你自己很不快乐,我就觉得很没必要。
南都周刊:关于你负面的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程度?
李宇春:我会把它们分类,有些是客观,包括音乐作品,那是好事情。另外一个子虚乌有的,那也没什么。还有一个是对于慈善方面的,这个是我比较介意,会不太开心的。
我有经历过一次,2008年地震,当时去献血,这一边手先抽一点点出来验可不可以献。真正献血时会抽另外一边手。当时就有网友把两边胳膊扎针的照片都弄上去,说李宇春是作秀,就是假的。这个让我当时特别不舒服,因为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这个,还是有点太伤害了。
但是慈善这个东西是做人,质疑这个是有点太过分了。那一次我就有点受不了。我也没有解释。我从来也不愿意去解释。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自己还是心很安的。四川地震,我有做这个事情,而且我觉得也应该,就行了。
拍电影可助音乐创作
南都周刊:做了六年音乐,开始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吗?
李宇春:之前真没有计划。今年是有很大的转变,前面五年是一个阶段,那时候的有些作品还很孩子气,比如说《小宇宙》《WHY ME》都是带着孩子气的,我现在来看有这样的感觉,那五年是一个阶段。
南都周刊:这个阶段对你来说完成了什么?
李宇春:是有一种积累,那时候不觉得,认为“我每一张专辑都不一样”,跟之前很不一样。但现在看起来,那是一个整个的阶段,那时候思考的东西、想要的东西,还是在一个圈里面。今年会比较明显,在音乐上有一个重新的理解。
南都周刊:看你在电影节上接受访问时,眼神远不如你讲音乐时那么坚定自信。
李宇春:啊啊,因为电影这个行业还是有太多不懂的东西,而且确实没那么有信心,可能我会观察别人在干吗、在做什么。可是在音乐的领域,面对质疑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我还是会很坚定说我要做什么,但在电影上我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南都周刊:电影对你的吸引力大吗?
李宇春:还是有阶段性的。最开始我的态度是绝对没可能。我怎么可能拍戏呢?那些优秀的演员或者电影学院出来的。
后来就想试试看,在(陈可辛、陈德森)他们之前我见过很多导演,我都会说我不会演戏,会拖累你的作品,可他们就还挺坚持。我问了很多特别蠢的问题,比如说,你在喊开始的时候我突然笑了怎么办?
南都周刊:用电影的方式演绎,跟你用音乐表达,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吗?你演一个角色会不会也还是在演自己?
李宇春:我基本不太会把角色放在自己身上。而且我有私心,(笑)拍电影可以帮助我的音乐创作,像我在演方红的时候,我的思维方式是方红的,不是李宇春的,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给我一些新的灵感。我在演顾少棠的时候,她是一个很有匪气、连坐着都是双腿要劈开的人物,从她身上,我会得到人生的另一些启迪。
南都周刊:这种体验会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李宇春:有一种感觉,就是感觉留在身体里,会很想把它储存起来。有些东西你回到现在太久了,会有点儿流失。
南都周刊:玉米们总结最爱你的细节,很多是像你递东西总是用双手、签完名跟每个人说谢谢之类的礼数。
李宇春:很多东西不是我刻意做的,而是从小的教育,爸妈教的,习惯了。递东西时其实根本没想过这个姿势啊什么的。爸妈对我很严格,像抖腿会被打,吃饭要扶碗,手不能放在桌子下面,对这种小细节要求特别严。
南都周刊:在工作上,你最不能接受的人是哪种?
李宇春:工作当中就是应该坦诚相见吧,嗯,不太喜欢忽悠型的人呗,就是明明做不到,又耽误了大家精力,最后还没有东西出来,就会很恼火。你对他着急也没用。你以为他全明白了,就抱很大期待等着,然后什么都没等来。这个受不了。
南都周刊:你的好朋友都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李宇春:都是出道之前的朋友。那个不是气场相投,完全是整天混在一起(的原因)。现在结识的朋友跟大学的朋友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学的朋友都住校嘛,见过我最丑的样子—穿着短裤拖鞋,在一起疯,我虽不打呼噜,但她们见过我擤鼻涕、见过我最蠢的样子。就是那种感情,一路经历过来。
现在因为工作,可能朋友看到的还是你很好的一面,起码你不会邋遢,但已经不是学生时代那种感情。
南都周刊:朋友们怎么评价你?
李宇春: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冷的人啊。(慢吞吞地一字字说)冷的意思是说,我会讲冷笑话。还有就是比较慢热。熟了的话就会很好,好像变了另一个人。
南都周刊: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会随便向别人打开内心的吧?
李宇春:可是我那也太慢了……要走近我的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然后才取得信任。
南都周刊:得多长?
李宇春:—(深吸一口气)很—长,(笑)反正还挺久的,每个人都不一样。